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工以后,林徽因认为碑文应该用楷体来写,但具体由谁来写犯了难,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说:“周总理的字苍劲雄伟,刚劲有力,有如颜碑,风格端庄凝重,可以问问周总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座意义非凡的建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落成。

这个建筑通身由花岗岩和汉白玉制成,高约37米,占地三千平方米,雕刻了近代无数中国儿女浴血奋战的历史。

它就是由毛主席亲自奠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中国的近代史,几乎是血与泪铸成的悲壮历程,今天的和平和繁荣都是前辈奋斗出来的结果。

1949年,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全体代表通过了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决议。

这样的决定既为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又能够让生者铭记历史带来的经验,对奋斗出来的未来充满希望。

为了能够修建出一座宏伟气派的纪念碑,中央成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

委员会的成员有不少当时富有名气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大家群策群力,都想着交出一个让人民满意的作品。

然而,这样工程庞大并且被寄予厚望的一个项目,注定要历经不少波折。

仅是挑选一个合适的建筑设计方案,大家就花费了不少时间。

为了让纪念碑能够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向全国建筑单位及学校征集了纪念碑的设计稿,这其中也包括海外华侨的参与。

消息发出之后,征集来的设计方案稿全部加起来足有二百四十多件,可见社会对兴建纪念碑的热情和支持。

设计稿好不容易确定下来,在其他细节上大家又犯起了难。

尤其是“碑文应该由谁来写”这一问题,商讨之后难以抉择。

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林徽因认为楷体工整严肃,非常契合纪念碑整体的气质,因碑体的文字应当用楷体最合适。

擅长楷体的书法大家倒能找到不少,但是由谁来写最具有特殊意义呢?

这时候委员会主任彭真想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不如就让周总理来写吧!”

此话一出,大家纷纷赞同。

周总理的书法字如其人,既拥有大气洒脱的落笔,又不乏端正温润的气质,由他来撰写碑文再合适不过了。

最终委员会确定了纪念碑正面由毛主席书写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则由周总理撰写楷体碑文,内容依旧是让毛主席来起草。

这份方案提交上去之后,周总理对待此事十分重视。

他感慨自己忙于政务,已经很久没有练习书法了,这个任务对他来说还真“有点难度”。

为了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周总理每天早上都会特意抽出来时间练习碑文内容,有时候太忙了,就在晚上睡前抽时间练习。

周总理严谨认真的性格体现在方方面面。

仅一百多字的碑文,他前前后后写了四十多遍,才选出了让自己最满意的一副。

当他把这幅字交到委员会工作人员手中的时候,还谦虚的表示“如果不满意的话,我可以重新再写。”

这件小事体现了周总理认真严谨的个性,同时也看出来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背后是无数负责人的努力和心血。

正是因为大家的精益求精,这座宏伟壮丽的纪念碑才能够久久矗立,成为充满民族风格和特色的历史性建筑文物。

兴建人民纪念碑是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决定,这表示着中国人民不曾忘记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同胞。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奋斗和鲜血换来的,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不断前进,最终完成祖国的伟大复兴。

资料来源:宝鸡政法

毛泽东起草的碑文,为何由周恩来书写?为何写了四十多次——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