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有些将领战死沙场,值得人们钦佩,有些名臣敢于直谏而得罪权臣和皇帝引来杀身之祸,有些大臣敢于和错误的事情和不公的事情说不,眼里揉不得沙子,做事刚正不阿,甚至是宁死不屈,他们的精神值得人们称颂。

1.荀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荀彧是曹操的首席智囊,曹操称他为“吾之子房”,曹操心目中的张良,可见他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他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被称之为王佐之才,为曹操出谋划策,制定作战策略,智谋不输司马懿,可是他的结局也显示了他的刚正,曹操给他送了一个食盒,他打开一看是个空盒子,因此服毒自杀了,荀彧的一生都在为匡扶汉室做努力,当他看到空盒子可能想到了,汉室要亡了,以后便没有汉的俸禄了,只能自尽而亡。

2.崔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琰是人见人敬的美男子,文武双全,早前先是辅佐袁绍,袁绍死后袁绍的两个儿子为了得到他大打出手,后追随曹操,做事刚正不阿,大公无私,和高风亮节,深受曹操尊敬和喜爱。杨训上表文夸赞曹操的功绩,他对此事评价了一番,后受到不怀好意人说他恶意解读杨训的表文,受到曹操的责骂,这曹操肯定忍受不了别人说他的不好,于是将他贬为奴隶,谁知还有很多人去看他,说他不服,曹操一怒之下将其杀死。

3.鲍勋

他的父亲是济北国相,因为掩护曹操撤退,战死沙场,曹操为了报答恩情,就让他做了官,曹丕夫人的弟弟犯了罪,曹丕写信给鲍勋希望他高抬贵手,怎奈鲍勋不吃这一套,依然秉公执法,这让曹丕对他记恨在心。

司马懿举荐鲍勋任御史中丞,他执法严谨,百官对他都十分忌惮,曹操想要对东吴发动战争,鲍勋上书不赞同,曹丕一气之下将他贬了,后又因为包庇孙邕一事,曹丕直接将他杀死,实在是非常可惜,鲍勋死后二十天,曹丕便去世了。

4.陈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至尚书左仆射、镇东将军,在高平陵政变中,曹爽带着曹芳去洛阳南郊谒陵之时,他也随从,劝说曹爽放弃抵抗投降,曹爽最后迫于形势真的投降了,司马懿政变的成功一半也是陈泰的功劳。

魏帝曹髦在受够了司马家族的控制后,决定反击,带兵攻打司马昭,怎奈被贾充指使太子舍人成济将曹髦杀死。陈泰见状趴到曹髦身上嚎啕大哭,并对司马昭说快点杀死贾充,怎奈司马昭不想杀他,把成济处死了,陈泰非常气愤,回去便自杀了。

5.王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至司隶校尉、尚书,率军坚守狄道,由于其出色的表现,深受曹髦宠幸和信赖,在曹髦集结大臣讨伐司马昭的时候,王经告诉曹髦不能这么做已经没有意义了,曹髦不听决意杀司马昭,谁知王沈、王业跑去告诉司马昭,他俩去之前要带着王经,怎奈王经不愿一起前去,结局我们都知道,曹髦被贾充致使成济杀掉,事后司马昭追究王经的责任,说他没有去告诉此事于是将王经和母亲下入大狱,并杀掉。王经向母亲谢罪说是连累了一家人,谁知他的母亲说出了让无数人动容的话:

她说:“人谁能不死,只恐怕死的不得其所。为此事大家同死,还有什么遗恨!”真是大义。

6.王凌

曹魏四朝元老,官至太尉,封南乡侯,他是王允的侄子,受到曹操的赏识得以飞黄腾达,曹丕称帝后,担任兖州刺史,率军大战吴国大都督全琮,斩杀秦晃等十余位东吴将领,大败全琮,他认为曹芳昏庸懦弱,想要立曹彪为帝,事情败露后,司马懿派军讨伐直逼寿春,由于没有拿到虎符所以自己军队肯定打不过司马懿,为了避免寿春生灵涂炭,于是向司马懿投降,被司马懿押送洛阳期间,服毒自尽,司马懿将其暴尸三日,夷灭三族。

7.公孙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割据辽东五十年,征服朝鲜,戏耍东吴,羞辱曹魏,最后被司马懿灭掉了,在公孙渊刚开始掌权时,想要和东吴亲近,孙权也想要讨好他,于是派出人员和财宝想要联合在一起,谁知公孙渊又害怕曹魏找自己麻烦,于是把吴国派来的使者杀了,把奇珍异宝占为己有,以此和曹魏表忠心。而后自立燕王,司马懿率四万大军讨伐公孙渊,公孙渊全线溃败,公孙渊和其子被司马懿杀害。

8.孟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次反叛三国的将领,凭借自己搅动三国的局势,初为刘璋部下,后投靠刘备,驻守江陵,防御上庸,刘封率军共同防御,在关羽围困襄樊时,曾经向刘封和孟达请求出兵援助,怎奈被两人拒绝,很快关羽战败被杀,孟达害怕被刘备责备,于是举家投降了曹魏。在曹丕死后,诸葛亮想要好像孟达,谁知被司马懿知道了,派出大军征讨孟达,将上庸团团围住,孟达城破后被司马懿杀害。

9.毌丘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毌丘俭文武双全,是曹魏最年轻的封疆大吏,曾经两次出塞,摧毁高句骊王国,征服朝鲜半岛,刻石记功,让诸葛亮侄儿吃尽苦头,因为不满权臣司马师废黜魏少帝曹芳,他的好友夏侯玄、李丰也被杀死,于是谋划扳倒司马师,但是率领的六万淮军在王基的猛烈攻势下,最终全线溃败,在逃亡过程中被射杀。

10.诸葛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诞是忠心事主的曹魏名将,为官的道路上起起伏伏,直到曹爽辅政时才相对稳定,毌丘俭与文钦反叛后,诸葛诞没有和他们同流合污,反而举兵讨伐,攻占寿春,派兵斩杀吴将留赞,此战过后封高平侯,升任征东大将军。

因为对司马家族操纵朝廷感到不满意,于是策划谋反,推翻司马氏,贾充知道后建议司马昭将其任命到朝中来任职,以此来控制住诸葛诞,诸葛诞知道无路可退了,于是起兵反叛,据守寿春,司马昭得知后非常生气亲率大军征讨,将寿春团团围住。

因为城内粮草有限又出不去,突围也出不去,渐渐人人恐慌,成功瓦解了人心,大军成功攻克寿春,诸葛诞骑马逃走,被胡奋手下杀死,并被夷灭三族。

以上十位名臣大将的死,都不得其所,死的也是相当的悲壮,荀彧一心为光复汉室,落得如此结局的确不应该,崔琰、鲍勋、陈泰都是忠义之臣,死的慷慨激昂,王经、王凌是大义之臣,至于孟达、毌丘俭、诸葛诞他们的做法是不是正确的,值得商榷。

喜欢我,请“点赞”+“评论”哦,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来我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