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夜又梦到你了,

还是孩童时的模样,

瘦瘦小小的你,

很活泼很可爱。

小镇成长的时光,总是令人难忘。

那时的我们与现在的孩子相比,要有趣多了。

今天,我穿着一袭白色长裙,

记得少时的我,发型跟你是一模一样的,短发,我的衣柜里就没有裙子,没有白色的、粉色的,还清晰地记得,在八岁那年,做了条白色牛仔七分裤。妈妈说,皮皮的我,得穿些耐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还记得吗?

春天,我们到前山去挖蕨,一袋一袋的,满山都是,可多了;

夏天,锦溪里的小鱼跳得欢快,我可羡慕你们了,一扎入水中,就可以畅游,我喜欢跟着后头,抓抓小鱼捞捞小虾;

秋天的“伯鲁”跟现在我们常吃的蓝莓很像,个头要小,霜降后的味道更佳,一把一把往嘴里送,那真的叫畅快;

冬天,那会雪很大,我们屋前屋后都会有冰凌,那时,馋嘴的我们,还乐呵着当冰棒吃。

记忆中,我们是无忧无虑的。

其实,在那个时候,我们也有成长的烦恼。

那时逐梦的我们,是在父母的庇护下的,喜欢过年,想要走出大山,向往都市里的繁华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与你聊及教师梦,后来也如愿走上讲台。前些天,跟同事提及在学校当了几年的高中数学老师,被她笑了一通,言外之意是一点都没有数学老师的样子。周末在家无聊,翻老照片写段子,又被她笑了,文笔这么好,还是说我不像。

这段时间,我挺忙的也挺快乐的。

这些年,一有空,就会往泰顺跑,也拍了不少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乡的茶园好美,这次,我们几个人,我们走了葛垟茶场、凤垟茶场、万排茶园、玉塔茶场,由于这些天,温州一直下雨,高山里的茶场,在云雾中,如同仙境。

我们在茶园里等待日出的场景也值得回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还专程去看了《采茶舞曲》的诞生地东溪的土楼,我们还在楼前拍了张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那一段段泰顺茶的故事……

我们在罗阳的卢峰茶室、一念茶空间、吴晓红老师工作室,泗溪的《情爱廊桥》茶馆,筱村的《植影》、雅阳的百福茶室,听了一段段关于泰顺茶的故事,下回再去竹里馆感受下畲乡的宝塔茶,这组畲乡茶趣是在卢峰茶室拍的。

卢峰茶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念茶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晓红老师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爱廊桥》茶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植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福茶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去泰顺旅游重在三观两泡,所谓三观就是第一观廊桥,第二观茶园,第三观绣球花;所谓两泡,就是泡温泉和泡茶。

泰顺,中国廊桥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世界名曲《采茶舞曲》的诞生地。到泰顺,不妨品一品泰顺三杯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顺,产茶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泰顺茶史,可追溯到明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记载:“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可见,早在明朝时期,泰顺茶叶已有口皆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顺三杯香,在清代被列为贡茶,嘉庆十五年作为主要名茶,载入《中国名茶志》。

很多身边的朋友,就爱喝三杯香。

以前我也不喝茶,如今每天必喝,闻着茶香,跟着图片游走,心情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顺位于神奇的北纬27°绿飘带上,“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我的心儿又飘到那美丽的绿色海洋中,在其中漫步,闻着茶香,耳畔是大自然的奏乐,整个人都轻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