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不仅是对数学魅力的歌颂,更是对数学在各个领域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深刻揭示。在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数学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无论是新兴技术领域还是企业管理,都急需高级数学人才。高校在培养数学人才中扮演关键角色,而南开大学更是数学领域的重要推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百年名校,南开大学数学专业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学术传统

该专业所属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南开大学数学系,由现代数学在我国最早的重要奠基人姜立夫先生于1920年创立,是当时中国大学的第二个数学系(算学系),足以说明南开大学在数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后由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提议并亲自担任所长的南开数学研究所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成立,进一步彰显出南开大学在数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卓越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天,南开大学数学专业拥有一支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优秀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03人,其中教授52人、博士生导师58人,且绝大多数教师都拥有博士学位,充分展现了南开大学数学专业在学术水平上的高度。更令人瞩目的是,这支队伍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他们以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影响力,为南开大学数学专业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此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和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的入选者也在队伍中占据了较大比例,分别为14人次和12人次。这些优秀学者不仅为南开大学数学专业带来前沿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也为学子们提供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多年发展中,南开大学数学专业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早在1986年,陈省身先生在南开大学率先设立“数学试点班”,旨在本土深耕数学人才的培养,为中国数学界注入新的活力,更为后来数学人才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被誉为“中国教育界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南开大学数学科学院实行大类招生,要求学生在入校后先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了解各专业的基础知识,然后选择专业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决策能力,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促进不同数学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

到2009年,南开大学在“数学试点班”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立“数学伯苓班”,继续深化并延续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小班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配备一流的学业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术指导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从本科到博士的全程培养,确保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深度;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交流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南开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数学人才,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

然而,南开大学数学专业并不止步于此。随着国家对基础科学的重视,南开大学成为了“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首批高校,并实施了“强基计划”,以培养数学拔尖创新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优异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南开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生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受到百度、腾讯、网易、华为、中国银行等知名企业的青睐,也有部分毕业生走上公务员、选调生的道路,他们在各自领域内将所学投之所用,用自身智慧服务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与各行各业之前的联系越发紧密,这也为数学专业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南开大学作为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拥有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这里,就是选择了一条向上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