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讨论《看不见影子的少年》之前,有必要先聊一个事。

对一部作品而言,故事与人物,哪个更重要?

答案显而易见。大多佳作,一定是人物更重要。

譬如为什么爽文爽剧给人的印象都是看过即忘,毫无印象?一大原因,便是它们只有情节堆砌而毫无人物塑造。

只有人物是能够永生的。搜寻我们的记忆不难发现,哪怕故事已经淡出记忆很久,但其中的人物仍会在脑海里熠熠生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固然《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厚积薄发的精妙故事被观众们津津乐道,但更触动我的,却是剧中每一位真实到恍若站在我面前的人物。

很多编剧在创造人物时常陷入一个误区,抱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态,净把人物把猎奇、怪诞上引,以此来达到吸引看客眼球的目的。其问题在于只顾给角色疯狂贴标签,却从不考虑角色的这些性格特质从何而来,好像坏人从娘胎里出来就是坏人。

《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的出现,便如教科书般,向观众展示了什么叫做好作品的人物塑造。

当然了,好的人物之前,它首先有一个好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不见影子的少年》不是那种上来就对观众一通信息大轰炸,恨不得把所有噱头都搬上来的快节奏作品。

它走的是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的路子。在当下这个影视环境,除非对作品质量有极大信心,否则少有人敢这么玩从目前剧集的呈现效果来看,它确有这个资本。

故事越往后看越让人心惊。待壳子层层褪去,真相显现之时,对现实洞见之精准,对人性剖析之狠辣,是会让人产生脊背微微震颤的快感。

由一场拐卖案开局,到三个少年失踪。从冒名顶替身份,到身陷囹圄全国通缉。以为是鸠占鹊巢,实则是羊入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拐卖不只是拐卖,失踪岂止是失踪。横跨十数年的时间里,由多个家庭的悲剧,引出故事背后对人性的解码和追问。

由于戏剧结构的问题,请原谅我不能以剧透的方式去揭秘剧集故事的精妙。

宝藏,必须留给观众自己去挖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前文所言,相比这个如蛛网般的犯罪故事,剧中那个个血肉饱满的人物才最是精彩,让人触动。

编剧一直踏踏实实地践行着一个标准:每一位角色的行事,凭的都是自身强大的内驱力。

换句话说,角色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样子,其所作所为,不是编剧想一出是一出,而是由角色的经历和内心的驱使导致。

他们的行为动机,都可以在过往经历中找到最合理解释。

王士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儿子豆豆在五岁那年走丢后,自此他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日后多年,但凡碰到与小孩子有关的案件,他总会第一时间倾向于拐卖案。

失踪的少年三年后自己冒了出来,看着他们家人团聚的温馨场面,本该是高兴的事,王士涂在一旁看着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他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如果孩子能自己回来,为什么回来的不是我的孩子。他一度对走丢的孩子能自己回来这件事产生怀疑,认为孩子回来得蹊跷,并将其当犯罪分子一样盯着。

孩子身份查清之后,他反倒是松了一口气。也不再揪着不放,只要孩子不干坏事,其余的往后再说。

随着交往渐深,他甚至发现这个孩子与豆豆有着些许相似。

潜意识里,这个曾经的父亲,不经意间就会将其代入自己儿子的角色,会想照顾他,相信他,拯救他。

小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打小在贼窝长大的可怜孩子,哪里见识过什么家庭的呵护,亲情的关爱。阴差阳错来到金家之后,他知道眼前的温暖不属于自己,他也明白于他而言这不过是一场梦。他叫着陌生的男人“爸”,喊着温柔的女孩“姐姐”,以及那个眼神的爱意便足以融化他的妈妈。他多希望自己就是边杰。

这个从小没感受过多少爱的孩子,就这么沦陷在金家对他的爱之中,并不吝将自己最大的爱意回馈给他们。

所以他怕,怕那些小混混破坏他现在的日子,于是看见他们扭头就跑。

虽然怕,但危险真来了他不会跑,而是挡在姐姐面前,这是爱。宁可离开家里从梦中醒来,也不愿他们受到伤害,临走还要为每个人准备礼物,这也是爱。看到母亲走失的新闻就立刻赶回来,这更是爱。

