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小长假刚过,各位“刘亦菲”和“吴彦祖”都去哪里玩了呀?

其实也不用说,光看你们手中那散发着凡尔赛气质的手信,就知道了。这不,今天一早到办公室,新一轮的假日手信大比拼便拉开了序幕。

有人捎回了好看的瓷器,有人带回了蓝染手作,有人提来了一串新鲜出锅的粽子,有人拎回了一大筐刚刚摘下的水果,还有各个古镇上的鲜花饼、萝卜干、风豆豉……

不过,在众多的手信中,小都一眼就相中了一个竹编做的手机壳,它既比一般的手机壳精巧、轻薄,又比传统的竹编独特、有创意,在颜色上还做了渐变,看着就像油画似的,让人爱不释手。

在这手机壳旁,还摆着一杯刚泡出来的枇杷茶,小都一尝,那果香蜜韵,一下子就脱颖而出,让人忍不住马上请求连麦它的产地。

这一问才知道,两件让小都被“种草”的礼物,竟然都是来自崇州非遗项目,带回手信的朋友偷偷告诉小都,最近崇州的非遗项目可不一般,频频亮相国际咱眼前的道明竹编刚刚参加了国际大展,枇杷茶更是以200克3.1万欧元的天价在一场慈善拍卖会上成交。

那么,崇州的非遗文化凭什么从国内一路火出了国外,圈粉了一大波全球成都粉?来,跟着小都来一个深扒。

01/

“圈粉”国际:

道明竹编的巴黎奇遇

如果你关注非遗文化,那一定对上个月在法国巴黎拉开帷幕的“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有所耳闻。

在这场世界级的文化盛会上,200件来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精品佳作纷纷亮相,其中,包括30多位中国非遗大师的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思进

小都便被其中一件名为“竹编花镜”的作品深深打动,它出自崇州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思进之手,以古典的美学形象与精湛的技艺,传递着来自“竹编之乡”的智慧和匠心。

这件作品,无疑让在场的海内外朋友都看到了属于道明竹编的魅力,而要深入了解这项工艺的文化与历史,我们还是要回到那个世外桃源般的道明竹艺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州,古称蜀州,自古便有“蜀中之蜀”的美称,而来到道明竹艺村,更是瞬间进入了一个竹的世界。南宋诗人陆游曾赞这里的风景“冷翠千竿玉,浮岚万幅屏”。

而今,走进这个村落,遇见的是全新的面孔:入选威尼斯双年展的建筑「竹里」憨态可掬的「运动熊猫」各种散落在村落里的竹编大型艺术装置创小店里的竹编手工艺品……都在向你展示着道明竹编的深厚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惊叹的是,这个使人一见倾心的工艺竟拥有2000年悠久历史,资料显示,早在公元5世纪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就掌握了经纬交错的技艺,到了清代,正式成为一种工艺。

发展到今天,道明竹编已经有立体竹编、平面竹编、瓷胎竹编三大体系,150个大类,近千个品种。如今的它,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思进

当然,小都最爱的便是它那种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装饰艺术等各个场景的日常性,可谓既兼具颜值与内涵,又超具实用价值。

更令人惊喜的是,伴随着乡村振兴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带来了新的活力,比如,近两年在社交平台上圈粉无数的道明竹编新生代传承人、95后张定娟,便以年轻视角为传统技艺注入了新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明竹编新生代传承人、95后张定娟和她的作品

在她的巧手之下,竹编变成了色彩斑斓的手机壳、时尚的首饰、高定款背包,并与诸多国际品牌联名,实现了跨界创新,增强了新一波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诸多的实践之下,道明竹编产业化新篇无疑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单,仅以2020年的数据为例,产业创收便超过1.3亿元,“卖竹编”卖出近36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9亿元,网红打卡地竹里、第五空间、竹编艺术坊等更是俘获了一大波国内外粉丝的青睐。

更值得一提的是,道明竹编近年来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盛会和活动中也成为一张彰显成都文化的靓丽名片。

不仅产品销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不凡的经济成效,还在国际上获奖无数,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窗口

02/

“对话”世界:

枇杷茶的一缕芬芳

巧合的是,就在道明竹编作为中国非遗文化蜚声法国巴黎之时,来自成都崇州的另一项非遗项目——枇杷茶,也在异国他乡掀起了新的热度

时值中法建交60周年,“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于巴黎闭幕,200克崇州枇杷茶“竹里斜阳”在慈善专场拍卖会上最终以3.1万欧元(人民币24万余元)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市枇杷茶技艺非遗传承人、成都工匠马艳进行中国茶道表演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一同品鉴,即刻被崇州大地的一缕饱满芬芳所征服,纷纷献上热烈掌声。

竞拍者在饮茶时,以“仿佛在欣赏一幅历史悠久的画卷,又像是在品味一首美妙的诗歌”给予其盛赞,随后,这场轰动不仅获得了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媒体《欧洲时报》的整版报道,同时,还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重量级媒体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枇杷茶到底是什么来头?到底是怎样的茶香才能获得如此赞誉?

或许,我们可以将眼光投向神秘的北纬30度,这条纬线不仅贯穿四大文明古国,诞生了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也孕育了枇杷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州,自古以来便是唐宋八大名茶产地之一,我们今天喝到的枇杷茶,大多来自于略低于中国野生大熊猫栖息地、海拔900至1400米的龙门山脉中段,文井江镇境内的龙门山脉存有千年枇杷茶树10余株,百年以上枇杷茶树1000余株,被誉为“中国枇杷茶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枇杷茶,你可能会联想起这两天依然在水果堆头里冒尖的枇杷,但枇杷茶却不是枇杷做的茶,而因形似枇杷树叶子得名,其中又以大叶枇杷茶最为珍贵。

作为我国稀有的独特茶种,枇杷茶曾作为“龙门贡茶”,崇州曾以“崇庆”为名,清朝《崇庆州志》中就曾提及:“枇杷茶高一丈,二丈,叶粗大,名粗毛茶,近有取其嫩尖充普洱者,味亦颇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枇杷茶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它的稀少,还因为它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降燥的功效,当时的人们喝枇杷茶还颇为讲究,总喜欢搭配着美食和风景食用,而如今,穿越千百年时光,枇杷茶又因一缕饱满芬芳,再次走向世界。

03/

以竹为媒,以茶会友

“崇州造”何以走出国门?

凭借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道明竹编与枇杷茶一方面连通古今,代代相传,另一方面也链接中外,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桥梁。

然而,于拥有4000余年文明史的崇州大地来说,文化的丰富性远不止于此,目前,崇州拥有29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除了道明竹编与枇杷茶,还包括怀远藤编、怀远三绝制作技艺、街子汤麻饼制作技艺、金鸡风筝扎制技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饱含崇州特色的产品从成都走向世界,走出国门也绝非偶然,这离不开崇州市商务局一系列的策略和举措。

解锁展会,相遇“崇州造”

我们总是能在各大展会上与各种“崇州造”相遇,这不仅包括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消博会四大国家级展会及国内重大展会,还包括一些国际展会和商务活动,以向世界各地友人展示崇州产品的独特价值。

重在体验,文化“活”起来

产品的推介不仅在于静态,更在于动静结合。这就不得不提到崇州市商务局协同文旅局在各地建立非遗等“崇州造”产品研学基地或体验中心,看得各位歪果友人心痒痒,忍不住亲自上手、动嘴,感受文化“活”起来的快乐。

资源整合,打造品牌IP

多方协同,将竹编和枇杷茶等“崇州造”产品作为纪念品推广,使之成为成都造产品系列的一部分,比如,在美国费城等开启城市推介会,以此走向国际。

政策筑基,赋能企业

为“崇州造”企业拓展、开发市场提供政策支持,组织企业代表团到海外市场进行市场调研、推广和洽谈合作,提供助益等。

开往国际,强强相联

与青白江国际铁路港“梦幻联动”,鼓励企业通过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拓展国际市场。与喀什等中欧铁路沿线重要节点加强合作,打造生产园区,申办建设成都造展厅,协同开展物流、市场拓展业务,增加产品出口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件变化无穷的竹编,可大可小,可成为建筑的主体,可作为巨型艺术装置,也可成为精巧的手作小物;一缕饱满馥郁的茶香,可盛下闹事的繁华,亦可追溯远方的“山林之味”。

当前,成都正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城市历史文化的包容性、多样性与现代化要素有机结合,为推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注入了深厚力量,那么,乘着这股东风,“崇州造”走向国际还有多少可能?

未来可期。

● ● ●

编辑丨小都

图源丨官方提供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 | 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