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24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河海大学发生了一起发生在中国学生与一群来自非洲国家的留学生之间的暴力冲突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河海大学校门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12月24日晚上9时,两名非洲留学生带着两名校外的女青年进校参加留学生举办的圣诞节舞会,按照学校规定校外人员进校必须在校门口的传达室进行登记,但当门卫要求他们进行会客登记时却遭到了非洲留学生的蛮横拒绝,他们声称这是侵犯他们的人身自由并执意要强行将校外女青年带进校园,遭到了门卫的坚决阻拦,并且门卫看这两名校外女青年浓妆艳抹、打扮得不三不四,就质疑这两位不是“正经家出来的好姑娘”(在当时的语境下,说这话就是暗指姑娘是做皮肉生意的)。

门卫这么骂并非是空穴来风,因为自从这批非洲留学生在当年9月入校在水利专业(河海大学以水利专业闻名全国)学习后就一直没有消停过,由于这些人在各自的母国无一例外都属于“老非洲正黑旗”的权贵子弟,在生活上极不检点(这条标准在当年全世界的权贵阶级几乎通用),入校后不久就发现他们经常带着本校女生或者校外的女青年到留学生宿舍同居,甚至还发现他们在留学生宿舍的阳台上和女青年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行“亲亲抱抱举高高”之事,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有学生将这一伤风败俗的现象反映到校领导这里,梁瑞驹校长对此高度重视,指示要对留学生宿舍加强管理。

于是,在严令校内男女学生不准“相互串门”,违者校规处置的同时,校方请来的施工队准备在留学生宿舍楼外驻一道围墙,对留学生宿舍进行封闭式管理,希望以此阻止校外女性进入校内男生宿舍的现象。但在非洲留学生们的眼中,这堵围墙不仅仅是一道围墙,而是限制他们自(约)由(炮)的束缚,是“种族隔离”的标志,因此群情激愤地将垒到一半的围墙推倒,再垒、再推倒,周而复始反复了三次,导致校方的围墙计划泡汤。随后非洲留学生带校外女青年进校的行为更是屡禁不止,我行我素,以至于门卫们只要看到有女青年跟着非洲留学生进校,就知道这帮女的都是些什么“成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心中这么认为是一回事,将话说出来就又是另一回事了。被门卫这么一说,两个校外女青年当场破防了,立即梨花带雨地向自己的“男友”求助,两名非洲留学生这下也破防了,二话不说就直接对着门卫就是一顿老拳。由于黑种人的体格在人种上就比黄种人高一大截,门卫很快落了下风。但当时那个年代的大学门卫也不是什么戴着红袖章的老大爷,而是正儿八经的学校保卫处的保卫干事,这些人多是退伍军人出身,军体拳还没还给老部队,因此虽然门卫在和留学生的冲突中落下风,但依旧不惧,顽强招架。

见“男友”们占不到便宜,一名校外女青年趁乱进入留学生宿舍,不一会就叫来了德苏、洛多维克、鲁滨逊、汉森等八九个非洲留学生,这些人手中还拿着棍棒等器械,甚至还有一个人拿着砸了一半的啤酒瓶。有这群人的加入,保卫干事这边顿时势单力孤。

这一场面被不少路过的中国学生目睹,他们早就对非洲留学生这种不好好学习,成天无所事事、飞扬跋扈的“街溜子”样深恶痛绝,眼见保卫干事这边要吃亏,一些学生撸起袖子就加入了战团,双方十几个人顿时打成了一团。

直到“啊”的一声惨叫,一个年轻男子捂着头倒在路灯下,而十一名非洲留学生骂骂咧咧的散去进了留学生宿舍,这时众人才去看倒地的人是谁,结果发现是河海大学保卫处保卫干事张某,于是大家赶紧将他送往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然而不久后,三十多名非洲留学生又手持棍棒从留学生宿舍楼里冲了出来,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或者是来学校里办事的公务员,又或者是学生家长或者教工家属,只要是长着一张中国人面孔的男性见一个打一个,不少人因此被打伤。

但留学生的举动激起了河海大学中国学生(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的集体愤怒,很快就有学生陆续从学校各处汇集到留学生宿舍,来了个“反向操作”,只要是长得一副“黑蜀黍”模样的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老拳。由于人数众多,学校保卫处的保卫干事们根本无法阻拦(或许他们此时也没打算认真阻拦),导致愤怒的中国学生们冲进了留学生宿舍,直接砸了“圣诞舞会”的场子后才退了出去。

12月25日中午,有一条传闻在学生中传来:昨天那名被打倒的保卫干事没救过来(另一个说法是一名中国学生被非洲留学生打死)。

此消息直接引爆了中国师生们的情绪,于是数百名愤怒的中国学生喊着“血债血偿”再度冲进了留学生宿舍,不少人手中也拿着棍棒、板砖和水果刀。被这一幕吓尿了的“黑蜀黍”们慌不择路,有的跪地求饶用蹩脚的中文说“不是我,不是我”,但完全没有效果,迎面而来的就是一顿群殴,一些脑子灵活的留学生选择跳窗逃生——