包括两次留下的纸条,无一不代表着小七对这家人那谨小而又赤诚的爱。

金满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绝不怀疑他对边美珍和女儿的爱。金满福本该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

他爱家人更甚过爱自己。

他早就知道小七不是边杰,但仍愿意认下他,抚养他,哪怕把自己拼搏了半生心血的厂子交给这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他也毫不犹豫。

金满福只求,这个孩子能安稳待在家里。

只要能保得妻女平安幸福,他自己怎么着都行。

这样的男人,在那个雨夜干出那样的事,在意料之外,但绝对在情理之中。

还有金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是重组家庭的姐弟,但两人自小生活在一起,金燕早已把边杰当成了亲弟弟。边杰翻箱倒柜要离开家的那个雨夜,作为姐姐的她,仍一心想着为弟弟解决问题,想成为弟弟的依靠。

全剧第一次的感动,也是金燕给予我的。

她带着失踪三年后回来的弟弟去买鞋,看到一双样式认为弟弟应该会喜欢“你看这还有个小熊呢”回过头看着弟弟陌生又熟悉的脸,她怔道“你现在长大了,太幼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三年过去,她也仍记得弟弟的喜好,弟弟如今长大了,可姐姐潜意识里对他的记忆,却仍停留在三年前。被偷走的三年时光,该让谁赔?

尤其还有当年那场意外的发生,更加深了她对弟弟的愧疚与爱。

于是她对这个弟弟特好。

好到即使弟弟已经比她高半个头,面对危险时她也要将弟弟护在身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到分明都知道这个人不是弟弟,她也禁不住对他好。

好到哪怕他成了通缉犯,她也敢塞钱帮他逃跑。

难得的是,剧集不仅对几个重要角色倾注心血,连配角们也都践行着“内驱力”的标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杜一

起初我只当他就是一个流里流气的烂仔,工具属性偏多,导演该不会留什么篇幅去刻画他。

他与父亲起了争执,对父亲嘶吼着“小时候我妈跟人跑的时候你在哪儿啊,小时候别人揪着我的六指,让我跪下来叫爷爷的时候,你在哪儿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至此刻,我才醒悟,原来他也不过是一个刚成年不久的小伙子,一个没有感受过母爱,被人欺负也没有父亲保护的孩子。

他的童年下了一整场雨,却始终没有一把伞为他遮挡。

只一场戏的功夫,观众就理解了他的所有偏激与冲动。

王士涂、小七、金满福、金燕、杜一,包括王帅的妹妹、老杜头、警察秦勇等等。甚至是庆爷,对小七的愤恨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细品味剧中每一位角色,他们都有着强大的内驱力,从而被赋予了真实的底色。

一个好的故事靠的是巧思,是灵光一现。一群好的人物则靠的是诚意,是下苦功夫。

为每一位角色赋予血肉,让他们从干瘪到丰满,是件极费时间精力的事。

在这件事上,《看不见影子的少年》显然诚意十足。

最后,还想聊聊有关每集结尾的寻人启事。

我特别留意了下,启事里孩子的失踪年限基本都在二十年以上,最长的一位失踪已经距今三十四年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外人看来,这样长的时间,似乎已经再无找寻的必要了。

但事实是,如今这则启事能被我们看到,就说明他们的家人仍没有放弃,仍心存希望。哪怕可能只是莹莹之光,他们也仍在黑暗中向往着这丝光明。

《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的创作者们,骨子里也是有着一些理想主义在的。

所以他们甘愿把这些似乎早该被忘却“陈年旧事”展现出来给观众看,和这些家庭一起保留一份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相信每一位看到这些信息的观众,也都会心留善念,祈祷他们能早日团聚。那一刻每个人都是莎士比亚,坚信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一如剧名,希望每一位看不见影子的少年,都能被光照到,可以站在这片蓝天之下自由呼吸。

愿世间,再无看不见影子的少年。

商务/阿乐(微信:pachongsw1)
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