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济南战役是我军第一次使用大兵团作战攻占一座城池的战略性迈进,其中作为攻城集团的司令,许世友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八天就成功拿下济南,并活捉王耀武,让国民党军心惊胆战。

可为何在解放济南后,许世友却忽然被安排到后方养病,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再没有看到他的身影?很多人都说这是由于许世友曾经数次在作战方略上跟粟裕产生分歧顶撞了他,导致许世友没有再受到启用,其实以粟裕将军的心胸,断然不会因此而冷落许世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将许世友

其中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许世友攻城实在太猛,仅仅8天就就攻下济南实在太快了,这才是他被安排到后方的主要原因。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就好好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粟裕提出有别于围点打援的新战术:攻城打援

在济南战役开始之前的战役中,华东野战军没有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当时都是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主要的目的还是奔着歼灭国民党重兵集团去的,而且是要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将敌人的精锐隔离出来,然集中优势兵力予以消灭。

像整编74师这样的王牌,就是被华东野战军采用这样的战术歼灭在孟良崮。

而1948年的下旬,华野的战略已经改变了,他们急需争夺大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构想,而实现对城市的最后争夺战。也就是,需要占据一个坚固的城市,并以此为辐射点形成更大的战略纵深。

于是1948年7月-8月间,济南战役的构想开始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战役作战计划

在作战计划成成型的时候,粟裕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就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因为这一次已经不再是围点打援了,确切的说是围点打援战术的升级版,跟过去那种单一的据点争夺战有着本质的差别。

这一次,粟裕打算在派重兵集团拿下济南城的时候,派遣更大一股打援部队隐藏在国民党援军的必经之路,实现在攻城和打援两个方向双线作战,而且侧重点更倾向于在打援这方面!

因为这一次事关重大,是华野第一次攻打像济南这样的重要城市,在战役进行之前,华野也给自己留下了更多的准备时间来进行统一的战略部署。

随即,粟裕将军提出了有别于以往的打法,以前的作战部署都是以绝大部分兵力集中,用来歼灭敌人的精锐或者主要的目标城市,而小部分的阻援部队只是为了给主攻部队创造充分的时间,至于敌人援军能不能被消灭,并不在考量之列。

而这一次,粟裕提出“攻城打援”,就是将济南城拿下的同时,利用打援部队将敌人的援军趁势消灭,为以后的作战减轻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粟裕提出的这个新的战略构想很快就被采纳了。

因为当时固守在济南的王耀武集团兵力少于华野,济南城势必可以拿下,这已经不是作战最难得部分了。

更加让粟裕关注的是外围的援军:国民党军的黄百韬、邱清泉和李弥三个兵团可以随时北上增援,如果能够趁着攻打济南的机会,将这三个兵团在阻援的路上趁势将其歼灭,那就可以极大地缓解后续的解放事业的压力,这一点,毛主席也是赞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百韬

为了实现粟裕的这个新的战略打法,军委特意给华东野战军作战司令部下发了一个通知,让他们可以休整一个月以上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粟裕在构想作战计划的同时,也开始调兵遣将,打算集中华野15个主力纵队足足32万人,来实现一场大规模的攻城打援的歼灭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兵遣将,基于敌我的部署做出的战略调整

有了这个战略构想之后,粟裕立刻开始拟定作战计划并作出详细的战略部署。

因为不管是围点打援还是攻城打援,其主要的战略目标都是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特别是国民党军的精锐美械兵团。

这些兵团如果现在不将其消灭的话,在以后的解放过程中也会被我军全部消灭,只不过要耗费更大的精力,牺牲更多的人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如果能趁早顺势势把他们全都歼灭,后面会轻松一点。

粟裕立即将华东野战军15个纵队进行了分配,打算将6个纵队外加特种兵纵队一部来攻打济南城,与王耀武集团进行对阵,另外还附加了一部分的地方武装民兵,兵力大约在14万人左右。

