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宇辉曾在节目中坦言,“我是非常抗拒卖东西的,实事求是,我到今天都不享受这个工作”,另外,董宇辉称很反感这两个字,非常反感。你能够理解他吗?他这是教师风骨,还是对职业不认可?

01

当我第一次听到他说“非常反感卖东西”和“不享受这个工作”时,我挺理解他的,这不是我们很多人内心的写照吗?

虽然网红的影响力,可以改善他的经济条件,但是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他人生全部或者最终目标。

董宇辉身上透露出的是一种教师风骨,他之所以反感被称为“网红”,大概是因为这个词汇过于浮华,而他可能更希望人们看到他的专业和知识,而非仅仅是一个网络上的红人。

直播带货这个行业,看起来很风光,实际上压力很大的。每天都要面对镜头,推销产品,有时候还得忍受各种评论和质疑。这对于一个原本可能更习惯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红是非多”,他之前不就因为各种奇奇怪怪的热搜,把微博清空了吗?

董宇辉的坦率,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一个有情感、有思考、有困惑的互联网从业者。他的反感,或许正是他对职业尊严和个人追求的坚守。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还能不忘初心,已经非常难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类似的话,马云也说过,马云的话是我不在乎钱。现在来到了董宇辉这里,变成了“非常抗拒卖东西,很反感网红这两个字”。

大家可以说他们又当有立,装十三。

但是人家有这个权利。钱和名声,本质是一样东西,你没有的时候,说啥都不会有人在乎。我觉得董宇辉在没有成名之前,也应该表达过自己讨厌网红的意思。可惜那时候没有名字,大家不会在乎他说了啥。

现在呢?董宇辉走红了,而且成为了顶流。他说的话,变成了娱乐边角料,放个屁都是香的,所以很容易被大家热议。

我觉得董宇辉说的这话,肯定是真实的,当初就是个老师,因为公司要倒闭,生活所迫,做了直播,成为了网红。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件事本身,就是生活所迫啊。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一个古代的才女,生活所迫,去青楼卖艺,由于独特的风格,成为了名动京城的偷拍,赚了很多钱,在外界看来非常成功,还结交各种权贵。

但别忘了,这个才女,一开始就是生活所迫,才去青楼的。

同样,董宇辉最享受的,还是做一个老师,而因为生活所迫,去了直播,成为了大家熟悉的顶流,钱赚了,名气也有了,不代表他享受。

所以董宇辉这话,没有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董宇辉是懂网民情感的,他很理解网民的情绪。

他这样真实的情感表达与心绪流露,想让人不理解都难。

他这样的网红超越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程度之后,说出来的心里话,你会认为这是之前大名人所说的轶事。

他由些表现出来的老师风骨,正是一般普通网红所没有的。

比如,高尔基回忆契诃夫:半夜了,天很冷,契诃夫打电话:“请你来一下。”“什么事?”“我恋爱了。”高尔基去,哪里是恋爱,只是与他谈谈,走走,然后说:“你可以回去了。”

契诃夫还教高尔基写作。怎么写作呢?契诃夫说:“下雨了。”就这样写。

董宇辉说的是大实话、大白话,这正是我们普通人在群里很少能看到的真实。

董宇辉抗拒卖东西,不享受这些,更加映衬出他对自己客户的内心敬重,牺牲自己的喜好来投客户的所好,恰恰是绝大多数人应该具备的但又容易抱怨所在。

他这样子说出来,把自己的身份降下来,甚至内心希望大家伙称他为下岗老师。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这是“见人低三级”的白描手法再现。更是让你觉得他句句是实话,字字入心田的话。

想要反感,还真难。叫你如何好意思为难他。

杰克•韦尔奇说:“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会!”

6月份我们将走进华为海尔&海信比亚迪&欣旺达阿里巴巴华润集团等多家企业参访交流学习。

咨询电话:18511456825(同微信)马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