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展览是近年来博物馆行业兴起的一种新的展览形态,在博物馆展览的策划方式、表现手段、内容构成等方面,综合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融合了线上线下服务,拓宽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与途径,更好满足了观众文化需求,逐渐成为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发展云展览。2016 年,国家文物局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旨在调动文物博物馆单位用活文物资源的积极性。2021 年,中宣部等九部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本文梳理了云展览的发展历程、概念、类型与特征,就“互联网 +”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云展览进行探讨。

一、云展览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逐渐应用在博物馆展览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创新传统展览方式,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发挥藏品的社会价值。云展览在中国发展较早。1998年,故宫博物院就提出建设“数字故宫”的口号。随后各博物馆开始建设自己的官方网站,在网站上公布展览信息,使用图片加文字的模式对展览进行介绍,开启了最原始的云展览形态。

21世纪初,各博物馆开始探索如何让观众足不出户在移动平台上就能沉浸式观看展览。通过使用数字全景、三维扫描、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实体展厅进行拍摄,再经过后期处理,将整个展厅制作成三维模型,观众通过使用移动平台,在虚拟展厅里根据固定路线漫游,沉浸式观看整个展览。这个阶段的云展览虽然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展示效果与观展体验有了大幅提升。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云展览质量并不高,大多是对实体展厅的复刻,没有加入额外的知识体系,观众无法获得深刻体验与深度知识,另外技术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线下文博展览资源供给受到限制,同时公众线上文化需求急速上升。为了让公众看到优秀的展览,享受不打折的文化服务,云展览成为唯一的展示方法,并快速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文物信息与互联网技术充分融合,利用互联网海量存储、无限互联、智能分析等技术优势,衍生出更多的展示形态,不再局限于实体展厅复刻,文物内涵也得到充分的阐释。在后疫情时代,如何立足本馆特色,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制作出差异化创新的云展览,最大发挥云展览的价值,是博物馆在新时期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对云展览的探索实践中,衍生出很多概念,例如“线上展览”“虚拟展览”“数字展览”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含义相近,只是侧重点有所差别,可以对应云展览的不同类型。目前学术界对云展览概念的界定还在探索中,没有确切的标准。可以说,云展览是互联网环境下文物信息集成与数据共享的平台,以虚拟交互、人际互动的服务方式向大众传播知识与文化。

二、云展览的类型

根据云展览的呈现形式与技术特点,可分为不同类型。黄洋将云展览分为图文在线展、实景三维展、三维虚拟展。赵卓将其分为孪生型、衍生型、独立型。毛若寒提出一种复合型的分类方法,分为两大类:一是复制型(依托实体展览),这一类又分为图文在线式、实景复刻式;二是重构型(依托数字资源),这一类又分为网页图文式、三维虚拟式。综合以上学者的分类方法,再结合近年各博物馆上线的云展览案例,笔者将云展览分为以下几种:

(一)依托实体展览

1. 图文在线展览类型。这种类型的展览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原始的,按照展览大纲将展览的每一部分内容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网页上展示出来,另外在重点文物旁边会加上简介与相关知识拓展,让观众快速浏览整个展览内容。这种类型技术较为简单,容易实现。也有博物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增加了更多与观众的互动和文物阐释内容。例如,上海博物馆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图一)按照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分类方法对董其昌作品进行展示,每幅作品都有基本信息介绍,还展示了与董其昌相同风格的其他作者作品与之对比。此外增加了“探索”模块,围绕董其昌生平活动,以社会网络关系和历史地理信息为立足点,通过知识图谱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与董其昌有关的所有知识进行整合,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了董其昌一生中创作、交游、人物关系等情况,帮助观众深入理解董其昌个人经历、文化成就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

2. 实体展厅复刻类型。这种类型的展览也被称作孪生型、实景复刻型,是最常见的一种呈现方式。通过应用数字全景、三维扫描、虚拟现实等技术,使用专业设备对展厅进行全方位的图像采集,再经后期拼接、三维构建、渲染等步骤,对线下实体展厅进行复刻,观众可以在移动平台上360度或720度沉浸式漫游观看展厅与文物细节。实体复刻类型的云展览真实还原了展厅现状,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下来,真正实现了让展览永不落幕。种类型的云展览是目前大多数博物馆所应用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各博物馆也在探索如何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沉浸式互动体验。

3. 线上线下互补类型。该类型的云展览通过对线下展览内容深入挖掘和整合,以可视化、游戏化等形式弥补线下展览所缺失的文物信息,为线下展览知识传播拓展了新途径,构成了线上线下互为支撑、互为补充的知识生产体系和传播体系。2023年4月18日,敦煌研究院官网上线了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 (图二)。综合运用高清数字照扫、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云游戏等游戏技术,生动复原了数字藏经洞百年前收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画面精度达到了4K影视级画质。进入游戏后,观众自由漫游在高清还原的藏经洞中,可以近距离观看石窟壁画细节和对文物的详细讲解。同时,还可以选择角色扮演,以第一视角“穿越” 到4个不同朝代,与洪辩法师等历史人物进行对话、互动,亲自参与到洞窟开凿、封藏万卷、重现于世、文物流散到再次聚首的全过程,沉浸式感受藏经洞的前世今生。此外,敦煌研究院的学者对涉及的文献、建筑、音乐等进行细致的考证,对还未发现遗址的三界寺进行三维复原,在虚拟世界中构建了一座符合历史特征的三界寺。

