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宿,可以活化一片乡村。

民宿,可以改变一个地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的陈家铺,坐落在三座绵延的山冈上,海拔约850米,岩石构造的山崖,被梯田、竹林、古树、山峦簇拥着,村庄依山而建,沿着山崖、山坡层叠上升,一座座黄青灰瓦的屋檐隐没在山峦与云层深处。

这是一座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保留着祠堂、香火堂、社庙、古民居、古店铺、古道、驿站等40余幢传统建筑。两条古驿道穿村而过,四周零星分布的三合院、四合院种类繁多、造型精美。

但因为这里山高路远,多年以前是一座无人问津的村庄,作为「整乡搬迁,下山脱贫」的对象,村民们曾陆续「下山脱贫」,住进了县城周边的安置小区,还有一些村民离乡谋生,山上越来越多的房屋、山林、田地处于闲置状态。田园牧歌卡在时代的车轮里,下一秒就要狠狠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的一天,下着滂沱大雨,陈家铺村青石板路上两个人冒着风雨蜿蜒而上。他们中的一位是松阳县的县长,雨太大了,皮鞋抛了漏,他就赤脚踩在青石板路上,一直走到村会堂,也就是后来的先锋书店门前。

「这么美的地方,我怎么拆得下手?」不愿意拆,又该如何守?一座被遗忘的乡村,有什么办法,可以在不拆的情况下脱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在村会堂里,拿着纸笔开始筹算,一户村民要达到多少年收入才算是脱贫?如果一间民宿开起来,哪些方式可以帮助这帮村民脱贫?开多少间客房,可以平衡村庄与外界之间的微妙关系?于是,松阳县,先锋书店隔壁,飞茑集的第一批4间房开了,一个村,遗世独立。4年之后,也仅新增了11间房。

夏雨清回忆这个故事时,说到了一些数字,「飞茑集四间房时,就改变了这一个村子。现在,每户村民人均年收入有3万多块,有些村民一年能有十几万。改造飞茑集时,通往村口有一段六七百米的村路,不通车,只能靠人力搬运。有个村民很聪明,买了4只骡子,帮我们驮运那些建材,一年有30多万的收入。」他的语气里是由衷的欣慰,「村民很有创造力,他们知道哪些东西是可以做的,能做得更好。」

飞茑集在松阳,很快吸引来全国各地的人,为一间民宿,打卡一座目的地,人们走进来,发现这座被遗忘的秘境。

松阳飞茑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阳飞茑集

「村子里的老人把番薯干送给我们,这是当地人自种自晒的小零食,没有添加剂,放久了,就容易长毛,只能扔掉,村里就找到我们,怎么才能把村里一年三五千斤的番薯干卖掉?」

原来3元1斤也要没人的番薯干,经过重新包装,在社交媒体上售卖,400克38元,三四天就卖完了,「其实我们没赚钱,和村集体是按20元1斤结算的,加上推广的费用,差不多打平。」

第二年,村民们种了10倍的番薯,这是个很朴实的想法,既然番薯有人买,就多种点。但是,工商局找到夏雨清,不能售卖「三无产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夏雨清就教村民们自己卖。村民们就一边卖,一边晒,卖了一个秋冬,差不多也卖完了,整个村子收入都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又想到,能够种番薯的都是些年轻力壮的青年人,村里的老太太只会种菜,吃不完的菜,年年都烂在地里,第二年又照常种上新的菜。「我们发现客人的后备箱都是空的,就搞了一个蔬菜自由计划,包装一下,把不打化学农药的蔬菜送给客人,现在好多村民都向我们供菜,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在种菜。」

在中国宣布脱贫那一年,整个村子还有几十户贫困户,「乡里的领导又找到我们,怎么去帮他们?很简单。村里面外来的民宿有7家,占用了这个资源,就要为当地做贡献。民宿需要什么?鸡蛋、蔬菜和土鸡。那就让这些村民养鸡,因为养鸡是最轻松的,白天放进竹林里,晚上鸡就自己回来,每月按份量供应给民宿,这样既解决了民宿的早餐,又解决了贫困户的收入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茑集「蔬菜自由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茑集「蔬菜自由计划」

