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吉野”号防护巡洋舰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第一主力,对于战斗的胜负影响极大。网上有不少人传说“吉野”原本是清政府为北洋水师在英国订购,后来因为慈禧修建御和园导致经费不足,不得不转售,才被日本所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吉野”是1891年日本海军大臣桦山资纪根据《海军扩张案》为日本海军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的一艘防护巡洋舰,1892年1月3日开工,12月20日下水,次年9月30日建成。

至于清政府这边,不仅和“吉野”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日本在英国购买“吉野”一事没有做出反应,甚至可能是毫无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4年,原清政府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薛福成任期届满,四川布政使龚照瑗受命出任四国公使,抵达欧洲以后,才在7月10日给国内的报告中提到日本在英国购买了一艘大型巡洋舰——即“吉野”已经建造完毕并开回日本。

这个消息加上此前6月29日龚照瑗的报告中提到日本在英国订购了两艘大型铁甲舰——也就是后来日本海军的“富士”和“八岛”两艘战列舰,“其坚利为东方海面所无”,这才引起李鸿章的警惕,决定在欧洲购买军舰以和日本抗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1894年才想起购买军舰和日本竞争无疑是太晚了。事实上清政府这轮大采购雷声大雨点小,大部分想购买的军舰最后都没能买到,少数买到的军舰也未能赶上甲午战争,不得不说这临时抱佛脚确实没啥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