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磨一剑,今朝见锋芒,2024年高考刚刚结束,每一位高考生,都交出了人 生中第一份重要答卷。

高考期间,成都地铁全力做好保障服务,为赴考学子保驾护航。特别是今年的高考叠加端午小长假,6月7日这天,成都地铁线网客运量748.43万人次,创下了今年第二高峰!

从高考首日的700W+到今年“五一”的800W+, 2024年,即将迎来企业成立20周年的成都地铁,同样向这座城市交出了高分答卷

 ▍ 今年“五一”,成都地铁客流再创新高。图据@成都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今年“五一”,成都地铁客流再创新高。图据@成都地铁

作为全国第4个地铁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的城市,今年“五一”期间,成都地铁客流创下历史新高——4月30日全线网客运量达808.21万人次,多条线路客运量及车站进站客流同步刷新历史纪录,成为国内地铁单日客运量最快突破800万(人次)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800W+”的历史时刻,回望2010年地铁1号线开通初期,再由此上溯至20年前成都轨道集团刚刚成立之时,不由让人心生无限感慨。

这20年来,成都地铁从无到有再到迈入国内“第一集团”,线网不断加密延伸;与此同时,这座城市也在不断向上生长、城市能级爆炸式跃迁……每时每刻,地铁不仅与城市发展“神同步”,更是它的“神助攻”,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标记下了城市进击的每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西部大开发方兴未艾,深居西南腹地的成都,精神抖擞地开启了新征程。

这一年,成都加速拥抱世界,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世界IT巨头纷纷落户成都、李超人1.7亿参股成都燃气、天府大道北南中段正式命名……年末,成都当选“2004CCTV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这一年,成都实现GDP21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增速10年最高

当年,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成立,梦想开始照进现实。

 ▍ 成都地铁1号线首次进行列车上线调试。图据@成都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都地铁1号线首次进行列车上线调试。图据@成都地铁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成都的“地铁梦”就萌芽了,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专家一句话就给所有人泼了冷水:“想搞地下铁,你咋不上天!

专家们跳起来反对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成都的“富水砂卵石地层”地质条件实在太别致了,在成都修地铁,好比“在河边鹅卵石滩上建房子”,全世界都没有成功先例。

成都没有放弃。地铁团队跨领域、跨专业与各个部门、机构合作,最终在上千次勘探、实验后,发明了全球首例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及相关技术 , 首次攻克世界难题并取得国家认证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11月17日,成都地铁终于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拿到“准生证”后不过40来天(2005年12月28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就正式开工。同时期,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全国10余城市均已开通地铁。

历时近5年紧张施工,克服无数难题,2010年9月27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我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地铁,全长18.5公里,共设17座车站——正式开通试运营。

那一天,激动的乘客拿着地铁票在站内排起长队,北到升仙湖,南至世纪城,许多人坐了不止一个来回。

 ▍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第一批乘客。图据@成都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第一批乘客。图据@成都地铁

2012年9月,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成都地铁开启了“十”字线网运营时代。

2013年6月,2号线西延线开通;第二年10月,2号线东延线开通,近郊区县和中心城区首次跨越了巨大的的时空距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紧密连接在一起。

从2010到2014,不仅是成都地铁从无到有、再到“十”字线网的四年,更是这座城市新世纪迎来的第一个爆发期

2010年9月1日,在地铁1号线一期南端更南,四川提出天府新区规划,这个未来将震惊世人的蓝图,渐渐在一片浅丘沃野上萌芽。

▍今日天府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天府新区

2011年,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成为成都城市形象标识,3000年前的图腾被时代赋予新内涵,古老的辉煌开始全新书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太阳神鸟”下的成都地铁站。图据@成都地铁

2012年,与地铁1号线大体平行的天府大道也再次升级,规划长度150千米,直接拿下“世界最长城市中轴”TITLE。

2013年4月26日,地铁1号线一期北端更北,开出了第一列蓉欧班列,通过这趟列车,成都周边和西南地区的货物,最快11天即可抵达德国,运输时间约是传统海运的1/3,运输费用仅约为传统空运的1/4。10年之后,中 (蓉) 欧班列入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

 ▍ 青白江国际铁路物流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青白江国际铁路物流港

2014年新年第一天,成都IFS正式开业,10个月后,仅有一街之隔的太古里开业。

至此,成都 “宇宙中心”正式亮相,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走出春熙路地铁站,在“爬楼熊猫”下拍照打卡,在众多奢侈品店前流连忘返,普拉达、迪奥、爱马仕、纪梵希、Gucci、LV……一张张璀璨的面孔闪耀着城市,大步迈向未来!

