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运河,中国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千年前建成,至今仍在沿用的那条“京杭大运河”。从余杭至京都,一条河贯穿南北,“天堑变通途”。而运河之所以叫运河,就是因为它主要是用来航运的,同时兼备给水、排涝等作用

到了近代以后,随着交通的迅猛发展,运河的运输作用大打折扣地面上,动车、货车承担了大部分的运输工作。想要快速,还可以走空运,小到一克,大到100吨,装上飞机,都能运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国偏偏投资700多亿修建平陆运河,甚至不惜拆掉16座桥,只为让运河畅通无阻。

事情传出以后,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修运河,付出这么大代价,真的值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隔千年再挖运河,几大关键词引人注意

2022年8月,官方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我国即将迎来一个新的“世纪工程”!

照理说,我国“基建狂魔”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什么样的工程,都很难再引起人们的争议。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工程刚刚公布,就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就是这个工程的类型。

作为一个“世纪工程”,它既不是简单的修路,也不是“搭积木”式的造桥,反而是对自然水域的深刻改造——开凿运河。

近些年,中国虽然“火力全开”搞工程,在“高速公路”上狂奔,在“桥梁隧道”里穿梭,还有那些“水库水电站”,一个个都是“实力派”。但相比其他项目,开凿运河的“动作”确实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排第一的就是“技术困难”!有人可能会好奇,中国这样一个基建大国,“飞天探海”都不是问题,怎么可能会被一个小小运河难倒呢?

对于现如今的中国来说,运河的开凿确实不难,但如何协调运河和周边环境的关系,却是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凿一个运河可不是村口挖水沟,首先,技术上得过得去。运河的开凿得考虑地质结构、土壤条件,还得有先进的挖掘和水利工程技术来确保运河的稳定和安全。

然后,地理条件也得考虑。得看看这运河得穿过哪些地方,有没有山脉、河流、湖泊等障碍物,还得考虑地形高低、水流方向等自然因素。

环境方面更是不能忽视。运河的开凿得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水资源,还得考虑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经济因素也得算进去。得看看这运河的开凿得花多少钱,建成之后能不能带来经济效益,总不能吃力不讨好,“光出不进”。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修运河哪还有什么“性价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从实际出发,运河里的“老大哥”——京杭大运河,如今也受到了现代化交通的冲击,运输作用大不如前,反而是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的价值占据上风。

就连“老前辈”都是这个模样,新建的运河又能好到哪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如此,网友们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脑海中就蹦出了一个疑问:“为啥要修运河?”

然而,网友接着往下看,脑海中的疑惑非但没有被解决,反倒越来越深?

从官方放出的文件中,可以提炼出几个关键词,无论是哪一个都十分引人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关键词是“出海口”,一个运河怎么会和出海口扯上关系呢?

原来,这条平陆运河位于广西这座南部大省,这里不光有绵长的海岸线,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出海口——北部湾。这里地理位置特殊,北对广西,南向海南,如果发展的好,很有可能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然而,在传统的广西经济版图中,这个港口却算不上真正的出海口。不过,平陆运河的出现很有可能改变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关键词则是“总投资”,开凿一条不到全长不到200公里的运河能花多少钱?这个答案可能会让观众们惊掉下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第三个关键词——“拆桥”!

平陆运河沿线经过27座桥,其中有16座都需要被拆除,这些桥梁有些已经上了年纪,身上饱含人们的回忆,而有的桥则刚刚建成,还没投入使用多久。

为了保障市民通行,这些需要被拆除的地方,都会重新设计并建造一座“保通桥”。然而,勤俭节约的中国网友们,依旧不理解花这么多钱,又是修运河,又是拆大桥,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投资高达727.3亿,拆桥修河有啥意义

一听说平陆运河的总投资高达727.3亿元,就有人忍不住问:“这运河是镶了金边吗?”

