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的隐蔽战线分析

说到孟良崮战役,各方解读已经颇为详尽了。

但大多数是从正面部队的部署和调动层面来分析的。例如华野出动9个主力纵队加上一个特种兵纵队,以5个主力纵队加特种兵纵队围攻整编74师,以另外4个纵队阻击外围国民党军队的援军,成功实现“剜眼珠”战术,将74师压缩在孟良崮周围的狭窄山体,最后实现全歼!

今天我们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即背孟良崮战役背后的隐蔽战线来分析一下这次战役背后的运筹帷幄,看看我军在隐蔽战线上的一次全面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蔽战线上,郭汝瑰,刘菲,韩练成是促成74师上孟良崮的主因,但击溃74师的关键是他们吗?

说到孟良崮战役背后的隐蔽战线,我们首先能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郭汝瑰。

郭汝瑰来头很大,在加入我军隐蔽战线之前曾经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8年加入共产党后,由于后面战争临近,国民党大力抓捕我方人员,导致郭汝瑰和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随即他只能脱党,又以过硬的军事素养考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为了国民党一些大佬的学弟。

回国后,郭汝瑰成功进入国府的陆军大学再次深造,抗战时期,率部先后参加淞沪会战,武会战。

由于作战勇猛智谋过人,加上是黄埔嫡系,遂被陈诚视为心腹爱将,一直受到国民党重用。

到解放战争时期,郭汝瑰已经成功升任国防部作战厅中将厅长。

这个职位不是一般的牛逼,这可是拟定国军整体战部署和统一协调的部门,官至中将,可谓是国军作战计划的起草者,在蒋介石那里的话语权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中将厅长的郭汝瑰

当时,郭汝瑰秘密联系到党组织后,是华东局书记董必武的单线联系人,为我方提供蒋介石作战部署的第一手资料,往往是蒋介石的作战计划还没有送达国民党前线部队的时候,在毛主席的桌子上就已经出现了郭汝瑰提供的一线情报,蒋介石的部署和军队调动,我方了如指掌。

传言,整编74师进攻山东的作战计划,蒋介石在南京美玲宫召开作战计划后的当晚,郭汝瑰就将情报传递了出去,甚至还一再叮嘱联系人说:“陈司令(陈毅,当时是华东野战军的司令,粟裕为副司令)要打74师,一定要慎重,这个师是国军的第一王牌,抗战时期跟日军恶战无数经验丰富,而且蒋介石还给他装备了全套美式装备,长期有美军军事顾问指导,汤姆逊冲锋枪接近3000多把,火力十分凶猛,要特别注意不要和他们近战!”

(PS,当时华东野战军主力纵队,比如1纵(叶飞),4纵(陶勇),6纵(王必成),9纵(许世友)等纵队,一个纵队2-3万,装备的冲锋枪才不到200把,而74师一个师的冲锋枪就有2963把,单从冲锋枪的列装密度,可见74师的近战火力接近了美军步兵师水平,跟驻印军的新一军相差无几)

PS(1948年淮海战役前,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装备的冲锋枪数仅为176支)

“如果对方的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山炮留在临沂,自然会好打很多...但74师依旧还有300多具美式60迫击炮,以及1000多轻机枪和200来把马克沁重机枪,加上张灵甫战术诡异多变,粟先生至少需要10万之众才能围困此敌...”

随即,郭汝瑰将自己对整编74师的了解告知联系人,特意叮嘱联系人“务必要将这些嘱咐传达给陈司令!

