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白甜”,从来都不是“心机女”的对手!

当初,曹丕对甄宓是一见钟情,不顾其二婚身份,非她莫娶,并且婚后,两人你侬我侬,感情极好。

史料记载,甄宓被曹丕“擅宠数年”。

但就在曹丕称帝的次年,甄宓被毫无征兆的赐死,且曹丕还在其口中塞满侮辱之物,方才允许下葬。

紧接着,曹丕不顾大臣反对,强行立了郭女王为皇后。

一个是曾经感情深厚的结发妻子,一个则是半道纳进宫的嫔妃,但为何郭女王能后来者居上,最终胜过甄宓呢?

简单来说就是,美貌和贤惠,远不如恰如其分的手段。

如果要是从各方面的外在条件来讲,甄宓明显是高于郭女王的,并且,高的还不只是一两个档次。

比如,论美貌,甄宓能甩郭女王几条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甄宓之美,是有口皆碑的,不然也不会被袁绍看中,让她成为自己的儿媳妇,而当初曹丕之所以对甄宓一见钟情,同样是始于美貌。

史料记载,曹操攻破邺城后,曹丕在袁氏府邸中,第一次了见到甄宓。

当时甄宓“披发垢面”,意思就是披头散发,脸上还很脏,同时还一直在抽泣,但即便这样,仍旧掩盖不住其美貌。

而曹丕只是稍微对其脸进行了擦拭,就发觉眼前这个女子,姿貌绝伦。

要知道,作为曹操的儿子,曹丕也算是吃过见过的主儿,还是见过不少容貌秀丽的女子的,而能让他这样的人觉得“姿貌绝伦”,可以想象甄宓到底有多美。

正是因为美艳无双,这才让曹丕当即“一见钟情”。

不仅如此,在不少文学作品中,不乏有关于甄宓美貌的描述,比如,《魏略》里形容她是“颜色非凡”,还有,在《三国会要》中,则说她乃“容既绝世”。

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说三国时期,论美貌之女子,那就是“北有甄氏,南有二乔”。

总之就是,甄宓的美貌,是得到公认的,尤其是曹丕能对她一见钟情,不顾其二婚之身也要娶她,就是最好的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郭女王呢?

郭女王应该也颇有姿色,但在史料中,很少有提及这一点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至少在外貌这方面,郭女王次于甄宓。

外貌甄宓胜出,我们再来看看自身修养,这方面,同样是甄宓占据优势。

甄宓早慧,意思就是很小的时候就十分聪明,她从九岁开始就很爱读书,不仅爱,并且博闻强识,意思就是博览群书,同时记忆力超强。

这还不算完,史料记载,凡是她看过的书,很快就能领悟其中的意思,另外,在九岁时就已经有写文章的能力。

年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用诸兄笔砚。

正因为如此,当时年少的甄宓,还得了一个“闺中博士”的美誉,如果没点真本事,相信她也不会得到这个称号。

再来看郭女士,她在学识素养方面,照样不如甄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女士很早就失去了父母,而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都处在四处漂泊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没有可能去读书写字。

甚至,她还一度被送到了铜鞮侯的家里,当了一段时间的侍女。

而那个时候的侍女,最大的职责就是取悦主人,因此,郭女王在此期间学习了如何跳舞,但即使如此,和甄宓那种自幼就饱读诗书出来的人,层次上就不一样。

两者的差距,可谓相当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