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个月珠海现场等待赛果发布时,我正在和Joshua哥哥参观着展馆里的航天航空模型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逛着逛着,手机端弹出了赛事组委会的群通知,我们连续三天的赛事出结果了!

我一看,惊喜得不得了,Joshua竟然获奖了,而且名次还很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Joshua现场开心地抱着我转圈圈,他也没想到可以拿到一等奖季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是第一年参赛,从拿到入选通知,到过去珠海打比赛,中间只有不到两周的准备时间。

而这次赛事难度之大,我们也是始料未及。

现场出题、现场创作,整整10个小时不能外出,午餐、晚餐、如厕都在赛场上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关键的是:隔绝了任何老师、家长的参与,全程封闭赛事,电脑完全断网,手机/手表都不能带进去。

现场还有实时监控,只要发现学生擅自连接互联网或与外界通讯,严重者直接0分处理。

组委会说,这是一场创客马拉松之赛

这是广东省教育厅在2024年唯一主办的省级科创赛,可见含金量之高。我也在赛前安抚过哥哥,见识下世面就好,无论结果如何都当是积累经验。

今天我给你分享一下Joshua在科创赛上获奖的经历,一个学习科创发明课程两年多的孩子,怎么样在高含金量的赛事里发挥水平,赛出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这次省教育厅的赛事,是老师偶然在教育局官网上看到,然后发给我看我们是否感兴趣想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学科创很多年了,从2021年夏天开始,就报名了德拉科学小班直播课,边上边研究科创发明赛道要如何参加。

23年开始也参加过一些含金量高、难度相对温和的赛事,也经常跟老师交流、复盘。

因此,孩子身边的老师都知道我们有志于此,一些要学校推荐盖章参加的赛事,也会认真评估我们的申请,给我们指导建议,并盖章推荐。

当时看到老师发给我们的信息时,我还是挺犹豫的。

这个赛事是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直接举办,分发到各省教育厅、各市区教育厅主办开展,属于比白名单赛事还高影响力的红名单赛,无论是参与人数之多、还是获奖难度之高,都是大挑战。

我把这个赛事的影响力、挑战难度和时间的紧迫性跟Joshua说了,Joshua说他想试试……

既然如此,那我肯定是义不容辞支持他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推荐我们参加的是“创意智造”的项目,这是人工智能在实践类项目的应用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理解科创智能呢,官方定义是这样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指定软硬件器材,但对项目的应用水平进行限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行数字看起来云里雾里?

其实学了科学课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会更深刻,我对照孩子的发明作品,很快就定位了“第三级:物联网与智能模块”。

从上面的水平判定中可以看出,第1、2级属于“创客”类,第3级属于“智能物联”类,第4、5级属于“人工智能”类。

我们这次参赛使用的作品是物联网回收垃圾箱,内容要求是符合第三级“智能物联”的要求,所以我们就报了第三级的赛事。

“创客”类的入门槛比较友好,大部分小学、初中生都可以参与的,如果有学实操向为主的科学课大概1年左右的水平就可以参加。体现在1、2个小创意金点子,并且发挥出大作用的创客发明实践。

我们21年开始上科学课,大概21年底就开始去创作自己的“创客”类作品了。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我们最早的一个半成品是电灯实验。

 哥哥拿下省教育厅科创赛一等奖季军,我总结出他科创获奖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哥哥拿下省教育厅科创赛一等奖季军,我总结出他科创获奖的秘密

回顾文章:

从“智能物联”类作品开始,就欢迎你带孩子进入到复杂AI实践场景了,大概学实操向为主的科学课大概1年半、2年后,就会接触到这些核心原理。

什么是智能物联呢?实际上就是对物联网的深度学习

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健康监测手环、智能照明等,都属于这种。

孩子要接触学习很多不同的传感器,并且能够有效知道和运用其技术和互联网的连接,最终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机器人/科创课堂上都有学过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并不难的。

2023年我带两孩子参加全球发明大会的时候,弟弟Eric就提出了“想发明个什么东西来防近视”的想法,孩子们的第一款物联网作品,就是围绕如何通过传感器来防范孩子坐姿不正。

回顾文章|

温馨提示:一个作品多赛参投在科创赛事是没问题的。只要作品符合赛事作品征集年限,也不是该赛事的往届参赛作品,就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赛事是层层选拔制,从校,到区,到市,到省。

校级选拔主要是每个学校推荐作品是有名额限定的,如果参与同学较多,就需要先内部选拔择优推荐。区、市到省也是同样的道理。

科创赛一般以“发明+展示+答辩”作为标准赛事考察内容。

发明:指的是发明出一个作品,并且填写一份详细的项目表格。

参加科创赛事,第一次可能会云里雾里,因为要填写的东西还是挺多的。比如下面这个表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怎么看待这个表格的完善呢?临时抱佛脚填写肯定不行。

我的心得是以终为始,在准备发明一个作品前,先带着孩子把这个表格大纲仔细看一遍。

这个表格,其实也是换一个角度提醒孩子,在发明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关注什么学习核心要点。

所以我陪孩子发明作品的时候,经常都会拉着他们来思考:

你觉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解决问题?