虽然郭汝瑰将74师和国军其他部队的部署成功传送到了华东野战军位于坦埠的指挥所,但为何这次在孟良崮战役中作用没有后面那位神秘特工阿垅大?且听后面分析。

孟良崮战役的隐蔽战线中,并不是郭汝瑰一个人在“战斗”。

事实上,当时我方的隐蔽战线几位顶级的“潜伏者”一直都在运作,但有意思的是,当时他们都是单线联系,即便是在同一个作战厅也不知道对方是自己的人。

刘菲就是其中一位。

刘菲,曾任国民党作战参谋处少将参谋次长

刘菲是作战参谋处少将参谋次长,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

郭汝瑰跟蒋介石那帮“智囊”,主要是商定总体作战部署和战略规划。

而刘菲则是具体去拟定作战计划的,这就需要对各个部队的调动和协调做出更具体的安排,还要熟悉各军级单位主官的人事和作战职能。

甚至,他对各个军级主官们之间的矛盾也了如指掌。

这就是为他拟定张灵甫的整编74师和李天霞整编83师相互“矛盾”创造了绝佳条件。

张灵甫和李天霞都是74军的战将,在74军系统中,李天霞大部分时候还是张灵甫的上司,结果张灵甫力压李天霞成为王牌74师师长,这让两人矛盾激发到了很难相容的地步。

当然这里面原因复杂今天不多叙述,关键是前两任军长俞济时和王耀武都是中意张灵甫,王耀武为了把李天霞挤走还故意调派施中诚过渡当74军军长,为的就是为张灵甫铺路,李天霞只能作罢。

但刘菲作为拟定作战计划的参谋次长,他自然很明白这一点。

随即,他将重机械化装备74师拟定计划送到鲁南山区,“势必要寻找陈粟大军的指挥所,寻找华野主力决战!”

当时74师被刘菲的作战计划派到鲁南山区的时候,张灵甫就一直在抱怨说:“我军是重装备部队,如果在平原地区炮火发挥威力,陈毅二三十万人全部来打我,我74军也力能应付!现在将重装部队拉到山区,这无疑是牵大水牛上石头山,这是要我死啊!”

“看来有人想要我死,那我就死给他们看!”

可见,当时的张灵甫已经感应到了国防部作战计划部署有问题,将74师拉到山区,完全是逆常识而为,74师的优势俱无。

这样一来,74师装备的105毫米重型榴弹炮(卡车牵引)和75毫米山炮(骡马牵引)运送困难,美式装备需要的大量弹药补给也只能减半携带,等于将74师在平原的战斗力削弱了一半以上!

  • (三)韩练成

然而,陈毅司令员在位于山东坦埠的指挥所内,接到了郭汝瑰带来的“嘱咐”后,他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得知74师装备的强横,他跟粟裕司令员商量许久都没有做出围歼74师的决心。

直到另外一个人情报的出现,那就是韩练成!(建国后任兰州军区副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练成,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

韩练成当时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也是中原大战时蒋介石的救命恩人。

因此蒋介石对他非常信任,并跟他私下讨论了张灵甫74师的运动轨迹,这时从韩练成情报中已经得知了74师居然已经冲到了汶河!距离他们华野的指挥所已经很近了。

这让陈毅和粟裕将军吓了一大跳,随后也收到了来自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命令,正式决定“要打掉74师!”

“要活捉张灵甫,砸烂王牌虎!”

随即开始部署,调动华东野战军的全部力量大约27万人,以5个主力纵队加特种兵纵队围攻整编74师,以另外4个纵队阻击外围国民党军队的45万援军。

当然,对于离74师最近的李天霞83师,陈毅和粟裕从刘菲那里得知,他们之间矛盾严重,如果张灵甫被围,李天霞非但不会真心相救,大概率还会开心!

鲜为人知的神秘特工阿垅,才是张灵甫74师被灭主因,作用或许超过郭汝瑰,刘菲,韩练成!

然而,虽然郭汝瑰,刘菲,韩练成都在隐蔽战线上提供了关于74师的诸多情报,但是战场态势却是变化多端!

即便74师被量身定做的作战计划,送到了满是山体的鲁南山区。

但74师毕竟是历经了8年抗战洗礼的精锐,而且依仗美式装备的凶猛火力有恃无恐,这时候的张灵甫早就意识到自己或许被围,但他就是不退反进!

