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6月5日,一架飞机抵达北京,中乌两国外交部正式开启磋商。

双方会谈一开始,乌副外长就直接再次强调“一个中国原则”,为两国友好交流开了个好头!

随即乌方再度提起请求中方参与即将到来的“瑞士和平峰会”要求。面对这一我国明确拒绝过的请求,我们又会如何回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泽连斯基改变态度,派人赴华作出承诺

6月5日,中乌两国外交部在北京举行磋商,此次会面,由中国副外长孙卫东会见了乌克兰第一副外长瑟比加。

此次乌副外长赴华,事实上被国际媒体认为,是乌克兰总统在对华态度变化的一种姿态。

就在第21届香会上,泽连斯基才刚刚对中国进行了“喊话”。

6月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现身新加坡,随后参加了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

并于6月2日在一场讨论会上,暗示中国外交官正在通过向第三国施压,试图劝说他们不要参加乌克兰和平峰会。

泽连斯基还表示:乌克兰不希望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并称有情报显示俄罗斯的一些武器零部件来自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此次多项指责,中国早就表明过中方并未向俄罗斯提供武器。

在21届香会后,我国外交部也第一时间声明: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是中国的外交风格,完全不存在中方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的情况。

我们也能明白,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之所以将怒火发泄到中国身上,实际上正是因为即将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问题。

针对本次峰会,可以说泽连斯基多次与美国和中国沟通。

甚至在4月泽连斯基接受采访时,直接提起《布达佩斯备忘录》,声称中国曾通过政府声明承诺保卫乌克兰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但事实上,我国决定不出席这场和平峰会是有非常重要的理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中国本身并非俄乌冲突的直接参与者,但仍旧愿意一直为解决乌克兰问题积极奔走。

可这次所谓的“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却连客观条件都没有满足,对于当事人来说,“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才是基本条件。

只是本次峰会已经明确了当事方俄罗斯不会参加,我国自然也没有任何理由去参与这场所谓的“劝和促谈会议”了。

只可惜,到了现在泽连斯基才清楚的明白,这种策略并非行之有效的方法。

兼之中国作为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以及双方自1992年就开始建交的关系不应破裂,故而乌方立刻在香会之后改变了态度。

本次中乌外交部磋商,乌方就带着诚意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双方磋商之中,乌副外长瑟比加率先重申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于此项表述可以说是一种明确的善意信号。

毕竟美国作为乌克兰战场上的主要资助方,对于乌克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美国又是利用台湾牵制中国的问题国家之一。

可以说本次表态,乌克兰本身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我国也明白其能够作出这样承诺的不容易所在。

面对此表态,中国方面作出了积极回应,副外长孙卫东强调愿意与乌克兰共同努力,维护和发展双边关系。

只不过,会谈进行到这一步,该来的终究会来。

乌克兰方面也直接表态,再次呼吁中国出席瑞士和平峰会,并称之为“实现乌克兰持久和平的良好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我国再次重申态度,公平公正是与会前提

虽然乌克兰方面再度提出了该请求,但是根据中乌双方外交部发布的稿件来看,表明中乌就此事沟通未达成一致。

毕竟5月31日,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提到,虽然中方重视瑞士举办首届乌克兰和平峰会,并一直与各方密切沟通。

但事实上会议安排同中方要求还有明显差距,中国难以参会。

而据据路透社6月4日报道,克里姆林宫也于当日表示,

很多国家拒绝参加本月由瑞士主办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可以理解,因为会议缺乏明确目标,而且在没有俄罗斯的情况下举行这场会议是荒谬的。

对此乌克兰政府确实明确声称过,100多个国家和组织同意参加6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峰会,但莫斯科没有收到邀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级大国,确实有推动局势降温的能力,也会对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一点无论是乌方,还是俄方都认可。

比如俄外长就曾经直言:中方可以组织一次由乌克兰和俄罗斯参加的和平会议,这样才能确保公平公正。

就在今年3月我国特使李辉先后访问了多国后,就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展开了第二轮穿梭外交,俄乌特使就共同出席了吹风会。

这也表明对于中方的立场,双方是认可的。

只可惜眼下的情势之中,俄罗斯明确表示与乌克兰谈判的前提是乌方认同当前局势,且乌方需要具有合法性的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条件,对于泽连斯基来说目前是无法满足的,也就代表着就眼下情况来看,俄乌双方很难真正的坐在谈判桌前进行对话。

而中国对于乌克兰一直提出的出席和平峰会的要求,乃至乌副外长赴华作承诺后再度提起此事,确实也是无能为力。

原则不容改变才是中国能被多方认同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台海网《克宫:瑞士主办的乌克兰和平峰会纯属“浪费时间”》

中国新闻网《不参加瑞士和平峰会就是不支持和平?中方回应》

环球网《中乌外交部磋商在京举行》

环球时报《外交部:中国不向交战方提供武器,中俄正常贸易光明正大》

环球网《泽连斯基暗示中国向第三国施压阻止其参加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外交部:完全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