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远征军200师的一位老兵,毕业于黄埔17期,也是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的中校营长,曾经带领三个尖刀连亲自跟日军拼刺刀,看到师长戴安澜在眼前倒下。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前辈,晚年为何靠捡垃圾为生?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阳籍抗战老兵王飞黄

土秀才投笔从戎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王飞黄,是湖南邵阳人。

他毕业于黄埔军校17期,后进入到远征军的精锐,第五军的200师担任一名新兵排长。

一步步靠着战功不断晋升,最后成为了戴安澜将军200师的一位中校营长。

200师属于第五军,是远征军序列中的王牌和精锐,且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步兵师,其中因为戴安澜将军的殉国而闻名遐迩。

能成为王牌师的中校营长,王飞黄老先生自然是历经抗战之血的洗礼。

其实,严格来说他也算是“土秀才投笔从戎”,毕竟,他曾经在老家读过书,但仅仅是念了几年小学就去报考黄埔军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那个年代能上学就很不错了,算得上是凤毛麟角。

当时在贵州都匀本来有一个黄埔军校的炮兵分校,但当时这个分校在大家眼中被认为是“杂牌,说出去不威风”,于是王飞黄决定去昆明,直接去陆军军官学校的第五分校报考,因为他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埔军校”。

随后,王飞黄因为识字,有些小学文化的底子,很快就考入了陆军军官学校第17期的步兵科。

当时在这个学校中,云南王龙云经常来视察,兴致来了的时候还经常会给军校的学生们“讲几句”。

王飞黄老先生记得很清楚,当时龙云经常讲起日本鬼子的残忍,还给他们讲一些抗战义士们的壮举,听的王飞黄热血沸腾。

很快军校毕业,王飞黄最开始被分配到了老乡廖耀湘的部队,后面辗转至戴安澜的200师,升到了中校营长(当时的第五军为中央军主力,而200师师第五军的主力精锐,营长为中校军衔)。

先后在远征军序列中随部队参加了河口战役、贵柳会战等。

200师中校营长,亲眼见戴安澜将军倒下

但说起在远征军中的经历,最让王飞黄印象深刻的,还属他在同古战役中亲眼见到自己的老师长戴安澜将军在眼前倒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鸥将军戴安澜

当时的战场条件非常艰苦,即便他们属于远征军序列,在当时属于最精锐的部队了,补给也比其他部队更为充足,但是在那样的条件下依旧显得很艰苦。

王飞黄当时随部队待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有时候没吃的就用刺刀和战友们一起挖野菜充饥,跟大家印象中补给充足的概念完全不同。

“因为美国人的补给一般都是飞机投送的,当时很多掉到其他地方了,都弄丢了我们也没有捡到”。

在同古战役时,王飞黄的营属于尖刀营,下面的三个连队都是精锐。

当时他记得很清楚:“我们的三个尖刀连经过的时候没有发现日本鬼子,他们也没有对我们动手,鬼子埋伏在一个很隐蔽的地方,后面戴师长经过的时候,鬼子的伏兵才忽然冲了出来!”

显然,这一次鬼子是专门为了伏击戴安澜师长的!

随后,在得知戴安澜受到伏击后,王飞黄的尖刀连立刻回援,“可这时候,戴师长已经倒下了,日本鬼子是专门对他的师部发动袭击的,打完就跑了。”

“戴师长当时亲自拿起轻机枪和鬼子对着扫射,不幸的是他的腹部被一梭子子弹扫中,卫兵们只能用担架轮流抬着他和日军在缅甸的丛林中继续激战。”

“大概是8天后,戴师长不行了,因为受的伤太重了,当时军医做了手术但是现场的环境太糟糕了,应该是受感染了,戴师长走了...”

“如果当时我们的营不是为了执行命令打探鬼子动静和师部拉开距离,戴师长就不会受伤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晚年的王飞黄老眼浑浊,依旧面露悲伤。

回到老家邵阳,参加湘西会战杀鬼子

远征军那边告一段落后,王飞黄再次被调集到了老乡廖耀湘的部队,此时部队的番号变成了新六军。

这时候,他们要赶去湘西邵阳地区的雪峰山,去和日军进行决战!

而邵阳是王飞黄的老家,他听到部队要回去自然喜出望外,这回要在家乡和鬼子拼死一战了!