夏雨清用经营的头脑,为乡村梳理清楚他们与市场之间的供需关系,渐渐地,村庄里除了农耕,有了新的产业链条,就这样从无到有,从生到生生不息。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上,夏雨清也明白,乡村建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个民宿可以活化一个乡村,那么一群民宿的聚合,会产生「1+1+1>111」的能量效应,能受益的绝不只是一个乡村,可能是一片县域。

松阳飞茑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阳飞茑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6月,夏雨清正在内蒙古的科尔沁草原筹备他的草原宿集。

3年前,他来到这里时,草原上还没有路,绿油油的草地上,只有牧民们的车压过的痕迹隐约可见。没有电,牧民用小小的风能发电,只在傍晚时分短暂照明;没有水,牧民都是自己打水井;没有网络信号,几乎与世隔绝。

但是这里有草原。夏雨清认为,「海洋和草原都是人类度假的终极梦想。」

乌兰毛都草原 ©️小程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兰毛都草原 ©️小程哥

他心中的草原,是辽阔无疆的天地间,马儿在自由的奔腾,直到云野被冲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现在,马成了逐渐消失的动物。牧民养牛养羊不养马,因为马卖不出好价钱,也当不起交通工具,因为牧民都开越野,骑摩托,再者,养马的成本也高,马不能只吃草,还需要吃豆类和甘草,养一头羊可以卖三四千,养一头牛可以卖一两万,可是养一匹马,它一文不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认为,马才是草原的精灵。陪伴我们中国人最久,诗词里有它,历史里有它,草原上不能没有马。我们和三河马第四代养马人高飞发起马的守护联盟,退役的马,老了可以回归草原,让它慢慢老去,皈依成土。把这个地方,还给原先的生活。」

城市已经看不看星空了,但是草原上的星空,像天地初开一般璀璨如云。夏雨清说,「按照国际对星空的定义,有1到9的评级,内蒙古草原上的星空是1级,草原宿集和仰望星空团队合作,建立了一个仰望星空团队,每天带客人观察星空,用专业的仪器可以看到更多繁星在头顶闪耀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年前,夏雨清还在《浙江卫视》拍摄纪录片时,去过全国所有的省份,那些优美的地方,现在都很难找到旅店,在当年根本没有地方住,他形容「白天是视觉的盛宴,晚上是肉体的灾难」。

可是在武侠小说里,无论走到哪里,管它是戈壁黄沙还是无人村落,纤陌纵横,四通八达,都能找到一间不错的客栈,一扇透光的木门,就可以关上外面的雷霆风沙,「掌柜,来间上房。」

「宿集就是远方的一个家,到了偏远的地方,也可以有朋友。在城市里必不可少的东西,比如卫生间、淋浴室,还有很多人离不开的咖啡屋、面包房、餐厅、书房,我们都会有。」

巴谷宿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谷宿集

如今,宿集的脚步已经涉足了宁夏、重庆、陕⻄和内蒙古,从辽阔山野、大漠江涛到戈壁荒原,陆陆续续建立了秘境的「江湖驿站」。夏雨清说,像新疆那么美的地方,集合了戈壁、草原、雪山和大漠,开10家民宿都不嫌多。

「我们可不可以走得更远?去到以前别人抵达不了的地方。南迦巴瓦、梅里雪山,在西藏,一打开窗帘就看到雪山;在新疆,一出门就是大漠戈壁,我们在那里停留下来,慢慢去探索,探知这个地方,让它不只停留在一张照片上,一本教科书上。」

草原宿集 飞茑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原宿集 飞茑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2000年,夏雨清在莫干山开的第一家民宿,就已经在不走寻常路了。他的初衷是:探索无人秘境的美好。

后来的莫干山,成为一个全国趋之若鹜的度假胜地,总有种「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感,后来慢慢延伸出飞茑集和宿集,渐渐让他明白:民宿,是可以活化一片乡村的。民宿,是可以改变一个地域的。

黄河宿集 飞茑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宿集 飞茑集

「偏远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要是车辆可以抵达的地方,都不算偏远。」他在意的是宿集开在这里,能给当地带来了什么,最直观的就是旅游客群的进入。

第一家黄河宿集,坐落在一个宁夏寂寂无名的小县城——中卫,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宿集进去后,又在地图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当地新增了十几条航线,航线意味着旅行消费更高端的人群,这么多条航线,也意味着航空公司对这个地方是有信心的。」

宁夏中卫 黄河宿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夏中卫 黄河宿集

在乡村建设里,还有个绕不开的话题,乡村到底应该如何把握「城市进化」的进程与尺度?当地的自然生态,是否会因为新链条的渗入,从而打破固有的平衡?

