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关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数据显示,国家大基金三期于5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达3,440亿元,超过国家大基金一、二期的总和。

而在此前,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其中,“建立培育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是重点之一。

那么,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国家大基金”这个“大基金”与普通的公募基金有什么区别?国家大基金三期的成立,将给市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一、“国家大基金”迎来第三期,此“大基金”非彼“基金”

需要指出的是,国家大基金与普通的公募基金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首先,国家大基金的成立,是为了支持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不直接向个人投资者开放。

其次,国家大基金专注投资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旨在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能力,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国有企业以及其他大型企业。由专业团队管理的国家大基金,其对外投资关注产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的构建和技术创新。

而普通的公募基金,其投资目标多样,由基金公司管理,以资产增值为目标,且其资金来源主要为个人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不向个人投资者开放的国家大基金,其成立对市场有何影响?

主要投资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企业,是国家大基金与普通公募基金的一个显著区别。

国家大基金的对外投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半导体行业的整合和重组,推动这些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国家大基金对集成电路产业、半导体行业的重视和支持,或可以在前两次国家大基金成立后行业指数的变化中“略见一斑”。

在2014年9月及2019年10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大基金一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大基金二期”)分别宣告成立,注册资本分别为987亿元及2,041.5亿元,募集资金分别为1,387亿元、2,042亿元。

2014年9月,在国家大基金一期成立后,当月内,半导体精选指数的涨幅超过12%,且在之后呈现出持续上涨的态势,从2014年9月末的4,621.94点上升至2015年6月末的7,425.06点,且曾在2015年6月升破万点,达10,922.39点。

国家大基金二期成立后,半导体精选指数也出现了强势上涨的情况,从2019年10月末的10,536.16点上升至2021年7月末的34,477.84点。

二、“国家大基金”不可买,可否借道公募基金布局半导体产业?

既然“国家大基金”不对个人投资者开放,那么对于想布局集成电路产业或半导体产业的投资者而言,可以“借”哪些“道”?

放眼基金市场,ETF、主题基金和指数基金,可能都是不错的选择。

首先,ETF上市交易,具有交易便捷、成本低、透明度高、风险分散、流动性好等特点,且其主要持有所追踪特定指数的成分股,投资者可以随时了解到基金的投资组合。

以鹏华国证半导体芯片ETF为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其跟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且力争将日均跟踪偏离度控制在0.2%以内,将年跟踪误差控制在2%以内。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日,按申万三级行业分类,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的前10大成分行业分别为数字芯片设计(申万)、半导体设备(申万)、集成电路封测(申万)、分立器件(申万)、模拟芯片设计(申万)、LED(申万)、光伏加工设备(申万)、半导体材料(申万)、军工电子Ⅲ(申万)、垂直应用软件(申万),权重分别为39.89%、17.24%、8.71%、5.65%、5.6%、4.48%、2.09%、2.09%、1.73%、1.4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言之,鹏华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所跟踪的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覆盖了芯片/半导体行业的众多子行业,或能够充分反映芯片/半导体行业的市场表现。

除了ETF,布局集成电路产业或半导体产业,投资者或还可以借主题基金、指数基金等不同的“道”。

例如,主题基金中,南方半导体产业股票发起A通过专业化研究分析,重点投资半导体产业主题相关证券,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指数基金中,易方达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发起式A追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通过紧密跟踪业绩比较基准,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

总而言之,国家大基金三期的成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及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半导体以及芯片技术的创新、增强市场信心。而尽管个人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国家大基金,但投资者仍可以在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后,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投资以集成电路产业或半导体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ETF、指数基金或主题基金,分享行业发展的成果。

免责声明:本研究分析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研究分析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交流、分享、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研究分析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研究分析,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本研究分析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本文源自金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