(二)不依托实体展览

不依托实体展览的云展览指的是脱离实体展览的限制,按照特定的主题,依托文物藏品数字资源,运用知识图谱、Unity3D、html、手绘、GIS 等技术手段,将文物信息进行“云”重构。脱离实体展厅的云展览,形式较为灵活自由,不拘泥于一定的格式。按照呈现的形式不同,又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 在虚拟空间中有展厅。按照实际的场馆应用三维建模、渲染等技术构建一个虚拟展厅,其中按照真实的环境设置灯光、展柜等设施。这种形式的云展览打破了藏品资源、时空的限制,将线下无法实现的展览,使用数字技术来实现。也可以对展览的各步骤进行虚拟仿真模拟,将展厅环境与展品的状态调试到最完美的状态。但这种形式的云展览更加注重展览的整体性,对文物的阐释比较缺乏。例如,2020 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线了第一个全数字化线上虚拟陈列展览“古意的生成——明清书画研究展”,采用3D建模、贴图渲染的方式,按照美术馆实际展厅的比例进行建模还原,营造了一个仿真的虚拟展示空间(图三),不仅在展台、环境方面高度还原,也提供了丰富的文物信息,避免了线下展览中展柜反光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发挥了线上展览作为一个小型数据库的作用。

2. 虚拟空间中无展厅。无展厅类型的云展览呈现形式更加灵活,不拘泥于展品的数量与展厅的设计,可以依托本馆藏品数字资源独立策展,也可以联合其他单位协作完成,以藏品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更有趣的形式阐释文物信息。例如,由腾讯科技开发的腾讯博物馆小程序推出了三维数字展,不设特定的主题,而是将几家博物馆的代表性文物集合起来,制作成三维数字展。可以720度旋转观看高清细节,并且将文物“分解”成不同结构进行详细介绍,还复原文物的使用场景,让观众具有更直观的感受。该展览中展示藏于河北博物院的西汉错金铜博山炉,呈现了香料点燃后,烟雾袅袅升起、环绕山峦的景象,观众可以真正体验古人在使用博山炉时的情景。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铜车马一号车,再现了御官驾驶马车奔跑起来的画面(图四)。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山西博物院在微信公众号上线了“大河上下·晋魂”黄河文化山西系列主题云展览(图五),基于山西博物院现有的数字化成果,以“晋魂”为主线,深挖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最初的中国”云展览中,从都城、农业、科技、礼乐四个维度揭秘陶寺遗址,通过三维动画、手绘漫画、三维场景复原、构建知识图谱、趣味互动、超链接等多种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例如,在第一模块“帝尧之都”中通过动画展示了陶寺城址地理信息和考古发现,在发掘遗址的基础上对城址进行了三维场景复原,并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有关帝尧相关的故事。此外,在增加展览趣味性、互动性的同时,知识延展也具有特色。除了云展览内容呈现的知识点外,重点文物都有知识拓展链接,还将有关的学术成果、专家讲座内容、学术论文等内容梳理、整合进行链接共享。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云展览在信息组织和生产方面具有无限关联性,可以脱离场地、展品数量等限制,让文物信息无限延伸,真正盘活了文物资源;在信息传播与观众体验构建方面具有虚拟交互性,通过沉浸式观展,近距离呈现文物细节,让观众以第一视角穿越到历史故事中,深刻理解历史文化;在博物馆展览与公众关系方面,具有自主创造性,观众通过公共网络深度参与到博物馆展览中,改变以往博物馆单方面输出信息的情况。这些特征构成了云展览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云展览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

三、对云展览未来发展的思考

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加持下,对云展览的策展、技术、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创新云展览形式,使云展览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让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得到有效的阐释与传播,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深入文物信息挖掘,加强对文物的研究。

对文物内涵的挖掘和对价值的定位才是云展览的前提,有足够的知识和数据储备才能实现对文物多样化、高水平的展示与利用。科学性、客观性是衡量博物馆展览的第一标准。在云展览中更应遵循此项原则,所有对文物的阐释信息都需依托于博物馆研究成果,以足够的学术基础作为支撑。让文物活起来,并不是简单地让文物动起来,也不是简单地将平面文物信息立体化、动态化展示,而是背后应该有知识体系的支撑。通过深入挖掘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相关社会等方面的信息,建立新型的知识整合方式。例如通过研究文物的制作、加工、使用等还原文物的结构与功能,通过研究文物背后的制作者、使用者等人物信息,去还原与文物相关的社会生活与思想信仰,从而展示文物所传达的价值与意义。

(二)增强展览的趣味性,强化与观众的交互。

在线上,博物馆的角色从过去的展示空间变成了可以对话、参与和互动的平台,博物馆和观众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博物馆不再是单方面的传播者,而是成为分享者、参与构建者,并且公共教育功能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对于依靠网络传播的云展览,更应该注重观众的体验感与参与感,设计有趣的交互方式,增加展览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引导观众获取文物知识与增加想象力。此外,还应该考虑不同群体观众的需求。例如,针对青少年群众,应增加展览的趣味性,通过动画、视频、漫画的形式将文物背后的故事讲述出来;针对专业爱好者或学生群体,应增加展览的专业性,在文物旁链接研究性的文章、讲座视频、书籍等;针对老年人群体,应考虑云展览平台的操作便捷性,让不同年龄、阶层的观众都能够通过云展览感受到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创新云展览新形式,摆脱固有思维束缚。

云展览可以依托实体展览存在,与实体展览的关系不应是简单的相互补充,还能相互联动、相互转化与相互赋能。云展览还可以脱离实体展览独立存在,不被场地、展品数量所束缚,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构建文物信息网,讲述文物故事,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融入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为博物馆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各种风险与挑战。博物馆应该把握时代潮流,应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云展览进行更新换代,创新展览形式,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从而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历史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本文刊载于《文物天地》2024年第3期

作者及其单位:杨晓庆,郑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