在把能看见的“黑蜀黍”都痛殴一顿后,大家发现跑掉了一些人,于是有思维在线的学生认为这些人可能逃往火车站,搭乘去北京的火车去京城“告御状”。听起来比较离谱,实际上也确实很离谱,因为这帮跳窗逃走的“黑蜀黍”们还真的是跑去了南京站,但是当他们到了火车站后,因为身上没有证件,也没有钱买火车票,于是他们想要强行闯过检票口强行进入站台上火车,此举理所当然地遭到了火车站工作人员的阻拦。这时候,满腔怒火的“黑蜀黍”们又施展起了拳脚,砸碎了检票窗口,试图冲破阻拦,一时间候车室的秩序大乱。此举又惹怒了候车室内的候车旅客,他们中的青壮年纷纷挺身而出堵住检票口不让他们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南京站站房

对峙之际,一百多名河海大学的学生赶到火车站冲进候车大厅,“黑蜀黍”们顿时成了瓮中之鳖,站台进不了,又出不了候车室。进退维谷之际接到河海大学保卫处报警的南京市公安局的干警们及时赶到,及时将非洲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们分了开来,并尽力安抚中国学生们愤怒的情绪。

为了不再让事态继续扩大,南京市委书记张耀华批示南京市公安局将德苏、洛多维克、鲁滨逊、汉森等五名动手的非洲留学生拘留控制起来后,将河海大学所有剩下的外国留学生用大客车送往和南京相邻的无锡市的一处涉外宾馆保护起来,避免了冲突的进一步扩大。

此次冲突事件一共造成十三名中国人和八名非洲留学生不同程度受伤,受伤最重的就是保卫干事张某,经南京市公安局法医初步鉴定为重伤,又经江苏省公安厅的法医复查,基本认同南京市公安局法医重伤的鉴定结果(这里的重伤是医学范畴的重伤,因为当时国家刚刚完成《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而轻伤和轻微伤的标准都还没有制定,所以要是较真的说:当时没有达到重伤标准的一律不算受伤)。

此事造成的影响过于恶劣,在整个南京市造成了轩然大波,愤怒的各高校的学生们高呼着要求严惩打人留学生的口号走上街头进行游行,人数一度突破了二十万,学生们扬言:如果事情不解决,就要拦火车上北京向中央请愿,事态随时可能失控。江苏省、南京市的各路媒体纷纷对此事件进行了报导和评点,使得事件的影响迅速扩散到了长三角地区以及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河海大学校门前对此事进行报导的记者

事件传到北京后,相关非洲国家驻华使团一时间群情激愤,认为中国人在刁难自家派在中国的留学生,为此还特别聚集在一起开会,准备向中国政府提出外交抗议。

鉴于目前的冲突焦点在保卫干事张某的伤情上,为慎重起见,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指示公安部部长王芳:迅速派出专家对受伤的保卫干事进行伤情复核鉴定,如果确系重伤,依法追究打人的留学生刑事责任,不得姑息;如果不构成重伤,则依法采取治安强制措施后通过外交途径驱逐出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芳

于是,奉王芳部长的指示,公安部组织了一个专家组,由公安部副部长俞雷带队前往南京开展工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法医伤情鉴定则交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室主任陈世贤和主任法医师赵海波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1月6日,专家组一行抵达南京,1月7日就听取了江苏省公安厅对此事经过的介绍,并听取了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市公安局的法医对张某的伤情鉴定的过程和依据理由。然后,俞雷副部长向陈世贤和赵海波提出了在此案复核中专家组所要解答的四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的陈世贤法医(左)

1、确认张某的伤究竟是由锐器造成的还是由钝器造成的。

2、确认导致张某受伤的凶器是什么,

3、确认张某受伤的过程。

4、确认张某的伤情到底构成不构成重伤。

接受任务后,陈世贤、赵海波等几位专家首先前往江苏省人民医院探望了还在治疗中的张某,此时的张某情况经过治疗已经大为好转。陈世贤和赵海波首先检查了张某头部的损伤,发现伤口破损处经手术缝合正在恢复愈合中,已经看不到里面的骨折情况了。随后,张某向专家组介绍了他亲历的事发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的江苏省人民医院

12月24日晚上9点左右,我正好巡逻到校门附近的油库附近,看到黑人留学生和学校的师生在打架,我赶紧过去拉架制止,在拉架过程中我被一个穿灰色夹克的黑人留学生打了,当时感觉头很沉,站立不稳,又晕又痛,然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过来的时候我已经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了,然后我又呕吐了两次……