军委任命了九纵队的司令员许世友担任该部的统一指挥,后面该指挥部被命名为攻城集团,由许世友任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粟裕却是出乎意料的分配了8个纵队再加特种兵纵队的一部分来作为阻击部队,专门用来负责阻击国民党邱清泉、李弥和黄百韬的援军,并且还亲自由他来负责指挥这些打援员部队的行动。

从这个部署明显可以看出粟裕对打援部队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拿下济南城早就已经成为了定论,毕竟在济南战役开始之前,周围的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已经被解放军歼灭的差不多了,像山东兵团还有胶东兵团在早期的零散战斗中,已经将国民党军在附近的残余势力全部肃清,剩下的王耀武第二绥靖区固守的济南仅仅是一座孤城,只要成功阻断援军,粟裕将军对许世友的攻城集团还是有着很大信心的!

1948年9月10号,许世友来到了指挥所上任。

第二天,许世友接到了军委的作战命令和相关的具体部署要求:他主要负责攻打城外的防御阵地,要全力的拿下济南,活捉王耀武。

另外一边,粟裕为了顾全大局和指挥的便利,他将自己的指挥所搬到了宁阳西北的大柏树集。

与此同时,华东野战军的谭震林,此时作为攻城集团的政治委员,却对粟裕的这个作战构想有一些疑问,:他指出,王耀武集团虽然仅仅有9个旅,也是他统领的正规部队,还有地方协同的5个保安旅只有10万人在济南城内,但此人一向作战精明,对谭震林来说,粟裕这样的部署显然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震林,时任济南战役攻城集团政委

他认为部署8个纵队外加特种兵纵队的一部,加起来足足有18万人去阻击国民党的援军,而攻城的部队人数却只有14万,却这样是不是显得对攻城部队的支援力度不够?

可粟裕却告诉他,这次的战法跟以往不同,因为根据他之前的经验。如果攻城失败其实并不是攻城部队的问题,往往是当他们坚守到最后一刻的时候,国民党周围的援军忽然杀到。

而援军作为生力军,可以对攻城部队形成内外夹击的状况,会导致被动情况的发生。

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打援部队的兵力不足,产生的后果就会让国民党的援军有可乘之机。

而这一次在济南周围,邱清泉、李弥、黄百韬这样的兵团都是实力强劲的国民党精锐,况且粟裕也敏锐地意识到,王耀武作为国民党第绥靖区的司令官,更是蒋中正的爱将,再加上此人平时做人圆滑又很精明,来救援他的这这几支援军到时候肯定会拼死力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耀武,时任山东军政长官

因此,在打援部队的兵力部署上,粟裕将军做出较大的倾斜,为的就是防止到时候敌人援军的突破。

谭震林在听到了粟裕的解释后,很快就表示这是一个很高明的打法,并且还可以在打援的过程中,伺机将黄百韬、邱清泉和李弥兵团某部歼灭,打破他们的钳形攻势,可以方便以后各个击破!

攻城集团和打援集团兵力分配:15个纵队32万大军挥师济南城下,打援集团足足配置了8个纵队18万人比攻城部队还多?看粟裕高明的战略部署

在粟裕的解释之下,谭震林和许世友完全服从命令。

他们作为攻城集团的主要负责人,也开始着手对手底下的纵队队进行调动部署。

此时,王耀武已经知道济南成了一座孤城,所以他在外围的防御阵地上部署了相当长的防线,这条防线纵深达到10多公里,还将这条防线分为了以商埠为核心的三个阵地,并将指挥所设立在了商埠中心的邮电大楼内。

王耀武自认为自己指挥有序,而且一旦被围困,蒋中正可以派遣援军过来,以为他至少可以守上一个月不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城墙

在外围阵线,王耀武将其分为了东西两个守备区,还派遣了中央军和杂牌军相互混搭的模式,一起形成策应之势。

其中特别说明一点,在西线的是吴化文的部队,他不属于中央军,而且在战前吴化文已经有意向表明会向解放军投诚

吴化文是69军的军长,他的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华野捕捉到了。

如果能够吴化文在关键时刻起义的话,西部的防线马上就会出现一个缺口,这非常有利于解放军对济南城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69军军长吴化文

