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清官,敢于直言犯上、为民请命,被老百姓称为“青天”。在演义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位好汉班下听差,上斩皇亲国戚、贪官污吏,下惩刁民恶霸,甚至于还能到“阴曹地府”断案决狱,总之没有他不能伸的冤。
在封建社会,像包拯这样一个为百姓拥戴,屡屡犯上、得罪皇亲国戚,既留得一世英名,且又仕途平坦,权倾朝野,连皇帝都对他敬重有加。那么包拯为什么在百姓中的声望那么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断案英明,避免冤情
北宋仁宗天圣五年,29岁的包拯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实职为知县。后来父母病故,包拯回家为双亲守孝,之后又出任扬州天长县知县。这一年,他已经接近40岁了。
担任天长县知县的第一天,就有一个农民牵着牛来衙门告状,恳请包拯为他找出割牛舌的盗贼,包拯看着满嘴淌着鲜血耕牛,若无其事地说:“耕牛已经无法再耕田了,你回家把耕牛杀掉吧。”
这个人不明白包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说:“大人,我的牛让人割去舌头,够倒霉的了。你再让我把它杀了,这可是犯法的。”
虽说农民不明白包拯的用意,但早已耳闻他断案如神的威名。于是,回家照办,将牛杀了。其实,包拯设下的是“引蛇出洞”的圈套,他要等割牛舍的人自动跳出来。
果不其然,这时有个人跑来控告农民私自杀掉耕牛,包拯慢慢说道:“你割了人家的牛舌头,反而来控告人家?”这个人一听,顿时哑口无言。包拯命人将其拿下,这个人又惊又怕,只好从实招来,乖乖束手就擒。
像这样很多的冤假错案,在包拯这里都得以昭雪,所以百姓开始称呼包拯为“包青天”。
不畏权势,敢惩大奸,为民做主
包拯一直坚持“但行正义之事”,无论成败,自己都能问心无愧。包拯为官,处处以百姓利益为重。
仁宗晚年贪恋酒色,不理国事,每天只知道宴饮享乐,后宫藏着无数美女,只要高兴,赏赐动辄数以万计。张尧佐摸准了仁宗的脾气,极尽巴结献媚之能事,为仁宗广搜美女,遍寻山海奇珍,变着法儿地讨仁宗欢心。
张尧佐是仁宗贵妃的伯父,这个人没什么真才实学,却极善投机钻营,特别是最会讨好皇上。在仁宗高兴时,还不失时机地谈几句“治图方略”“用兵之道”。这把把仁宗哄得不亦乐乎,仁宗一高兴,就封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等要职。
包拯联合群臣极力进谏,恳请皇上收回成命,仁宗不听,反而夸张尧佐是个人才。张尧佐一见有人撑腰,于是四处散布谣言,说包拯此举是出于对他的嫉妒,一些大臣胆小怕事,慑于张尧佐的淫威,不敢再言此事。可是包拯却不为所动,连续上本弹劾此事,由于包拯的力谏,仁宗怕群臣不服,迫于舆论压力,最终免去了张尧佐的官职。
同时规定一条:凡是后妃家庭成员,今后不得担任军政要职,杜绝了外戚专权的源头。
他任开封府府尹时,原来百姓有冤要诉,须把状纸交给“门牌司”,再由他们收转。这就给有些人向百姓勒索钱财的机会。
包拯洞悉其中弊端后,撤销了“门牌司”,要申冤的百姓可以直接到开封府的大堂上投递状纸,避免了老百姓有理无钱也能申冤雪恨了。
开封城是北宋的京畿重地,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遍布,所以,开封府尹的官最难当。
开封城里有一条惠民河,是由江南向开封漕运粮物的重要航运。因此,吸引了许多达官显贵,他们把风光秀丽的惠民河当风水宝地,纷纷在此修建府邸。
然而,惠民河两岸原本居住的平民百姓,全被挤到了低洼地带。如果遇到雨天,河水泛滥,两岸百姓房屋全都被淹,惠民河成了一条“害民河”。于是,包拯决定去堤开河,彻底整治惠民河河水泛滥的问题。
消息传出,两岸的达官显贵反应:是量他一个小小知府,也弄不出什么名堂来。但包拯不为所动,决心一查到底。他对同僚说:“包某为民兴利,为国除弊,何惧之有?”