「比如我们现在,在科尔沁草原里,会发现牧民都是中国快要消失的行业。这里的牧民半年在这里放牧,半年回到定居点,那这片草原就荒废在那里,我们来到这里后,把草原还给草原,让牛在这儿吃草,马在这里奔驰,这片草地反而长势更好了,越践踏反而越好,如果放置不管,两三年就荒废了。这样才能生生不息,是草原最好的循环。」

这个观念打破了我们固有的印象,乡村建设并没有一个精准刻度的模型可以参考,也不是可复制的公式套路,它冥冥中有一种自然循环的无形力量,生态比我们想象中要强韧,因为它原本就是如此。

©️小程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程哥

其实,城市里高密度的人流,荒漠里无人的烟火,两端的严重失衡才是当今时代需要认真看待和思考的问题,天与地、日与夜、城郊与乡野,在还没有现代文明之前,世界就如此生生不息的循环,任何一方的失衡,都如蝴蝶席卷江河大洲,最终翻搅的尘埃会落到每一个人头上。

有人说,宿集是一个被包装出来的商业概念,靠它赚钱很难。但人们忽略了,商业价值之所以能成形,是因为其背后无形的价值。任何一个人,如果只着眼在商业的「术」上,无法领悟到市场逻辑背后的「道」,那么,哪怕盛造一时喧嚣,最终也是竹篮打水。

草原宿集 飞茑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原宿集 飞茑集

不可否认,宿集确实是通过商业逻辑在打造一个旅行新兴业态,但是从他们的每一家选址,每一场发声,每一次诞生的活动来看,所有行为的落脚点,最终还是以乡村建设为核心。

「民宿是乡村振兴一个入口,以宿集的力量,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一个民宿可以改变一座乡村,一个宿集改变一个县域。」

宿集周围总有新故事发生。有间叫「空山九帖」的书店,随着宿集,开在山野之间,解读诗人笔下的寂寞;有个叫「公路商店」的青年文化酒吧,跟着宿集,在大漠荒野里,开办蛮荒的音乐party;在美术馆里举办草原分享会,摄影师拍下无人秘境的绝美风光。

空山九帖·王维的忧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山九帖·王维的忧伤

宿集作为一个圆心,辐射吸引而来的品牌,自然的创造出爆破的化学反应,但是这么多品牌,是如何与多方合作的?如何融合不同品牌的元素与调性?

「我们把品牌引进来,我们做的是整体规划,不同的品牌吸引来的人很多元。我一直认为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们不懂如何养马,就把这个板块交给专业团队,他们清楚每亩草地的核载量,清楚马应该怎么养好,交给他们我们很放心。」

采访前两天,科尔沁草原上刚刚举办了一场牧野分享会,以天为幕,以地为场,众人围成一个圆圈,中间升起篝火。这场晚宴的灵感是来源于贝尔加湖畔的原住民——布里亚特人的婚礼仪式,沉没的蒙古族,用古老的仪式在草原里纳福迎喜,「每个人都很快乐,都在探讨来到草原后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宿集开业后,我就很少去了,因为我已经在下一个目的地的路上了。」夏雨清笑着说,「我这几年的生活方式,就是不断去发现新的目的地,我会去现场看推荐的项目地,那个地方能不能建房子,或者有没有房子可以改造。」

这才是武侠小说里的场景,本是城市夜归人,忽而江湖远行客,各色景色、人马都在世界里自由穿行,在大漠看落日长烟,草原里枕风吹麦浪,戈壁穿过星河浮沉,直到找到一间客栈,拉开里面的人生喧哗,「掌柜,来间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