这个时候,王耀武即便派遣了精锐的中央军守东线,那时吴化文起义之后,他也根本来不及堵住缺口。

而且粟裕当时就意识到济南城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济南机场

一旦吴化文的第六十九军起义了,华野马上就可以控制济南机场,随时切断南京对王耀武的空中支援,这一点尤为关键。

事后证明粟裕将军的这个构想非常的高瞻远瞩:因为当济南受到华东野战军攻城部队的猛烈进攻时,王耀武意识到了巨大的压力,随即他立即打电话向南京的蒋中正求援,蒋中正立即要求刘侍将重新组建的74师空投到济南,试图帮助王耀武守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在最后关头,正是由于济南机场被华野接管,利用高射机枪阻止了对方援军的降落,重建的74师仅仅投下了7个连队就没有办法再继续增援了。

这7个连后来被王耀武派到了商埠的市中心的电报大楼上,后面这7个连队就给华野的攻城部队造成了颇大的麻烦,导致了三纵八师的师长王吉文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吉文,华野三纵八师师长

如果当时粟裕没有想到这里的话,让重建的74师全部空运到济南,可能还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随后,作战部署被进一步的细化,许世友指挥的攻城集团又被分为了东西两个兵团,对济南形成夹击。

西面的兵团包含了第二、第十纵队以及鲁中南纵队,由宋时轮统一指挥;而在东线,则以许世友曾经的老部队,第九纵队以及渤海纵队组成,并由许世友的老部下聂凤智统一指挥;还有一个特种兵纵队以及第十三纵队暂时没有被调配,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

至于粟裕着重准备的打援集团,投入了8个纵队,包括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二、以及中野的第十一纵队,还有鲁中南的纵队,以及陶勇的第四纵队。

第四纵队的位置比较特殊,被部署在运河的西边,其他的打援部队则被配置在运河的东边,两边隔河相望,形成了相互策应之势;与此同时,在淮南的一部要在关键时候将蚌埠到浦口的铁路切断,以阻止国民党兵团的快速增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津浦线

由此,整体的兵力部署已经大致完成,具体的调动需要根据济南周边敌军的调动而做出灵活变更。

许世友任攻城集团司令,血战八昼夜拿下济南太快,吓的国民党援军半路后撤

在战役开始之前,由于华东野战军已经预留了足够多的时间做准备,因此在各方的兵力部署已经进行了较为细分的安排,大家都很有信心能顺利拿下济南。

粟裕将军在战役开始之前,还特意开会给相关的指战员们讲话,要求他们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并计划在9月16号的晚上对济南发起进攻。

16晚上一到,华东野战军立即对济南发动攻击,攻城集团在许世友、谭振林以及副指挥员王建安的指挥之下势如破竹,顺势将王耀武部署的三道防线悉数攻破。

由于攻城集团火力太猛了,导致济南外围的守城部队仓皇后逃,他们本以为可以依靠这些防御阵地将华野的主力在此进行消耗,但他们的这个计划落空了。

在西线的阵地当中,华为的攻击非常的顺利。特别是第六十九军的军长吴化文,在当晚由于顶不住华野强大的火力,立刻派出代表开始和华野进行交涉,表达了自己想要起义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化文的六十九军并不是中央军也不是黄埔嫡系,是个杂牌军,在济南战役之前,王耀武对他也不是很放心,可没想到他起义的速度居然如此之快,在刚刚接触到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之后就仓皇败退,一时间他的起义速度和转变之快,出乎了王耀武的预料。

华野很快就派人跟他达成了协议,命令六十九军立即撤出防御阵地,西线的宋时轮兵团积极的向他们靠拢,并顺势接管他们的防御阵地。

1948年9月19号晚上,69军军长吴化文率领下辖的三个旅大约2万多人,正式向华东野战军起义,济南机场周围的防区被被华野部队第一时间成功接管。

这样,王耀武在开战之前打造的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防线,很快出现了一个大缺口。

王耀武本以为在这些外围的防御阵地,他至少可以守个15天以上,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宋时轮的西线兵团全部给攻占了,就连最重要的机场也被切断。

