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张丽俊

原创首发: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Kris个人微信:kris19160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是K叔。

假期最后一天,得收收心明天开工啦!距离5天行动创富挑战营开营还有3天,你们还没报名的话,抓紧报名哈。

5天时间,5节课,其中我讲两天,面对情绪危机、年龄危机、财务危机,我们如何更好地探索人生使命,走出低谷状态,同时掌握OKR目标管理方法论。

还有一天,是冥想式自由书写,哪怕你就只参加这个,都值得199元的票价的!

剩下两天,是暴暴和雅洁老师,分享教练和写作的方法,给你两条确定性的副业路径。

如果还没有加入,赶紧扫码9.9元,618活动限量1000人,还有最后200个名额哈,完成听课和作业挑战,还有2000+元学习礼包免费赠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单后记得添加助教老师的二维码,她会给大家兑换课程,并在6月12日拉学习社群哈。

最近这段时间,大环境不好。大家都说,工作特别难,觉得特别累,感觉自己都快被逼疯了。

其实很多时候逼疯你的,从来不是工作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注重实绩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也能逼疯一个人。

你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总是今日事今日毕。你做完了工作,发现已经超出了下班时间一个多小时。

但这时候公司里的人都坐在座位上玩手机刷视频,就是没人下班。你有急事,得赶紧回去。没想到,第二天领导就来约谈。

领导说,你怎么走那么早呢?你说,我工作都做好了呀,我的效率高呀。

但领导不接受你的说法,不管工作做没做完,都要求加班。这样才能证明他的管理有方。他这么做,是表演给老板看的。

但这样的加班,是无效加班。其实,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看的不是加班。加班的人不一定产出就大,不加班的人不一定贡献小。

而且,每一个人从事的都是脑力工作。脑力活动需要状态,需要灵感,需要自我的驱动力。和加班时长,是否服从纪律根本没关系。

所以你很难认可领导的说法。但你知道多说无益,因为这是组织的缺陷。正如当代经济预测学家爱德华兹·戴明说的:

组织团体内90%的问题都是常规上的问题(体制出了问题),只有10%的问题才是人为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只好和大多数人一样,做一个表格却加班3个小时,目的就是为了在公司能被大家看到。因为公司考核的不是工作效率,而是工作时间。

加班后,你还发现自己的时间都被工作塞满了。哪怕加班到晚上九、十点,也离不开手机,半夜还有老板或者其他同事在工作群里发言。

绝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紧急到需要你立即去解决的问题的,但你总会担心领导找你,你的身体处于随时待命状态,身心疲惫不堪。

有一段时间,你实在受不了,就强迫自己不看手机。

结果有一天领导来找你,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看你一个人在群里不说话,你要加强和大家的互动,融入团队呀。”

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一想到没完没了的加班,不得不回的信息,就觉得受够了,感觉快要被逼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公室政治下的勾心斗角

让你感觉累的,还有公司里复杂的人际关系。

很多公司都存在办公室政治,高层在乎的都是位置的高低,话语权的大小,利益的多少。他们会拉拢和自己亲近的人,排挤和打压那些不服从自己的人。

私下里,副总、部门经理、组长、相互说对方的不好。

你不喜欢办公室政治,所以不会说别人的坏话。

《绝对坦率》一书的作者写道: 不要让团队中的任何人在背后向你议论别人,这是击败办公室政治的重要方式。

即便你这么做了,不议论别人,且不允许别人议论,但你也会被迫卷入办公室政治中。

因为你不说别人,但别人会在老板、领导面前背刺你,说你的不是。

领导们相互拆台,诋毁、鄙视,然而在开会的时候,所有人都和颜悦色,表现得像是一个特别有凝聚力的团队。

公司里的领导们,眼里盯的也不是客户,而是老板。

当老板有明确需求的时候,就瞄准老板的需求。

老板没有明确的需求,就想办法避开责任。

你和他们不同,你的责任心很强,就想踏踏实实做好事情,但别人都防着你,生怕你把事情做好了。

他们觉得,你把事情做好了,就显得他们无能,所以他们总是想方设法给你设置困难。

就是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让真正想做事的人,不得不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为考虑得太多,在这些不重要的事情上内耗,会让人越来越疲惫。

你想在不正常的环境里,保持正常,你很容易变得失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法被看见的付出

逼疯员工点,还有无法被看见的付出。

你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不害怕累,不害怕付出,所以你总是挺膺负责。

然而在部分公司里,存在这样的现象: 谁越是负责,谁干的活儿也就越多。

当然,管理层们每天也都在忙,只不过他们不是忙于业务,不是在考虑战略、商业模式,而是忙于开会。今天开会,是为了决定明天的会怎么开。他们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领导们忙开会,活儿却落在了基层的身上。

一个项目落下来,10个人监督,只有两个人干活。

你是干活的那一个,你心想,工作多就工作多吧。困难,也是向上的阶梯。你的工作是为了你的职业生涯。你的职业生涯,是为了你的人生。

而且干好了,肯定是会被赏识的,要先努力才能被看见、被追认。

当然,在大多数公司这么做是对的。只是在这家公司,你发现把事情做好了,却没有被公平对待。明明你的贡献是最大的,结果他们却根本不重视你的付出。

分钱轮不到你,晋升更是让你靠边站。

而且最近公司不赚钱了,公司说要降本增效。你以为,这下管理层们有危机感,肯定会一改往日做派,躬身入局。

没成想,老板不得要领,不是想着如何提高效率,而是决定裁员、降薪、缩编、控费。

老板看了一圈,发现全是管理层,刀子下不去。最后他的目光锁定在两个踏实干活的人身上,决定要优化其中一个。

作为一个踏实的员工,此时就会特别失望,因为员工知道,即便优化的那个人不是他,但少了一个干活的人,他的工作量会加倍,就崩溃了。

你看,逼疯员工的,从来都不是工作压力。而是那些不注重实绩的形式主义,办公室政治下的勾心斗角和那些不被认可的付出。

当一家公司全是这样的情况,这家公司可能也会走向衰落。唯有从组织层面改变这些情况,公司才能穿越周期。

作者介绍:

作者:张丽俊,公众号ID:zhanglijunCherry。关注我,与100万管理者一起学组织和管理。张丽俊,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组织的力量》一书作者。

关注我的,不是粉丝,而是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点一个 免费的赞 再走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