包拯知道这些达官显贵不好惹,一定要抓到确凿的证据,不然就很可能被反咬一口。便从审验这些地契查出了突破口,原来有许多是伪造的,这下包拯心里有了底,便下令把私自建筑的堤坝和花园统统拆毁。
同时把名单报到皇上那里,请求严厉制裁这些人。这一招果然好使,没有谁再敢闹事。
“七弹王逵”是包拯又一著名的弹劾案。王逵是仁宗面前的红人,曾任湖南、江西、湖北等地转运使。每到一地,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许多百姓被他逼得逃往深山,人们对他恨之入骨,就把他的名字刻在木偶上,时时鞭打以发泄心中的愤恨。
当王逵调走时,百姓们张灯结彩聚会庆贺。王逵虽是巨贪,由于他经常把搜刮来的钱财分一部分进奉给朝廷要员。一旦有人告发,王逵联合其他人诬陷。洪州知州卞威因看不惯检举王逵,被捏造罪名逮捕卞威下狱,并且株连五六百人。
包拯屡次上书弹劾王逵,由于王逵交际广、行贿多,不久又官复原职。包拯得知,第七次上书,痛斥王逵作恶多端。由于包拯的据理抗争,仁宗最终罢免了王逵,赶出朝廷,永不录用,为民除了一大害。后来,包拯七弹王逵的故事被编成评书或戏剧,在民间广为流传。
包拯不畏权贵的忠肝义胆,源自他的廉洁奉公、坦荡无私。
不惧流言,上书言事,改革弊政
“蹊田夺牛”事件,包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流言攻击,就连正直渊博的欧阳修也对包拯多有微词。
这件事的主角叫张方平,张方平才智超群,是当时的天下奇才。出仕后,他曾上《平戎十策》言破敌之道,亦曾奏免横赋40万,减铸铁钱10余万缗。任三司使时,张方平上“十四策”以论国事。仁宗接到他的奏章,一直看到半夜,对他赞不绝口。
但是,张方平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在三司使任上,倚权仗势巧取豪夺。有人上奏给仁宗,但没有得到回应。包拯知道仁宗有意袒护张方平。他上书弹劾:“张方平上不兢兢业业为朝廷尽忠,下不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反而倚仗权势聚敛财富,用皇上所给的权力谋取私利,这样的人不配做官!”
仁宗听后,觉得有道理,罢免了张方平的官职,改由宋祁代之。谁知包拯还是不答应,他以宋祁昏聩无能为由,请皇上再换能人继任,结果刚刚上任的宋祁也被罢免。
这下宋仁宗为难了,生气说道:“你看别人都不行,你来干。”包拯并未推辞,慨然从命,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兼任了三司使。
对此,欧阳修很有些看法,觉得包拯奏请皇上罢了张方平的官,这惩罚已经够重了,他还贪恋三司使的肥缺,这就有点过分了。
此次,生性耿直的包拯并未前去找欧阳修理论,而是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蹊田夺牛”之事到底是包拯秉公从事,还是耍弄权术?只有留待后人评说了。不过,从包拯的为人、地位和他做官的原则看,该不会贪恋这一官半职的。
其实,包拯是否觊觎权位,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任上做了些什么。《宋史》记载:包拯在三司使任上,廉洁守法、秉公办事。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包拯特地设置榷场进行公平买卖,百姓得以免遭困扰。
因此,即使包拯有如欧阳修所指的有巧取权位之嫌,从客观上看,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包拯为官始终以关心天下百姓疾苦为己任,因此做了许多有利于百姓,当然也有利于国家、皇权稳定的事。
在政治上,包拯主张整顿和改革弊政,建议裁撤冗官,改革选人用人制度。北宋仁宗时,授官制度极其混乱,官僚机构庞大臃肿。皇族皇室还在襁褓之中,就可以授官。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家族可以授官,文武官员中地位高的家族亲属可以恩荫授官。
此外,如遇荒年,地主肯开仓出粮出钱,也可以授官;甚至朝廷可以公开卖官,出钱六千贯给予簿尉官,出钱万贯给予殿直官等。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北宋冗官成灾的问题。
在经济上,包拯一方面主张压缩开支,一方面主张不能苛剥平民。此外,包拯还主张方田均税,严格丈量地主豪强的土地,防止他们偷税漏税。可见,包拯的经济主张和措施的确利国利民。
包拯把老百姓视作国家的根本,认为只有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不受贪官污吏欺压了,国家才能富强,才能太平无事。如果过分榨取,使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会导致民心不稳,动摇封建统治。
直言不讳,不怕冒犯天颜
包拯为后世所歌颂和怀念,不仅是由于他当时为人民做了好事,还有他的道德品质。
包拯为人刚直,敢于忠言直谏,从不趋炎附势。在皇帝面前,包拯从来都是直言不讳,不怕冒犯天颜。
为国本之事,包拯曾冒死进谏。他上奏说:“太子之位空悬太久,天下人都很担忧,陛下迟迟不立太子,这是为什么?”
仁宗说:“你想让谁立为太子呢?”包拯说:“陛下问我想让谁做太子,这是怀疑我啊。我已年届70,又没有儿子,并不是谋求好处的人。”
仁宗皇帝高兴地说:“我会慢慢考虑的。”由于包拯“有直节,著在朝廷”,对包拯的提议,“朝廷多施行之”。
包拯这种刚正不阿的大无畏气概,不仅受到当时百姓的仰慕,也使一些有正义感的官吏从内心感到钦佩,欧阳修称他“天姿峭直”,连仁宗皇帝也格外尊重他的意见。
嘉祐七年,包拯去世,享年63岁。包拯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闻听他去世的消息,“忠党之士,哭之尽衷,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
包拯的逝世,仁宗悲痛不已,派专人护送其灵柩到合肥,安葬于合肥城东五十里大兴集。包拯一生不谋私利,廉洁爱民的品格。因此,后人称包拯为“真御使中丞”。
写到最后
很多人对包公的最初认识,多是从戏文或是评书一类的公案小说或民间传奇中得来的。在这些演义中,包公一副黑脸,是一个为百姓申冤的清官。因而,中国百姓赋予包公这许多传奇色彩,并不奇怪。不过真实历史上的包拯也是如此,他敢于直言犯上、敢于惩大奸、除大恶;能一心为民、忠于国家。在封建社会,像包拯这样一个为百姓拥戴,屡屡犯上、得罪达官贵族,能够声誉日隆,晚年得以善终却不多见。
举报/反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