这时候,鲜为人知的神秘隐蔽人员阿垅出现了,他成为了74师上孟良崮最后的“推进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垅,诗人。考入黄埔10期,88师少尉排长

阿垅这个人在“胡风反革命案”之前,都是鲜有人知道,其实阿垅是一个文武全才。

阿垅原名叫陈守梅,是当时"七月诗派"的主要成员之一,还是个诗人。

他曾经还是上海工业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后面投笔从戎在1933年考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10期步兵科。

毕业后,又进入国民党王牌德械师,第88师任少尉排长,还参加了惨烈的“淞沪会战”。

至于阿垅跟共产党的渊源,跟中共地下党员的好友陈道生有关。

阿垅在少年好友陈道生的影响下,思想逐渐发生改变。

1938年大约7月的一天,阿垅在武汉第一次见到胡风,表达了对共产党的热烈向往。

1939年,在胡风的介绍下,阿垅拜访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吴奚如(他是周恩来总理的政治秘书之一)。

吴奚如对阿垅这个人的印象很好,认为他是大学生有文化而且当过国军军官,底子很好。

于是开介绍信,让阿垅到延安去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并在那时就规划好了“你在学习后回就可以重新回到国民党军队,从事情工作!”

1947年,阿垅因为身体不好,暂时退居到二线,暂时深居简出。

大约5月中旬的前一天,他从一位在南京国防部任秘书的“旧友”那里偶然听到了一个重要消息:蒋介石打算对山东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还派遣了国军三大主力:即张灵甫的整编74师,胡琏的整编11师,邱清泉的整编第5军前往。

他立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因为在延安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对这些情报非常敏感。

当即决定,将这个秘密告知老友胡风,同时跟南京国防部的那位秘书旧友继续保持紧密联系!

当然,这位秘书具体是谁,是男是女无法得知,但是这个人却能随时得知蒋介石的“念头”,主要是能随时和自己打电话透露出来!

第二天,当时的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廖梦醒和胡风见面了。

当时他和阿垅在上海新街口那边散步,他们看到了一个照相馆的橱窗摆着一些“长得俊俏标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照片,

当时,阿垅看到了一张照片后停顿了下来,原来他曾经在南京国防部的时候见过那个人,他认得!

此人正是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

随即阿垅对廖梦醒耳边小声道:“等着,马上有好消息听,我们,会有好戏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廖梦醒得知后大吃一惊!

阿垅的旧友,获得了整编74师最为绝密的部署,垛庄殿后!

随后,阿垅将自己和在南京国防部任“秘书”的那位旧友的信息说了出来,廖梦醒立即敏锐的意识到,他可以和在山东的陈粟司令取得联系!

阿垅意识到,这位“旧友”是十分靠近蒋介石的人,甚至比其他隐蔽战线的人“更能提供及时的情报!”

随即,整编74师张灵甫决定将一个团留在垛庄“殿后”的绝密情报被那位“旧友”传递出来,并马上通过廖梦醒传递给了山东!

陈粟在得知74师的这个绝密部署后,立即让华野的王牌王老虎,也就是第六纵队的王必成带领3万多人隐藏行踪,打算在关键时候飞兵夺垛庄!

六纵的部署,也是对整编74师最为致命的一击,是张灵甫万万没有想到的!

本来他上孟良崮之前留一个团守住垛庄即可在关键时候退守,是为自己留了后路的,并非人们说的冒然推进。

综上所述,隐蔽战线上,郭汝瑰,刘菲,韩练成是促成74师上孟良崮的主因,也成功削弱了74师的战力,更是算准了李天霞没有倾力相九。

但真正让74师全军覆没,张灵甫战死的背后,却是这个神秘,鲜有人知道的阿垅提供的关键部署!

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发时,有人亲笔写下:“阿垅,即陈亦门、陈守梅,浙江人。原是国民党的军官……”

他头上那块日本子弹留下的伤疤竟成了“替国民党卖命的铁证”。当年从阿垅处收取情报的中共地下联络员罗飞也被连累,成了“胡风骨干分子”。

阿垅后面的结局不太好,冤死狱中。

但不得不说,他在胡风案之前确实是很少有人知道,因为他是一位出色的隐蔽战线人员,隐蔽到,我方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但是,孟良崮中歼灭国民党王牌,“抗战铁军”74军的隐蔽战线中,功劳确实很大,甚至可以说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