当许世友得知吴化文已经起义之后,他们的作战计划立刻发生了改变。

随后,西线兵团当中的第三、第十和第十三纵队,对济南城内的核心阵地商埠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东西两个兵团在攻城集团司令许世友的指挥下,猛打猛冲,将商埠周围的2万多名敌人全部歼灭。许多国民党军投降。

随即,动用了三纵去消灭邮电大楼上的74师的7个连队,虽然这其中遭到了顽强抵抗,但是经过了一番恶战之后,刘炳坤带领的7个连1200多人被解放军全部消灭,对方没有人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4师

依旧打算顽抗的王耀武这时候认为,解放军在经过了7天7夜的连续作战之后,可能攻击不会那么猛烈了,但他的这个想法很快就被现实狠狠的打脸!

在9月23号的晚上,攻城集团司令许世友发出了向王耀武指挥部进攻的命令,大家都高喊口号:“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王耀武这个人很精明,他知道大势已去,已经没有办法阻止解放军对济南的解放,索性也放弃了抵抗,产生了投降的想法。

随后,王耀武在放出了济南城中被关押的数百名地下党员之后,企图化妆逃跑,可在上厕所的时候,由于使用了美国进口的手纸,被华东野战军的一名战士发现,随后将其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粟裕在他的指挥所里面却产生了一些疑惑:

因为他部署的18万打援部队正在济南城外各个关键路口,等待着国民党援军钻进来,但并没有发现邱清泉、黄百韬和李弥兵团的踪迹,这就很奇怪了。

直到后来才明白,由于许世友的攻城集团打的太猛了,王耀武在求救的时候,邱清泉等人吓得不敢出来,生怕他们一钻进来马上就会被解放军给消灭了。

按照最初的构想,这8个纵队足足18万人在等待着国民党精锐援军进入伏击圈,敌人任何一个兵团进入后都将被顺利歼灭。

但许世友打的实在太顺利了,而且他对粟裕全盘的战略没有过多重视。

而且他认为战争就必须尽快的结束,一旦拖延就会导致攻城部队的伤亡增加,这在邮电大楼中跟74师7个连的血战当中就可以看出,拖得越久就越对自己不利,应该尽快的将他们全部消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也导致18万打援部队在旁边,没有跟国民党的驰援部队发生交火,最初的“攻城打援”战略构想并没有完全实现。

“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战略已经实现,济南解放后许世友却被安排养病,此后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不再启用?原因是这个,跟粟裕无关

济南解放后,许世友被安排回家养病。

在这期间,由王建安代理山东兵团司令,也就是说在淮海战场上,是王建安带领山东兵团在粟裕的麾下继续和黄百韬、邱清泉、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场作战,随后又参与了渡江战役。

直到战役结束之后,许世友将军也已经康复,他留在了山东并出任山东军区司令员。

许世友没有被安排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是不是因为他在前几次在电话中顶撞了粟裕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将军

毕竟曾经在孟良崮战役打张灵甫74师的时候,由于战略需要,当时许世友作为第九纵队队的司令员,曾经对粟裕的“耍龙灯战术”有些疑惑。

因为根据战略,九纵来回跑了100多里路,然后又跑回去,这是因为当时的战场态势随时在改变,华东野战军获取到了新的情报,并对整编74师的围歼计划进行了更新。

当时许世友就在电话中对九纵的调动方有些不太配合,幸好当时陈毅就在旁边,让他不得不配合整体的战略需要。

而在济南战役当中,许世友作为攻城部队的总指挥,他也对粟裕调集18万部队去打援,攻城只给了14万人有些不同的看法。

随后在济南战役之后,华野对解放济南的历程进行了总结。

其中,会上已提出来说,攻城集团指挥部多次背离了华东野战军总指挥部的调动,导致部署的18万元打援部队没有等到黄百韬、邱清泉、李弥等将军的增援兵团,所以只能将许安排到后方养病,还让王建安替他指挥。

当然这里面说的很笼统,事实上,济南8天就拿下来了,这确实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最后没有将国民党军队的美械兵团趁机消灭在打援的路上,这或许是许世友没有继续参与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