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思宁
在信息时代,人类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四维空间,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属于三维空间,时间维就消失在瞬间,一刹那就过去了,无声无息没有痕迹。也许那一刻的照片、录像可以证明那一刻存在过,对过去感兴趣的只有历史学家。在快节奏变化的社会,普通人经历了什么?对历史学家而言,历史是严谨研究的结果,是一系列真相与来龙去脉;对于普通人而言,那是对无数瞬间的亲身感受和心灵深处的记忆,是细节、是情感、是感叹、是欢笑等等,这些注定入不了历史学家的法眼,无论亲历者多么的刻骨铭心。作家津子围的新近作品《苹果红了》则是文学与历史的天然融合,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部极具史学价值的著作,这部作品远远超出了文学创作的意义。作家用长篇小说的方式呈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史,叙述了三代人的故事,涉猎文化、情感、民俗、价值观等,在这些维度表达了普通人的生活场景,这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还是民俗的,更是文化的。时间是流动的,历史是活的、文化的和民俗的。历史性似乎不是作家的责任,但是作品呈现的不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场景,还是对普通人生活的历史记录,之所以说这部作品是一部历史,是因为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是真实的,即便是作家的创作,那些故事确实真而且真的发生过,也许这不是哪个人、哪个家庭的历史,而是那个时段普通人的历史,从这种意义而言,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文学作品,其历史意义在于城市普通人的生活史依赖文字留存下来。《苹果红了》之所以是城市普通人的生活史,不是因为作家有意设计,而是成功地描写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生活场景,不同时间维度在作品结构中的体现,独特地投射出史学意义。作品将普通人的生活场景视为历史、文化、民俗等诸多方面,叙述出在时间维度中逻辑的、完整的、系统的历史性故事,这使得作品异彩纷呈。更重要的是这联系到更为本质的另外一点,那就是对普通人生活的重视、尊重和敬畏,进而对不同时代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给予呈现。作家的创作不仅仅是来自生活并高于生活,而且是对现实的高度抽象、概括,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将最为本质的人生经历和人物关系完整的抽象,这与理论上的以论代史与论从史出完全不同,对生活场景完整的阐述是历史与真实的统一。普通人的生活有其必然性、深刻性和合理性,作家驾驭创作的基本材料,对生活场景进行分类安排,体现出那些最具时代本质的真实,比真实事件的发生在时空的处理上复杂得多。作品更加注重的是生活场景中的人物、人物关系和场景的细节,注重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被忽略和遮掩的多面性。普通人生活场景用文学的形式再现,实现了历史、文学和艺术的完美统一。作品中的人物与人物关系是真实的,而非想象出来的产物。在此,作家只是一个观察者,社会生活的观察者,他的思想、灵感使得作品更具厚重分量,更有启发性。作品展示了那些生活场景背后隐藏的从未被讲述过的故事,人物的角色创作可能更具有方法论乃至本体论意义上的启示。作家的文字成为历史的见证,之所以能够激发并吸引读者,先决条件在于这些生活本质投入历史的激流之中,不仅能感受到角色的存在,还能感受到时间的存在。作品对人物的心理、性格、思想的描述,意味着去发掘、探索,这种没有定见、不带成见的探索并不容易做到。作品真正展示了社会和人生,读者能够领悟到在时间维度中真正的普通人生活的内涵、意义和魅力所在。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的美存在于道德理念之中,小说越完美,越是清晰察觉其道德引发的联想阙如,或许能够引发无限的联想,最终所指却是社会变迁中切实可行的道德理念。情感是一棵树,社会为这棵树的枝繁叶茂提供了养分。道德理念变迁贯穿于整个作品,道德附着于情感之上,作家没有直视道德,却在情感的冲突中展示道德的自然伟力。在快节奏变化的社会,生活场景的变化不断地唤醒读者对于情感道德的纯正理解,作品中没有论述却更加清晰地洞悉了道德本质。情感本质和道德本质覆盖了亲情、爱情和友情,人物之间的关系已经处于道德选择的状态之中。