湘西会战也叫雪峰山会战,曾经有一部电视剧《血色湘西》讲的就是这段抗战历史。

而会战的主战场就发生在湘西邵阳附近的雪峰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的会战总指挥是第四方面军的总司令王耀武,也是一个鼎鼎大名的将军。

虽然在湘西会战中的主力是王耀武曾经的74军,但其实这一场会战规模颇大,其中还有王牌18军,以及远征军的王牌新6军,以及半美械的100军也参加了。

新6军军长廖耀湘也是邵阳人,王飞黄是他老乡,两人经常会见面,廖耀湘还给与了老乡王飞黄很多照顾,有时候开会还会叫他。

但是这一次王飞黄回到了邵阳后,他们营居然被整编到了100军。

军长是李天霞,也是打满了抗战的,当时见过他,治军很严,曾经在74军也是很卖命的大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飞黄在自己家乡杀鬼子显得很激动,“鬼子跑到咱们老家了,当时我们那的人非常痛恨这帮cu生!”

“当时我们都换装了美式装备,我一个人拿着轻机枪一次性就扫倒了50多个鬼子,恨不得将他们全部扫光。。。”

“被杀掉的鬼子尸体在当时成为了很多当地人泄愤的对象,特别是有些妇女们,她们遭到了鬼子们的迫害后就用竹竿子去刺鬼子的尸体,全是窟窿...”

这次74军,18军,新6军,还有王飞黄所在的100军,全是中央军主力部队,基本都是配置了美械,“鬼子死了很多人,他们大败了最后只能投降。”

说到这里,王飞黄很是自豪。

妻子去世儿子脑瘤,曾经的抗战老兵靠捡废品补贴家用

抗战胜利后,王飞黄一名中校营长,毫无疑问参加了解放战争,但是具体战役经过不详。

或许,在他看来抗战胜利实属不易,打鬼子时拼尽全力,但中国人打中国人却很无奈,因此王老先生对这段经历一直闭口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结束后他并没有随大部队撤退到台湾,而是选择回到了家乡生活,还讨了个媳妇结婚了。

建国后的1950年,儿子出生了,这给王飞黄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好景不长,后面妻子去世,他就开始独自抚养儿子一起生活。

但命运似乎不太眷顾这位曾经的抗战老兵,他儿子因为没什么钱也没上过什么学,家里一贫如洗,儿子随后只能靠做杂工赚点微薄的生活费,不久还被确诊为了脑部肿瘤。

为了救儿子,王飞黄只能借钱给儿子开刀,“儿子虽然救活了但欠了10多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奈,王飞黄只能靠着捡破烂来维持生计,他身上有伤口,腿也不利索了。

在他当时居住的房间内,摆着很多废品,都是他在附近的商铺捡来的,一些瓶瓶罐罐和纸板等,等着收废品的人来家里收。

“当时和日本鬼子在拼刺刀的时候,肩膀和手臂都有洞,现在不能拿重的东西。”

王飞黄记得很清楚,他曾经和鬼子拼刺刀是在缅甸战场。

“当时我还不是营长,是尖刀连的连长,当时我们拿着汤姆逊冲锋枪扫射,鬼子被打的哇哇叫,他们被打死了好多人,看到败局已定,于是都从战壕中冲了出来,我们也站起来朝他们迎了过去。”

“拼刺刀靠的是勇气,日本鬼子不怕死我们也不是孬种也不怕死!”

王飞黄老先生讲述的时候非常激动,他作为幸存的老兵对战友的牺牲依旧黯然神伤。

“即便过去了几十年,那种惨烈的厮杀依旧心有余悸,很可怕!平时一起吃饭一起说话的人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都是血腥味,全身都会发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想借钱去北京见徐帅和杜聿明...老兵身份最后确认,政府为其解决住房问题

王飞黄家庭遭到变故后,虽然他为了给儿子做手术欠了钱,但是他在那段特殊时期却没有受到什么波折,毕竟他是曾经跟日本鬼子拼过命的老兵,这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可能是因为我比较低调的原因吧,很少有人知道我曾经是国民党的中校,哪有中校还捡废品的?(大笑),我看起来就是个农民,实际上本来也就是个农民,国家和民族有危难的时候,我就要去杀鬼子,这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飞黄住进了政府为其安排的新房

由于王飞黄非常低调,如果不是他本人亲自开口讲述,根本不会有人知道他曾经是远征军的老兵,而且还是一位中校军官。

随后,有网友在整理湖南籍黄埔军校毕业生名册的时候,果然发现了王飞黄其人,

最后,王老先生的事情经过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地的政府确认后也是第一时间给予了王老先生帮助,还给王飞黄安置了一套房子让他能安享晚年。

“我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曾经想借钱去北京找我的学长徐向前和老军长杜聿明呢,杜聿明我经常看到,那还是在缅甸的时候他是军长。”

“最后还是没有去,因为太远咯。”

说到这里,王老先生也是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