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近年来医疗服务大有改善,但挂号难、就医慢等困扰尚未彻底解决。究竟如何破题?北京市卫健委6月7日召开发布会,分享了“北京实践”。

优化预约服务,让就医更精准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处长陆珊表示,为切实改善看病就医感受,北京全面推进预约服务,让就医更精准。一是优化预约挂号平台。114预约挂号平台服务覆盖北京市290家二、三级医院(含分院区),与医师执业注册信息实现后台共享验证,其中135家二、三级医院已与平台号源直连,270家医院实现放号时间统一。二是完善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非急诊全面预约和实名制就诊,预约就诊率达85%以上;推进分时段精准预约,全市三级医院全部提供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三是加大基层预约转诊服务力度。建立完善基层预约转诊平台,统一预约转诊号池,北京市医联体内95家三级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为基层预留投放30%的号源,专家号源不低于50%,全市20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可通过该平台,向95家医院上转患者。22家市属医院在常规放号周期2周前,按比例为外地来京患者、诊间预约患者预留号源后,将全部门诊预约号源通过基层预约转诊平台向各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放。

老年人群口腔患病率较高且病情复杂,患者往往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有的还伴有行为、认知功能障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副院长杨凯介绍,在预约挂号方面,该院聚焦老年患者需求,除常规的114平台、医院自有预约挂号小程序以及基层预约转诊外,专门为70岁以上老年患者提供了助老预约挂号绿色通道,同时提供人工窗口优先服务。

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

在就诊服务方面,陆珊介绍,为促使就医更顺畅,北京也在着力改善导诊候诊服务。目前北京市164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并完善服务功能,229家医院在重点科室候诊区域应用电子叫号系统,61家医院实现线上查询候诊排队叫号顺序,候诊、就诊秩序进一步改善。同时优化住院服务,126家医疗机构试行全院床位集中统一管理,116家医疗机构建立“一站式”入出院服务中心,114家医疗机构可在诊间开具电子住院单,78家医疗机构住院申请预约可在门诊、住院处、病房实时共享,出院患者当日结算率达到50%以上。

急诊救治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袁景林介绍,在优化急诊救治服务方面,该院上线急救绿色通道信息系统,打通患者入院前的最后一道壁垒,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以卒中患者为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到急性卒中患者后拨打120,由120分中心接诊患者后,立即将信息上传至医院院内系统,急诊科、神经内科第一时间响应、备好床位,并通知医院放射科、介入室做好准备。同时,急诊服务中心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预挂号,并由急诊科医生提前为患者开具检查单、化验单,患者到院后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真正实现“先诊疗后付费”。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达3.3亿,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介绍,聚焦心血管疾病,该院自2023年6月起推出心血管介入日间诊疗专项,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患者从入院、手术到出院全过程24小时内完成,日间诊疗项目现已覆盖冠脉造影、冠状动脉PCI、电生理检查等。不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了外地患者家属陪同就医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床位使用率,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互联网为医疗带来了无限可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付卫介绍,北医三院互联网医院创新服务模式,于2022年首次实现医、药、护、技多角色上线,真正做到让患者少排队少跑路。以无痛胃肠镜检查为例,2022年6月到2023年8月之间,先后推出消化科线上评估团队、增设麻醉科云诊室等措施,开展线上评估访视、病理解读及复诊取药,将患者到院次数减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