人注定是或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存在、情感存在,作品中的人物不断地面临着情感和道德的挑战与拷问。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道德的选择充满了模糊性,道德理念的变迁没有明确的界限,也不容易转化为可操作的或可克制着不去做的步骤,相反,情感的每一步都包含着难以预见和更难事先评估的后果,这种相依的状况错综复杂,作家在创作中处理得泾渭分明,并以更宽的眼界将非设定的伦理准则表现得客观、完美。曾几何时,行之有效的道德暗示骤然消失,作品呈现了那些不受传统道德约束的背后,是一种在更高伦理规则下的新道德的孕育、形成。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样态的道德意义,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实。道德在时间维度不断浮现出情感冲突,全新的道德理念隐藏着全新的原则,这一原则剔除了过去无关紧要的东西。作品展示了道德变迁过程,不仅镶嵌于作品的结构中,也镌刻在故事里,将道德理念完美融合于情感中,似乎打破了作品和现实生活的界限,让人物本身栩栩如生、意味深长地表现,不特别加味添料、不带任何勉强,也不刻意凑合任何事物,那是对精确生活的观察吊诡地进入庄严的艺术创作之中。正因为如此,作品结构和叙述才能如此具有魔力、浑然天成又生机盎然。道德清楚地界定了情感的疆界,故事的意义在其周遭所酝酿的气氛韵味绵长,所有的场景、人物围绕情感展开,一切互有关联,一切不可或缺,事物全面的交相更迭、互生共鸣。阅读后有一种气息油然而生,只要回望过去,在那既往的生命中,无须刻意回想那些最生动的时刻,也会一再地为故事的神奇而感慨,作品的诗意链接了情感与道德的融合。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要真实的忠实社会、人生,又忠实传达了感情。复制真实的普通人生活场景并非作品的主要目的,但确实能够赋予它美学意义,成为进一步严肃思考的媒介。象征性若隐若现地出现在作品中,并在读者的联想中生成了与读者世界的另一种创作,激起最深层次的情愫,或是亲情、爱情和友情,可以洞悉其中的价值。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总是同时代紧密相连,作品叙述了三代人的价值观念,投射出时代发展带来的全方位嬗变,并受益于这种改变。个人的奋斗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不仅是对自我的发现,还有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的策略。时势造英雄,快节奏的变化造就了属于时代的命运、情感、理想等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审美,审美造就了作品的美感,以及美学境界,这是时代美、历史美、生活美的统一。在时代的变迁中,最真最真的情感始终没有变化,变化的是表达方式和其中隐藏的象征意义。作品的象征意义蕴藏在作品的名字“苹果红了”之中,苹果是生产苹果地区的文化符号,红了象征成功的喜悦,这背后是社会变迁的结果。伴随着物质生活从匮乏到极大丰富的变化,人的心理需要层次发生了改变,对生活的要求从温饱到浪漫,购买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情,更为重要的是商品的心理价值。从使用价值到心理价值的演变,心理消费在作为苹果的商品中的嵌入,绝对是全新的消费理念,这是上一代人所不懂得的消费,这是属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凝结在苹果上的文化创意,是传统社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作家不断将三代人的冲突推向极点,社会发展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理性具有的支配地位。作家将生活象征为庞大的系统,他是小说家,他的人物必然走出自己的路,而不是别人的路,并不断展示作品的主题。当作家用文字表达那些曾经的事件,已经经过了两次抽象,一次是属于人类集体的文字抽象,另一次是作家对生活的抽象,故事的意义就在于故事本身。读过《苹果红了》让我领悟到文字的魅力,生活中的记忆是碎片化的,倘若不提起,也就被忘记,提起才知记忆印刻的是如此深刻,有些事情并没有离去,而是深深地凝结在生命之中。这是一部长达500余页的巨著,在信息时代,也就是碎片化阅读时代,能够阅读这样一部书,是因为这部书自带的魅力,或者说故事的鲜活程度足以令读者流连忘返。这部书整合了碎片化的记忆,随时在感觉上共情、共鸣。
《苹果红了》是普通人的生活史,一部永远没有完结的故事。因为这部书让读者充满期待。
(作者:张思宁,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专栏作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