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阅读开国大将传记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粟裕和黄克诚两位大将,虽然曾在新四军时期共事五年,但关于两人的私交甚至是公务交流的记载少之又少。
好奇之下,笔者又深挖了一些关于粟、黄两人的事迹,竟巧合间看到一种传言:粟裕与黄克诚之间存在不和,两人很少往来。
这种传言从何而来,又是否属实呢?
一,黄克诚狠批粟裕
1958年8月,中央召开了一场军委扩大会议。会上,彭德怀、陈毅、聂荣臻等人对总参谋长粟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正与批评。
按理说,彭、陈、聂三位老帅军中地位超然、工作经验老道,由他们指导“晚辈”粟裕,没有一点问题。
但在他们之后发言批判粟裕的官员,其名字和身份却有点突兀,此人正是黄克诚。
在开国大将中,粟裕位列第一,黄克诚第三;粟裕是总参谋长,黄克诚则为副总参。无论是威望还职务,黄克诚都略逊于粟裕。
所以有人认为黄克诚能在这种场合,不留情面的狠批粟裕,原因在于两人早有矛盾,黄借此机会一吐为快。
而导致两人出现矛盾冲突的,是一场新四军时期的战役。
二, 黄克诚蒙冤一战
1940年11月,国军不顾抗日大局,在江浙一带频频袭击我军。
兔子急了,尚且咬人。
华中新四军首长陈毅决定在江苏宝应一带,发动曹甸战役,争取彻底消灭敌人,一劳永逸。为此,陈毅在司令部召开了一次紧急军事会议,商量具体作战事宜。
然而,就在参会将领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怎么把敌人猛打一顿时,时任第五纵队司令的黄克诚,却突然表示反对进攻敌军。
黄老不待众人询问,直接给出了几点不能进攻的理由:
第一, 我军根据地刚建设不久,士兵对周边环境不熟悉,没有“地利”,贸然进攻容易出现意外;
第二, 敌人阵地易守难攻,我军长期打游击战,在攻坚战上经验不够,而且兵力、装备都有欠缺;
第三, 中央多次要求不能先打第一枪,即使出现特殊情况,不得已反击,也不可整编制的全歼国军。部队此次计划彻底消灭敌人,不符合中央要求。
黄克诚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
陈毅听完后,更是大为不满,当众批评此论是投降主义,要求黄克诚检讨自己的错误想法。
强扭的瓜不甜,但也能凑合吃,黄克诚最终听从司令部安排,率兵出击。
三, 罚黄不罚粟
此战,我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仍未攻入敌军核心阵地,最终不得已撤退。
战后,陈毅在总结失利原因时,认为是黄克诚消极应战,应该为战败负责,并致电中央,请求撤去其第五纵队司令员职务。
然而,战败原因果真如此吗?
关于这场战役的细节,很多有年份的军史书籍中都是一笔带过,甚至有的干脆不提。即使在粟裕和黄克诚两位将军的回忆录中,也没有过多篇幅的记载。
其中原因,是有人刻意为之,还是说有什么忌讳,各位可以自行推测。
老书中没有记载,那只能在新书里找了。在最近几年出版的《新四军战史》中,官方罕见的披露了曹甸战役的具体情况。
原来,此战并非是一路主力无脑前推,而是由粟裕、黄克诚兵分两路、互相配合的协同战。
至于战役失利原因,该书中这样记载道:第五纵队(黄克诚指挥)第一团攻入曹甸西北角炮楼,但新四军在东北、东南两线攻势还没展开,敌军得以在西线进行反击;22时许,第一纵队(粟裕指挥)越过壕沟,突破东小圩,但此刻第五纵队在西线的攻击处于间歇期,敌人得以集中兵力在东线反击。曹甸战役,几方各自为战,没能形成统一进攻步调。
至此一切了然,曹甸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部队没有打好配合,并非是黄克诚消极应战。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既然是配合环节出了问题,那战败绝不应该仅惩罚黄克诚。
而在曹甸战役后,黄克诚进驻苏北,再也没有和粟裕并肩作战过。
于是有人就此认为,黄克诚因在曹甸战役中遭遇不公,进而对粟裕产生不满,最终负气离开江苏,两人矛盾直到1958年才彻底揭开。
四,粟、黄关系究竟怎样?
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归本溯源,从曹甸战役入手。
在处罚黄克诚后不久,陈毅很快就意识到失败责任不在黄克诚,多次公开表示歉意。1945年,黄克诚率兵挺进东北前夕,陈毅亲自跑到前线送行,他握着黄克诚的手,诚恳说道:“过去我有批评错的地方,请你多加原谅,曹甸战役失利,其实责任在我”。
对此,黄克诚哈哈一笑,温言劝慰道:“军长不必自责”。
即使遭到错误批判,黄老也能一笑置之,胸襟宽广非常人所能及。
有如此气度的人,绝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对他人心存怨恨,更何况黄克诚早在战前就已预知战果不利,又怎会对粟裕不满呢?
1946年9月2日,粟裕率部在苏中接连取胜,远在东北的黄克诚亲自致电华中野战军,祝贺粟裕大捷,在电报开头,黄克诚亲切的说道:“自去年北上,我时刻惦记着你们”,可见两人的亲密关系。
伟人毛主席曾评价道:“黄克诚是最爱提意见的人,是一个敢讲真话的人。这样的人不会不晓事理,更不会携私报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