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发现, 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心血管疾病是除恶性肿瘤复发、进展和转移外, 造成肿瘤生存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在肿瘤生存者中,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高于肿瘤复发率。

首先,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以胆固醇为例,胆固醇不仅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致病危险因素, 也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死亡率相关。临床上,当甘油三酯水平>2.3 mmol/L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而一项针对乳腺癌患者平均随访8.4年的研究发现也证实, 乳腺癌患者甘油三酯水平>1.23 mmol/L与 < 0.82 mmol/L相比, 总死亡率增加了3倍, 5年总生存率降低了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血栓栓塞性疾病是潜在恶性肿瘤的最早临床症状之一。肿瘤细胞能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肿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或血栓前状态。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2021年做了一项关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临床分期等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发病风险及监测预后。

再次,多数抗肿瘤药物具有潜在心血管毒性, 增加了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是影响患者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以抗肿瘤药物氟尿嘧啶和卡培他滨为例,氟尿嘧啶相关性心脏毒性发生率约为7%, 卡培他滨相关性心脏毒性发生率约为10%。新一代靶向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同样具有心脏毒性,如CTLA-4和PD-1抑制剂中的伊匹单抗和纳武单抗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传导阻滞、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炎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降低肿瘤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改善抗肿瘤药物致心血管毒性、防治恶性肿瘤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症状等方面,来源于菌物药中的黑木耳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黑木耳多糖作为菌物多糖BRM(MYCO-BRM)中的重要一员,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是公认的一种有前途的癌症辅助治疗药物(详见《菌物药BRM免疫专栏|一种有前途的癌症辅助治疗药物—黑木耳多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改善心血管疾病方面,黑木耳多糖不仅有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还有明显的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黑木耳多糖主要通过内源性凝血机制发挥抗凝血作用,而不是肝素辅助因子II的作用,所以最适合作为一种天然的抗凝血活性成分。

尤其在抗血栓方面,黑木耳多糖可显著延长特异性血栓形成时间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间,缩短体外血栓长度,并减轻血栓干、湿重,降低血栓形成百分率,且可显著降低高切变率全血黏度。

因此,黑木耳多糖更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血栓治疗药物,以及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的新化合物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1] Rothe D, Paterson I, Cox-Kennett N, et al.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cancer survivors: the role of pre-existing risk factors and cancer treatments[J]. Curr Epidemiol Rep, 2017, 4(3): 239-247.

[2] Johnson DB, Balko JM, Compton ML, et al. Fulminant myocarditis with combination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J]. N Engl J Med, 2016, 375(18): 1749-1755.

[3]Okwuosa TM, Anzevino S, Rao 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ancer survivors[J]. Postgrad Med J, 2017, 93(1096): 82-90.

[4] Trygve L, Mortensen ES, Hawa N, et al. Impact of pre- diagnostic triglycerides and HDL- cholesterol on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by breast cancer subtypes[J]. BMC Cancer, 2018, 18(1): 654-654.

[5] D'Ignazio L, Batie M, Rocha S. Hypoxia and inflammation in cancer, focus on HIF and NF-κB[J]. Biomedicines, 2017, 5(4): 21-21.

[6] Heinzerling L, Ott PA, Hodi FS, et al. Cardio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CTLA4 and PD1 blocking immunotherapy[J]. J Immunother Cancer, 2016, 4(1): 50-50.

[7]刘子豪, 张娜, 李昉璇, 李世霞, 刘俊田. 同型半胱氨酸 凝血功能指标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 2023, 50(13): 654-660.

[8]孔祥辉,陈喜君,张介驰.黑木耳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21.6

声明:

以上观点及内容由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相关文献编纂而成,仅作学术信息交流使用,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分享,如有任何问题,请私信联系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