你觉得怎么做才能达到你想要实现的效果?

有没有类似的项目/成功经验可以学习参考呢?

做发明作品,你要保持开放并接纳孩子奇思妙想的心理准备。我们从2021年开始就在做了,坚持到现在。()

随着孩子科学课学得越来越深入,孩子的创意慢慢就有了立足之地。

比如我们有节课是学力和运动,里面便帮孩子在设计一款人工智能作品时需要考虑的机械系统运动轨迹和速度原则讲通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如此类的惊喜也越来越多,我们慢慢发现科学和科创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将孩子科学课上所学的,在实际的科创发明赛事中运用起来,是很重要的检验能力的路径。

并且在发明创作中,孩子不仅需要巩固自己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提升自己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走踏实了还是收获极大的。

每一份科创发明,还需要记录自己作品的迭代和实践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能把这个报告写出来,基本上就已经可以完整呈现孩子之前的学习、发明过程了,然后围绕一个作品慢慢迭代。

基本上科创发明赛事都要求孩子做这件事情,像全球发明大会还会给模版教孩子如何一步一步去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完整发明日志模版,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发明大会模版”,我发给大家~

如果申报的作品顺利通过选拔,那么就会进入到“展示+答辩”的环节,如果落选了就不需要现场参评了。

展示,指的是把自己做好的作品,拿到科创赛现场,展示给评委、其他小选手们看。

科创赛一般都是线下展示,活动现场都是人山人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示也不是什么都不用做,小选手们一般都要多次确认自己的作品是否功能完善、展示不要出bug啊,不然会被扣分,甚至落选的。

也可以多看看别人的作品,博采众长,也向别人的项目学习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辩,就是每个小选手都会按照一定顺序轮流向评委介绍作品,回答评委的提问,进入作品答辩环节。

这个过程是体现自己作品的发明构思和创意过程,并且要能经受得住评委的多轮考核和综合打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来人的提醒是,科创发明赛事的打分标准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一个作品在一个赛事里落选,并不代表在另一个赛事也会落选。

所以有了作品后,多投递去参加不同的赛事就好,平常心面对赛果,孩子在“磨练”中也会成长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通知我们从区晋级到市,再从市晋级到省赛的时候,我们惊喜之余,也是非常意外的。

省赛的难度还是挺大的,主要是现场命题创作和路演问辩占了70%的分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老师、孩子、我都没有历史经验可参考。

而我们只有13天的准备时间,还需要保证正常的学业进度。

我们当机立断制定了赛事准备方案。

就是组织“模拟赛”,各种出题考Joshua,围绕物联网和智能模块的相关内容,看孩子是否有应对的思路。

★ 给出限时命题,看Joshua能否快速想出解决方案,并且把作品做出来……

这是检验孩子之前学科学课基本功扎实不扎实,是否能理论结合实际,孩子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强不强……

★ 练Joshua的激光切割建模能力,方便使用现场的激光切割技术……

我们有专门学过3D建模,也得亏Joshua有3年多的创意美术功底,他的图形绘制水平还行,建模匹配度高,失误率少……

★ 现场还要做PPT呀,需要作图、排版、打文字稿组织演讲内容,出发前一天恶补了一晚知识要点。

因为我鼓励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学打字和用电脑,所以他电脑操作和打字速度还是相当可以的……

因为时间太有限了,我们大概就前后花了6个小时来准备,之后就出发去珠海。Joshua赛前也忐忑的,我安慰他没事,见见世面就好。

我们赛前基本上都是在做“温故知新”,因为科创赛事的学习体系是有专门知识点,我们一路已经学过来了。

比如孩子需要学习基础电路的应用,知道各类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比如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光控模块、声控传感器等等。

如果没有接触过,可以参考这个课程体系,我打算今年暑假开始让Eric去学,想他这一年扎实学,为明年的赛事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扫码,添加小助理微信咨询了解,和我一起报名哦!继续做同学,学完后可以达到应用水平2、3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去珠海那天,大雨倾盆,花了3个多小时才抵达赛场,现场早已人山人海。

之后去报道、入场,根据赛事要求参赛。家长和老师统一都在场外不得入内,这是一场属于孩子们的单刀赴会之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几天的赛况我也有在微博@萌芽研究所BUD 同步,姐妹们左右滑动看看我的家长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听Joshua说,那天是有两套题,分A、B卷,他们那一批的孩子们拿到的选题是做智能家居助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选题不陌生,很多学过科创科学的孩子都听过,很多机构也有这个主题的课程,但是很水的课程太多,家长如果不仔细分辨就容易掉坑。

