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吃货日哩

炸酱面对于南方人来说,可能只是个日常饭食的调剂

但对于爱吃面的地区的人们,看见炸酱面,就像看见了亲切的朋友来串门那样,熟稔又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唱戏的流派一样,炸酱面也讲究个不同地方不同味,不同在酱上,不同在面上。

哪怕是细微的差别,对于以此为家庭味道的人们来说,就总是抱有遗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酱”这种东西,离了它任何面都称不上炸酱面,没有酱,这碗面就像没有盐味的生豆腐一样难以下咽。

西汉开始,正式出现了有关豆酱的记载:

芜荑盐豉醯酢酱——《急就篇》

其中记载了当时有的调味料,后世注解为“辛用芜荑、咸用盐、苦用豆豉、酸用醯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炸酱面少不了一口酱缸的参与。东北农村家庭中,一口酱缸负责了铁锅炖的惊艳亮相。

但是作为炸酱面的浇头,东北的大酱也很出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炒鸡蛋酱、肉酱、青椒酱……都只需要往那一口陶土缸里舀一勺,大灶旺火,一碗配面条的酱的产生用不了多少时间。

配上自家切的手擀面,再配上一盘大东北的老虎菜,带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的老虎菜其实就是当地的一种大杂烩拌菜,豆腐丝、黄瓜丝、青椒丝、大葱、香菜等,滴上几滴麻油、浇两勺醋、泼点油辣子浇上,就是这样的凉菜小拼盘。

山东的炸酱面,其实就是北京炸酱面的前身。清朝时期,御厨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都来自山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而然的把山东的豆酱也一并带了过去,经过百年的发展,最终演化成了北京家庭中最常见的食物。

对于炸酱面的情感而言,如果问一个北京人哪里的炸酱面最好吃,大部分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家里的炸酱面最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北京,山东炸酱面的影响范围还不止于此。

现在韩国最常见的所谓“韩式”炸酱面,其实就是当年去韩国谋生的山东人一并带过去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山东华侨向今天的朝鲜半岛移民,带走的不仅是山东的文化,还有乡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运输不方便,没办法购得国内的酱料,于是改用了当地产的一种叫“春酱”的来代替黄豆酱、用淀粉加水加糖勾芡模拟甜面酱。

再以当地常见的洋葱代替山东大葱,于是在韩国被称为“中华料理”、在中国被称为“韩式料理”的炸酱面便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不是有点滑稽,但食物就是如此,无论在多么困难的环境里,只要有人,就会有适应现状的改进。

也许现在的山东人吃到一碗黏糊糊、黑漆漆的“韩式炸酱面”时,会觉得有些怪异,但对于当年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们来说,这一口与故乡味相似五六分的炸酱面已经足够让人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