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耕企业财税八年,每天分享财税干货,用专业定义财税行业!

关注湖州公瑾财务,学习财税思维,解决你的财税疑难杂症。

解读最新的政策,合理进行规划,让企业财税更简单。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4〕4号),首次将签订“阴阳合同”等隐匿或以他人名义分解收入、财产的行为,明确界定为使用“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根据这一司法解释,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追究刑事责任。

什么是“阴阳合同”?

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内容不相同的合同,这两份合同分别对外和对内。

对外的那份合同并不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而是为了逃避国家税收等目的而设立的;而对内的那份合同则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可以是书面或口头形式。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利益,但同时也伴随着法律风险。

阴阳合同的存在违反了法律规定,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并且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阴阳合同”常见于影视娱乐行业。在影视行业中,明星可能与制片方签订两份金额不同的合同,一份用于税务机关备案的金额较小的阳合同,而另一份则是双方实际约定的较高金额的阴合同。

此外,夫妻财产转移中也可能出现通过“阴阳合同”进行财产转移的情况,

因此,“阴阳合同”是一种违规行为,不仅可能给合同当事人或者第三人带来财产损失,也会因为涉及逃避缴纳税款而触犯刑法。

最新明确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税金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而当逃税金额超过五十万元的则为“数额巨大”。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对于逃税行为,如果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若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如果纳税人能够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补缴应纳税款并缴纳滞纳金,并且全部履行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那么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纳税人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不适用上述免追刑责的条款。

也就是说,在公安机关立案之前,及时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的,可免于刑事处罚。但税务处罚并不能免除,比如缴纳滞纳金、罚款,降低纳税信用等依然会涉及。

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企业通过签订“阴阳合同”等形式隐匿收入或分解财产,不仅违反了税法规定,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还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应当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确保企业税务合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