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提起伊朗,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石油和战争,伊朗虽然几次遭到美国的战争袭击,却一直是世界上最坚定的“反美先锋”。

而这种反美思想,离不开“伊朗教父”哈梅内伊的影响。

作为千万宗教信徒的首领,权力比总统还要高的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在伊朗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如今已经85岁,执掌伊朗35年的哈梅内伊,为何拥有如此地位?他执政期间做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伊朗最高权力者

方眼镜框,深色长袍、银色胡须加上黑头巾,如果不仔细看,谁都不会发现,如此外表普通的伊朗男子,竟是“伊朗教父”—哈梅内伊。

伊朗全称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一个政治与宗教合一的国家,且宗教权力相对高一些。

而伊朗的总统只负责政治方面的事务,最高领袖才是政教合一的象征,拥有总统的任免权。

简单来说,在伊朗境内,所有的事情都绕不开哈梅内伊。

曾经克林顿试图跳过哈梅内伊,与改革派总统哈塔米联系,试图恢复美国与伊朗的正常外交关系。

没想到哈梅内伊在伊朗的权力之大,国内根本无人与之抗衡,克林顿的小算盘则就此落空。

也正是通过这件事,美国认识到伊朗的决策权,只在哈梅内伊一人之手。

一次总统大选中,竞选者需要面对电视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竞选人内贾德指责拉夫桑贾腐败,生气的拉夫桑贾尼立刻写信给哈梅内伊,要求他约束内贾德的行为,但却并没有得到回应。

看到这一幕,伊朗民众明白,拉夫桑贾尼的抗议无效,内贾德已经获得哈梅内伊的支持,终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果不其然,内贾德获得了竞选的胜利,哈梅内伊立刻发表讲话,承认这次选举的成功,也就此坐实了内贾德的领袖之位。

自从哈梅内伊1989年出任最高领袖起,先后历经5位总统。但哈梅内伊的支持与否,却直接决定了总统政策的执行,以及各总统最后的结果。

拉夫桑贾尼担任伊朗总统时期,在哈梅内伊的支持下,拉夫桑贾尼得以与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

但因为拉夫桑贾尼不断加强权力,最终被哈梅内伊除掉左膀右臂,放宽经济限制的政策也遭到抵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哈塔米担任总统时期,哈梅内伊支持他与欧洲各国缓和关系。

但因为哈塔米太过温和,且对于国家的意见与哈梅内伊相左,最终受到保守派的反对,各项政策大都以失败告终。

内贾德曾因公开向哈梅内伊表忠心,而得到哈梅内伊大力支持。

可因为连任时将西方网络平台当做竞选阵地,引起了当权者的不满,内贾德的权力也被架空。

等到鲁哈尼上任后,哈梅内伊第一时间表示祝贺,深得哈梅内伊的信任。

本该一帆风顺的鲁哈尼,却企图与西方国家缓和关系,因而被哈梅内伊排挤出权力中心。

这样看来,哈梅内伊确实是伊朗最高权力执行者。

那哈梅内伊为何能成为精神领袖?又如何获得民众的爱戴呢?

二、贫民窟走出的领袖,西方国家反对者

在伊朗还处于恺加王朝时期,就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英国、美国、法国、俄国等,先后与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伊朗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摩萨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推翻恺伽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后,1935年改名为伊朗。

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巴列维王朝十分推崇西方人,甚至凌驾于本国居民之上。

而且巴列维王朝与美国合作,摇身一变成为波斯湾地区的美国“警察”,依靠强大的军事能力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

1951年,伊朗伊斯兰议会选出摩萨台为首相,将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国有化,归伊朗人所有。

也正是因为触犯了美国的利益,摩萨台被美国插手推翻,伊朗人民由此对美国产生了更强烈的仇恨。

此时的伊朗纳瓦布学校内,正在上初中的哈梅内伊已经觉醒了革命思想。

哈梅内伊出生在伊斯兰什叶派“圣城”马氏哈德,他的父亲是宗教学者,哈梅内伊也因此成为什叶派的忠实信徒。

更为可贵的是,哈梅内伊的父亲向他讲述了西方列强对伊朗的压迫,生活贫困的哈梅内伊也见证了底层人的心酸,心中对西方人也十分厌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哈梅内伊遇到了伊斯兰革命派的领袖霍梅尼,从此坚定追随他的脚步,走上伊斯兰革命之路。