现场赛事做完作品后需要封存作品和所有需要展示的东西(包括PPT什么的),所以Joshua把他的电脑也封存在赛场,第二天早上再回来现场答辩。

回酒店路上我才知道,11个小时,Joshua只吃了两块面包,半杯水,连续作业10个小时,才完成所有的任务,他……完全忘记了吃饭和上厕所。

我问他为什么花了那么长时间,很难吗?他说,是的,基本上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纠错,因为没经验,还是出了不少小错误。

第三天答辩完我们拿到作品后,哥哥指着作品上这些位置告诉我:

“妈妈,其实这些和我最开始设想是不匹配的(我弄反了!),我就现场想各种办法补救,所以没空吃饭”。

回到广州的家才拍照,作品已经散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广州的家才拍照,作品已经散架了……

所幸因为沉着应付,Joshua顺利把所有的错误都调整过来,最终也零出错地向裁判展现了他对“智能家居助手”的全方面思考,圆满结束这次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Joshua参加省教育厅赛事的过程了。

就Joshua这次的获奖经历来看,我觉得科创赛道是个需要花点时间栽培的赛道,但细心耕耘后结果会让人很惊喜。

“双减后科学教育是加法”,哥哥能从这么严苛的赛事中获得一等奖季军,有两个要点我觉得是很关键的:

第一个是我们这些年对实践、操作、动手、分析能力的重视,在真正的赛场上发挥作用了。

科创发明赛事属于人工智能实践应用类项目,对孩子的动手发明能力要求是高的。

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和随时查错、纠错、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在这么紧张的高压环境下推进发明创造。

当年我们选科学课,没有选重理论轻操作的大班或录播课,而是选了小班直播科学课。

老师可以随时和孩子交流、及时发现孩子实操情况,这种及时反馈的学习氛围也 极大提高了孩子的动手、实操和差错、分析能力。

啊,好怀念从2021年开始坚持上科学小班直播课的时光,当时哥哥才三年级、弟弟才一年级呢!

 哥哥拿下省教育厅科创赛一等奖季军,我总结出他科创获奖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哥哥拿下省教育厅科创赛一等奖季军,我总结出他科创获奖的秘密

第二个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思,把课堂所学用在实践中去不停积累实操经验。

赛事结果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能沉淀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我很喜欢说这句名言:有些赛事你能赢,有些赛事你能从中学到东西

赛事结果真的重要吗?并不,让孩子对下一次比赛还有想参加、有勇气参加的念头,这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像省教育厅这种现场命题、封闭式断网赛事,没有平时足够多的积累,可能连作品都做不出来。

科创发明赛道是一个从零到一的研发过程,对孩子的综合科学素养的培育也是极好的。

孩子的创意不再是空中楼阁的东西,而是可以织成孩子的知识图谱,形成他在这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千万不要再用刷题、应试的方法学科学了, 有空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动手、多思考、多去好玩的赛事里看一看。

跟着学习进度规划科学赛事的体验,这样孩子才会知道原来世界那么广阔、那么好玩,原来自己的想法都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反过来对学习也有更好的助力呢!

希望今晚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互勉,Yours,萌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也是一篇怀旧文,熟悉我的姐妹们都知道,我家俩孩子科学素养的积累,要特别感谢“德拉科学”的各位老师。

在德拉科学扎实的课程体系,和小班直播课的充分指导下,我们打下了不错的科学素养底子,这也让我们在科创赛道里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长。

但很遗憾,德拉科学今年起要陆续转线下经营,不再开设线上课程,这对和我一样在德拉学习过的学员来说,都是好难过好难过的消息。

我家还有一个三年级的弟弟,我仍然想为他的科学、科创学习持续托举,所以这半年在多方比较和测评中,我们决定跟一个同样老牌的科学教育品牌——赛先生科学教育,继续往下学习。

赛先生无论在理念还是课程形式上和德拉都比较相似,也是小班直播课,同样也是科学、科创双线并行。

而且它今年课程还有一个极大创新之处,就是真的带孩子们参加全球发明大会,赛事班可以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

我们评估下来相当惊喜,所以我打算趁品牌方618大促,加上我们首发团购福利加码,以及自掏腰包给大家准备厚礼,组织一场科学课团购。

我自己已经给Eric预报名了,你要不要一起来,今年萌芽战队,我带大家一起打发明大赛吧!

偷偷说,我准备了一些我独家才有的原创备赛资源,送给每一个加入“萌芽科创战队”的你,绝对超有帮助!

预约直播间,锁定618最大的福利

我还 准备建一个科创咨询群,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内部资料——2023年各省市的科技特长生政策汇总。

如何选赛道,如何做准备都有详细解读,这是赛先生的教研老师提供的,我们会分享给对科创感兴趣,想了解科创赛事的朋友。

感兴趣的话可以添加小助理微信,入群领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添加小助手微信

入群领取“白皮书”

好了,我们明天见,晚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家孩子冲刺KP上的一对一外教课

推荐给你,618活动非常哇塞

喜欢请在看+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