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笺聊人生

小时候,只要一到农忙季节,所有亲戚都来帮忙。

舅舅更是住到我家里,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天擦黑才回家吃饭。

那时候和舅舅、姑姑、老表们的关系都很好。

后来,长大后,慢慢的就各奔东西,在城里安了家,距离是越来越远。

时光荏苒,现在已经奔五的年纪了,联系早就没有了,虽然都有各自的微信,可是,谁都不肯先“吱一声”。

这亲情,终归是越来越淡了。

每到我所在城市的“花会”期间,偶尔,接到一两个亲戚来赏花的信息,我都不敢多说一句话,恐怕住到我家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亲戚即使再多,也终究成过客

父母那辈人总是很执着的维护亲戚感情,就像我的老父亲,逢年过节,都会给所有的亲戚打电话。

有父亲的姑家、姨家的老表们,有外甥、外甥女们,还有外甥女的孩子们。

总之来说,只要父亲想得起来的,都通通打一遍。

用父亲的话说: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以后指不定能用得上呢。

直到前年,弟弟因为出了一场事故,需要急需用钱。

把亲情看的特别重要的老父亲,实在没办法了,挨个的给这些老表、侄子、外甥们打电话借钱。

能接给父亲钱的,寥寥无几,甚至有的压根就不接父亲电话。

更可气的是有一个堂哥,他把父亲借钱的话语,录音了下来,做成了视频,在大家族的群里播放。

《增广贤文》中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简短的两句话,道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人一旦受穷,血缘再近的亲戚也会躲的远远的。

过年时,偶尔的相聚,也都是“吹嘘”一番,好像都生活的很好似的。

老一辈人都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舅舅去世五年了,那些表哥们也慢慢的不再和我们联系了。

稍微远一点的亲戚,也不会登门拜访了,毕竟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已经不容易了。

亲戚,终究成了过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待亲戚再好,有的亲戚还会背地里说你闲话

姑姑家的女儿,也就是我表姐,去年国庆节的时候,说要来我所在的城市玩几天,还说住到我家,这样可以省钱。

我虽然有点不乐意,最后也点头同意了。

她来到我家时,打量了一番后,当着我的面说:你家装修的还像个样子,就是房子小了。

国庆节在我家住了六七天,我不但要加班,还要照顾她的吃喝拉撒。

好不容易把她送走,她转身对我那些亲戚说:她家房子可小了,日子过得也紧紧巴巴的。

家是一个私有空间,那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亲戚来这住,毕竟不方便。

有的亲戚,你拿他当亲戚,但是他未必拿你当亲戚。

有的亲戚来到你的住宿后,一边住到这里,一边又嫌弃你这不好,那不好,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亲戚再近,也得提礼品,本质上就是交易一场

这年月,不管回谁家去,都不能空手,多多少少得提些礼品。

春节,来看我父母的亲戚比较多,很大一部分,都是提着礼品来,来了之后,寒暄几句,也不吃饭,礼物一放,就又匆忙去下一家。

然后母亲就会把这些礼品归置到一起,标上记号:大姨送的、表哥送的……。

母亲这样做,就是为了过段时日,再回这些亲戚家的时候,以同等价格再去购买些礼品还回去,再或者,拿这个亲戚的礼品送另一个亲戚的,也是同等价格。

你看,

就连老人都知道利益关系,

都知道不能占亲戚的便宜。

礼品你送给我,我送给你,就像一场等价交换一样,谁也不吃亏,谁也不占光。

因为亏谁都不想吃,毕竟是花钱的,光谁也不想占,毕竟还得还回去。

亲人之间,也是一场利益交换,只有当共同获利时,彼此关系才能更长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血缘关系再浓,也有疏远的时候

我们常说:血浓于水。

以前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感情往往是牢不可破的,而现在,居然慢慢的变了味道。

我二妹,每年都要开车几百公里去给大娘过生日。

而父母七十多岁了,二妹没有给他们二老过过一次生日。

前几天,二妹又开车几百公里给大娘过生日。

父亲知道后心里很难受,唉声叹气的。

小妹就发信息责怪二妹,二妹说:那没法,我就是看着咱大娘可亲。

其实我们都知道,不是二妹看着大娘亲,而是大娘家两个儿子,有钱,在当地也有点势力,二妹是巴结他们。

大娘每次来老家,二妹都让大娘住她家,她说她家空气好,殷勤的跑前跑后。

所以说,

没钱没权时,什么父母和儿女关系,都是瞎扯,更别提别的亲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亲戚,走着走着就散了,生活没了交集,没了利益,自然关系也就淡了。

过去是亲情维系着走动,现在是利益决定着交往。

年龄大了,往后日子屈指可算,和亲戚之间以心换心,平淡相处,做好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