等到霍梅尼发动反对巴列维国王运动时,哈梅内伊多次参与其中,先后6次被当局逮捕拷打。

此后的时间里,因为一直从事革命运动,以及宣传霍梅尼纪念,经历了十几次监禁、流放。

1979年,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成为伊朗的掌权者,哈梅内伊大力支持霍梅尼的政策,推行政教合一、教士参政的思想,使伊朗各领域逐渐“伊斯兰化”。

在霍梅尼逐渐掌握伊朗政权后,哈梅内伊也先后出任国防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

1981年,哈梅内伊被任命为总统,8年后,哈梅内伊被推举为伊斯兰教什叶派的领袖,也是伊朗最高的精神领袖。

从这时起,这位贫民窟走出来的革命者,就成为伊朗最高掌权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为身处底层,哈梅内伊深知民众疾苦,推行的政策也都有利于伊朗民众,因此获得伊朗人民的支持。

在宗教上,哈梅内伊并没有打压其他教派,而是一直平衡其他派与保守派的关系,防止一家独大。

自从上台起,哈梅内伊就向国内重要部门派遣私人代表,进一步稳固了哈梅内伊的统治。

更重要的是,在哈梅内伊执政期间,从未改变过对美国的态度。

三、与美国抗争的领袖

上文提到过,在巴列维王国时,美国曾与伊朗关系亲密,但随着巴列维王国的终结,伊朗国内的反美声音越来越高,伊美关系也受到了影响。

可当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后,愤怒的德黑兰穆斯林群众攻击美国使馆,还扣押了美国工作人员,美国与伊朗彻底断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人质危机后,美国立刻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冻结了伊朗政府和央行的资产,不久后,美国又禁止对伊朗出口,还停止了对伊朗的贷款、汇款。

美国转而支持伊拉克,并通过军事援助帮助伊拉克攻打伊朗,炸毁伊朗钻井平台、巡逻艇等,还从各个领域对伊朗进行封锁。

这一战过后,伊朗变得越发贫困。

本世纪初,伊朗着手开发核武器后,美国直接将制裁对象一再扩大,禁止任何人向伊朗投资石油工业、天然气,伊朗的国债、金融产品,也不允许任何人购买。

总之一句话,能够帮助到伊朗金融的手段,都被美国强硬禁止。

相对于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制裁来讲,对伊朗的制裁时间较长,而且历任总统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对伊朗造成严重打击。

可让美国郁闷的是,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哈梅内伊都没有改变过自己对美国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就看到美国人在伊朗土地上的罪恶,哈梅内伊已经从心底里抵触美国。当美国帮助巴列维王朝统治时,哈梅内伊更加仇恨美国。

等到伊朗发生占领美国大使馆、扣押美国人质事件时,哈梅内伊不仅支持这场行动,还调节伊朗各阶级人士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

1981年,哈梅内伊演讲时,被伪装成记者的杀手炸伤,右手留下终身残疾,据伊朗情报机构认定,这场刺杀的幕后黑手是美国。

而伊朗人民出于对哈梅内伊的热爱,将其称之为“活着的烈士”。

在与美国多次交手期间,哈梅内伊毫不避讳地公开表示,

“美国外交政策的背后,是等待捕捉猎物的狼,有时也是狡猾的狐狸。”

“美国人必须明白,如果他们进攻伊朗,那么伊朗会加倍报复任何可能的袭击,美国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利益都会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在中东地区,能够在美国封锁下安然无恙的国家寥寥无几,面对美国强硬手段却不忘初心的领导人,更少之又少。

哈梅内伊无疑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

他利用伊朗群众对宗教的忠实,以及对美国的历史仇恨,加上自己对底层百姓的洞察,使得伊朗人民空前团结,自己在国内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可对于他在国内的一些政策,却并不都是值得歌颂的。

四、褒贬不一的领袖

伊斯兰教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很强的参政意识。受到这种思想影响,哈梅内伊也宣扬“教士是伊斯兰政府政治生活的中心”这种思想。

所以对于伊斯兰文化,哈梅内伊极为推崇,甚至主张向全球输出伊斯兰革命,通过文化影响革命,与周边国家友好、和平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梅内伊的和平理念固然值得称赞,可一味向其他国家输出伊斯兰革命,很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对这种文化的抵制,也会无形中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

好在哈梅内伊的思想比较谨慎,他虽然希望世界出现革命运动,却不与这些组织建立联系,更不会提供援助,仅仅作为榜样影响先进运动。

在输出伊斯兰革命思想的同时,哈梅内伊也坚定地抵制西方的文化入侵,甚至派出专人研究文化入侵,以制定相应的政策。

在哈梅内伊心中,伊斯兰文明优于西方文明,伊斯兰民主也优于西方民主。

伊斯兰的文化基于个人权利和义务,而不仅仅是一纸契约,比西方文化和民主更先进。

也正是在哈梅内伊的坚持下,伊朗的伊斯兰思想得以复兴,甚至成为中东地区压倒性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家层面,哈梅内伊着重强调国家独立,还反思了巴列维时期的实质情况。