但俗话说的好,“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巨额投入的背后可是大有讲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这运河项目规模就摆在这,全长毕竟有135公里呢!其中还有将近7公里需要重新挖掘,因此,在建设的时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就得摸清地质结构,运河流经的地域可不是“软豆腐”,大名鼎鼎的“十万大山”可是不折不扣的“硬骨头”。

要想把它们啃下来,就得请地质勘探队的“大咖”们出马,去实地勘探,找出最适合的地方,规划合适路线,这一套下来,光是“寻宝地”的费用就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就到了航道疏浚的步骤,这可不是拿个小铲子挖挖沙那么简单。得用上“巨无霸”挖泥船,把河道里的淤泥、石头统统“请走”,让航道畅通无阻

关键是,这挖出来的泥和石头还得有地方放,又得花钱租地、运输,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再说水利设施建设,这可是运河的“心脏”。得建水闸、泵站,还得有防洪设施,确保运河的水流稳定、安全。这些设施都得用最好的材料、最先进的技术,所以投资也是“水涨船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航运枢纽工程,需要建船闸、升船机,让不同吨位的船只都能顺利通过。这些枢纽工程得经过精心设计、施工,所以费用也是“节节攀升”。

沿线跨河设施工程也是个大头。得建桥梁、隧道,让运河与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顺畅连接。这些跨河设施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航道宽度、水流速度、交通流量等,所以投资也是“一桥一隧皆重金”。

最后还有配套工程,比如码头、仓库、航道维护等。这些都得跟上运河的建设步伐,确保运河建成后能够正常运行。这些配套工程虽然看似“琐碎”,但0也得花钱“添砖加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河流水,花钱也如流水,这么一看700亿预算好像也不是那么多了。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既然有那么多的项目分走预算资金,为何还要“浪费”钱,去拆桥修桥呢?这一拆一修下来,资金又不知道要花去多少,真的值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平陆运河拆桥这事儿,意义可大了!

桥一拆,运河立马就变“宽敞”了。要知道,平陆运河可是按照内河I级航道标准来建设的,目标是通航5000吨级船舶,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高达8900万吨。

这不仅意味着更加高效的物流,更意味着运河需要达到较高的通航标准和安全要求,这样一来,包括航道宽度、水深以及桥梁高度等在内的各方面设施都要强化,直到可以满足5000吨级的大船自由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想看,要是放任以前那些小桥拦在河面上,就算运河挖通了,大船也根本过不去,现在一拆一建,运河就“变身”成“巨轮通道”了!

再者,虽然拆桥重建是个大工程,但长远来看,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大家都能受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是,拆桥这事儿也体现了咱们国家的大局观。虽然拆桥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心疼,但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这些牺牲都是值得的。

说了这么多,平陆运河究竟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通“任督二脉”,搅动东南沿海经济格局

平陆运河地处广西,可以说是广西老表们盼了几十年才盼来的发展“机遇”!

广西明明也是沿海城市,甚至还有一个北部湾作为良港,怎奈此处的地势偏东,境内无论小河大江,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少年里,广西人自己都念着,“广西货不走广西港”,反倒沿江绕到广东,从珠三角出口,肥水流到“外人”田,给邻居创造了发展机会!

当然,境内的货运方式也很关键,根据相关统计,2020年广西货运量总计18.75亿吨,其中公路占14亿,水路只有3.3。可偏偏,在周转量方面,水路远超公路运输,到了2021年,这个比例被拉的更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如果能把水运搞好,广西的经济很有可能“再上一个台阶”!

可偏偏十万大山拦在中间,截断了北部湾和其他河流的交往,也让广西的出海口变得名存实亡、尴尬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平陆运河开始修建!它从南宁平塘江口跳出,一路不停地经过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欢快地沿钦江滑入北部湾,就这么轻松地连接了西江流域与北部湾的江海世界。

别看它只有短短的135公里,但“浓缩的都是精华”,这运河一旦建成,就能让西江中上游地区的船舶们省下大约560公里的奔波!

更是有可能把向东流的“春水”引向南边,给西部各个城市,带来新的经济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如此,平陆运河才显得如此重要。至于未来会发展向何方,就让我们共同期待2026年平陆运河完工投产。

参考资料:

广西新闻网-2024-05-28:行走平陆运河⑤丨桥拆了怎么办?“不仅要建,还要建得比旧桥好!”

中国新闻网2022-08-28:“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六大关键词读懂西部陆海新通道

新华社客户端2022-08-30:平陆运河开工连通西江与北部湾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