陈世贤听罢后的第一印象是:张某的叙述过程清晰,条理清楚,说明脑子没被打坏,虽然有头晕、呕吐甚至昏迷的情况,但都只是短时症状,因此他判断张某的症状属于轻度脑震荡。

随后,专家组又调阅了张某的病历、向省医院当班的接诊医生了解了治疗经过,调看了张某受伤处的CT片,并为了方便观察张某的骨折程度和颅内伤情,又要求省医院为张某补拍了6张颅脑部位的X光片。

张某的病历显示:张某是22时45分被送到省人民医院急诊室的,其头部损伤位于额头右侧顶部,头皮上有一处4.5×3厘米的斜向“Y”形挫裂伤,创缘不齐伴有表皮剥脱。该损伤下方的颅骨有一处沿着右冠状缝走向、长6厘米的线状骨折。此外还在其左侧颧骨处和左侧眉弓处各发现一处擦伤,经急诊室紧急处置缝合后入院治疗。其接诊的急诊医生的记录是:“送来时神志昏迷,后转醒恢复意识,血压90/60毫米汞柱,心率每分钟94次,神经系统体征阴性,瞳孔等大等圆,呕吐两次,左面部肌肉有短时抽动。

张某的住院医生表示,张某住院后病情一直比较稳定,头部的皮肤创口愈合良好。病人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和运动能力均正常,目前没有并发症和后遗症迹象。

陈世贤、赵海波等专家经过分析后认为,张某额头右侧的伤属于钝器伤;主创口近直角状,反映致伤的凶器呈两边夹一近直角的形态;直角内有片状表皮剥脱反映出凶器物有个平面,表皮剥脱处部分累及真皮层致使毛发脱落,反映出此面硬而粗糙的特点。据此可以认定张某的主创口系砖石类的钝器物体打击所致。张某的左眉外侧和左颧部的皮肤擦伤呈垂直形方向且均位于面部较为突出的部位,应系被击打倒地后左侧面部碰擦地面所致。

根据目击走访得知,张某受伤时是面向东,略微弯腰状,身体距离油库门较近,来自西、北两个方向的飞石很难造成额头右侧顶部的创伤,并且南京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现场勘查结果查实当时张某的东面和南面都没有人抛掷石块,因此可以排除张某被飞来的砖块砸伤的可能,而是被人为手持砖块击伤。

关于受伤的程度,陈世贤等人认为,综合分析张某头部的伤情,其头部被击伤后意识丧失的时间不足30分钟。从医院的病历记录看没有查到张某有脑外伤后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CT片也没有发现颅内出血和脑挫裂伤,张某受伤时一度出现脑震荡和昏迷,但好转很快,转醒后生命体征和意识一直处于平稳状态,且没有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

按照刚刚制订完成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试行)中第2条和第20条的规定“颅盖骨线状骨折、凹陷性骨折伴有脑实质及血管损伤或大血管受压症状和明显的神经体统体征(可以被认定为重伤)”的规定,张某的头部损伤只存在脑震荡和颅骨线性骨折,没有颅内出血和明显脑挫伤的神经体征,因此不足以构成重伤的标准。

因此,陈世贤代表专家组在1月10日出具的伤情鉴定报告中认为张某额头右侧顶部的损伤符合砖石类击打形成,伤情虽一度较重,但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试行)全面衡量,尚不足以构成重伤标准。

在随后对因动手打人而被南京市公安局控制的德苏、洛多维克、鲁滨逊、汉森等五名黑人留学生的检查中,专家组吃惊地发现这五人中居然有三人的艾滋病病毒检验呈阳性。且经过调查,这五人的经济上并不宽裕,虽然每月学校发给他们600元的补助(当时河海大学的教师工资按照职称也不过200至300元),但他们花钱如流水,大部分钱都花在找女青年寻欢作乐上了。他们找的女青年身份五花八门,既有比较低端的“发廊妹”,也有比较高端的书香门第的闺秀,甚至还有个别是医院的年轻女医生和女护士。这些“黑蜀黍”们表示:“在我们的祖国,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0多岁,所以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及时行乐,要是年轻时不能抓紧时间享受,很快就没机会了……

最终,陈世贤等人的结论被采纳并被社会面广泛接受,而德苏、洛多维克、鲁滨逊、汉森等五名非洲留学生则被南京市公安局解除刑事拘留,改为治安拘留十五天,期满释放后被驱逐出境。剩下的参与打架的非洲国家留学生则受到河海大学的校纪处分(当然参加打人的中国学生也受到相应的校纪处分)。

对此,相关非洲国家的外交使团表示完全接受中国方面的处置,并以使馆的名义向剩下的非洲留学生发出书面通知,严令他们要服从学校管理,不得再生事端,因此剩下的“黑蜀黍”们也老实消停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