他认为巴列维时期的伊朗看似独立,实际上却受到新殖民主义的控制,导致本土文化逐渐泯灭。

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哈梅内伊就主张独立自主实现科技、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独立,这样才能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

面对美国的各领域封锁,哈梅内伊不为所动,认为当前世界更依赖油气资源,伊朗作为油气提供者,是被世界需要的一方。

伊朗更应该在制裁中发展自身能力,让外部制裁土崩瓦解,而不是等待西方国家解除封锁。

对于美国和以色列,哈梅内伊将二者视为伊朗的头号敌人,在各个场合都毫不犹豫地谴责、蔑视。

以上这些政策和思想,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没有太过绝对的对错之分。可哈梅内伊关于女性的观点,却引起了极大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梅尼执政时期,为了获得更多支持,提出过许多先进的妇女思想,倡导妇女参政、参加革命、建立女子军队和警察等。

可受到传统文化影响,霍梅尼又要求女子遵从伊斯兰价值观,剔除西方男女平等思想。

在头巾、化妆、职业等方面,都有些严格要求,还建立一个部门专门监督妇女着装。

哈梅内伊执政时期,继承了霍梅尼的思想和做法,且重视妇女的家庭属性,将抚养儿女当作伊朗女性的重要责任,也是第一职责。

不过在夫妻关系中,哈梅内伊倡导夫妻平等,禁止丈夫压迫妻子,而是给予平等的待遇。

最重要的是,哈梅内伊一再强调女性回归伊斯兰教,守住信仰的同时,发挥独特的作用。

哈梅内伊在女子方面进步的一点,就是他鼓励女子接受教育、参与工作,甚至应该享受到更多的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这看似进步的背后,却以伊斯兰视角来对待女性,不仅没有摆脱封建枷锁,反而对女性提出了更多要求。

这也导致在世界飞速发展的同时,伊朗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异样的声音。

结语:

作为从贫民窟成长起来的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深谙百姓疾苦,也见证了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压迫。

对于与美国之间的历史仇恨,哈梅内伊从未忘记,甚至敢于顶着压力对抗美国,从不畏惧美国霸权,为其他反美国家作出榜样。

但也正是因为太过推崇伊斯兰思想,导致哈梅内伊许多决策还具有局限性。

5月20日,伊朗总统莱希遇难。

当地时间6月3日凌晨,以色列对叙利亚发动的空袭,还导致一名伊朗军事顾问死亡。

这也让很多人都在关注伊朗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哈梅内伊已经85岁高龄,他能否继续保持自己的地位?又会将伊朗带向何处呢?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哈梅内伊,低调的伊朗最高掌权者》——文非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2R7H8JGA7EwN9bSv6Wb7xVHasVvOVbo8x17uyL53_22IOqq1dnN9kc8-_L6HtYmJ7RB3WZ2UxOjyVK29CLUST0gZ5hjeqauubxGsNV27JHf0I0k2DJYz86RPq4ZGeuaV43EqzivdhDM=&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中国知网《哈梅内伊:伊朗敢于与美国抗争的精神支柱》——伍书湖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2R7H8JGA7Eyrg-SmF_0jt31K_hGBcFactO97qrFfL5Oz4CjpCBTyFgRLCN-1zSPT-nnTQcJjIDD6gNzOph6BRJZE0_i60upmE2AgOlFmFAks9ew8359MoJRkrK7RFVYtHht61rdvgnU=&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中国知网《哈梅内伊_说一不二的伊朗最高领袖》——李凤紊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2R7H8JGA7EwmHQ5tegRGxERyOwg4hAXdMlf4s7I39XpLBCQiPlyc8Yl-aobZbJNYC2HJfe9czRnvLQ10dP95DGJRcsynIeuis8TG8Cruba4RmmJqSgsk_0Wf6JrgjBcjCHYiEzKUxTk=&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中国知网《美国制裁伊朗案例研究》——田园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2R7H8JGA7EwMcSUTpCMc-mZNhzC8j1QnjR2dmX52SGqrmF7cUY8qOjvg3ueDTU6zWbWvAK9Kjsonr4_amXfycEIC0Qo8BiNIuByJx-Dz09B5HZ0otM-iviq4HE95bGp3yECbkAQY47a-tnufPAvUUA==&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