 ▍ 成都“宇宙中心”——IFS-太古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都“宇宙中心”——IFS-太古里

在投资、消费、外贸的共同拉动下,2014年,成都GDP首破万亿大关,这座西部内陆城市一举跨入 “万亿俱乐部”,成都地铁也仿佛从此一键开启了“狂飙模式”,与经济增速启动并进、迅猛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成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之年,从地下到地面再到天空,每一个纬度都如火如荼

在地上,2015年12月,全长约223公里、连接周边12个区(市)县的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开通,人们两小时左右即可绕成都一圈。成都由此也成为继北京后全国第二个有“六环”的城市(“二绕”于2017年更名为“六环”)。

成渝两地间的第三条铁路大通道——成渝高铁也于2015年底通车。这条铁路不仅是四川首条“出川高铁”,还加快了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往来速度,加快了“成渝经济圈”的发展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渝高铁。图据@成都发布

在天空 ,炫酷的成都新机场设计方案于2015年确定,“太阳神鸟”在龙泉山东翼展翅欲飞。双流机场的国际航线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 天府国际机场规划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天府国际机场规划效果图

在地下,3、4、5、7、10……多条地铁线路正在紧张施工,有些则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

2016年1月1日,成都地铁为市民送上“新年大礼包”——地铁4号线开通,这是一条东、西方向骨干线,也是连接温江和城东的重要纽带。

 ▍ 地铁4号线开通首日。图据@成都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地铁4号线开通首日。图据@成都地铁

2016年7月31日,地铁3号线一期开通,由此,成都地铁“米”字型骨干网正式成型。

更难能可贵的是,国外一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周期正常10年以上,有的则长达几十年;国内一般在5年左右。而成都地铁不要10年,不要5年,只要4年!

同样是2016年,成都正式成为第六座国家中心城市,在国家战略版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也是在这年首次成为G20峰会主席国,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成都,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7月首次移师中国西部,不仅是对成都以及整个四川的政治经济地位的一次重要确认,更是与中国经济热点演进轨迹的高度重合。

还是2016年,成都爆发最严重雾霾,绿色低碳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这年底,成都街头首次出现共享单车,绿色低碳出行的最大担当——地铁,建设再次提速。

2017年12月6日上午,成都地铁7号线发出第一班车。这是成都首条地铁环形线,不少市民在地铁官微留言:恭喜成都地铁再添“0号线”!

同年,成都首条机场地铁线10号线一期开通,从此以后,人们“下飞机就坐地铁”,地铁实现与多种交通出行方式的无缝衔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米”到“井+环”,成都用时仅仅不到一年半!创下新纪录的还有客流量。

2017年12月8日这一天,成都地铁线网单日客运量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达307.65万乘次,成为国内地铁最快突破单日最高客运量300万乘次的城市。

快速突破“300W”的背后,是成都日益增长的人口与产业,这也带来了一个突出问题:土地承载量不足!

2017年底的市十三次党代会上,作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这是成都2400年建城史上首次跨越龙泉山东进,堪称城市“千年之变”,从此山脉不再是屏障,成渝两大西部极核城市也加速相向奔赴。

与此同时,龙泉山东侧的天府国际机场,已经正式开工一年多了。

 ▍ 跨越龙泉山东进,堪称成都的“千年之变”。图据@成都东部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跨越龙泉山东进,堪称成都的“千年之变”。图据@成都东部新区

2018年,GaWC发布的最新世界城市排名中,成都紧随北上广深之后,排名上升至71位。

这一年,从连续霸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新一线城市”到“中国时尚一线城市”“潮都”,成都总共获得大大小小30多项荣誉,令无数成都人骄傲不已。

这座愈发耀眼的城市,正从国际性区域中心一步步迈向国际化大都市。

2018年还有一个影响深远的“大事件”。这年初春,“公园城市”在成都首次提出,它不仅是营城理念的全面革新,更翻开了世界城市文明史的崭新一页。

成都由此开启了“公园城市”的全新探索,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成都地铁建设运营也进入了全新时期

 ▍ 今日天府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今日天府新区

2019年12月27日,成都地铁5号线一二期、10号线二期、有轨电车蓉2号线非首开段三线齐开通,标志着成都地铁运营里程突破300公里!

这年的最后一天,成都地铁线网单日客运量首次突破500万大关,达525.60万乘次,成为继北上广深圳以后,国内第5个实现单日客运量突破500万乘次的轨道城市。

2019年还有一个热词——TOD,这一年也被称为“TOD建设元年”,成都一口气推出了14个TOD示范项目,每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公园城市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轨道+公交+慢行”形成绿色低碳、简约高效的运行动脉,TOD促进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地铁+TOD”,成都找到了公园城市建设的最佳路径

时间来到2020年,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正挂牌,“一山连两翼”从规划中落地;11月3日,万众期待的新机场正式迎来“第一飞”;12月18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三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18号线三岔站 (不含) 至天府机场北站段同时开通,史称“五线齐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18号线穿越龙泉山。图据@成都地铁

这一刻,成都地铁线网里程达到558公里,同时打破了全球最快建成400公里和500公里里程的双料纪录

 ▍ 成都地铁迈入国内“第一阵营”。图据@成都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都地铁迈入国内“第一阵营”。图据@成都地铁

从“不宜修建地铁之地”到“地铁高度繁荣之地”,成都地铁就像这座城市一样,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5月,“七普”结果公布,成都的数据吓了人们一跳——常住人口达到2093.78万人,成为继重庆、上海、北京之后我国第四个人口超2000万城市

与2010年“六普”相比,成都十年增加约582万人,每年净增长60万人。

 ▍ 成都蓬勃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才。图为天府软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都蓬勃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才。图为天府软件园

很难想象,如果不是在30年前就筹划地铁,如果不是这十年加速建成“558”大线网,超20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土地紧张……各种“大城市病”会蔓延到何种程度?!

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川渝多年心愿终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11月,《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发布,这是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也是中西部第一个。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空间协调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空间协调示意图

国省重大战略叠加,成都迎来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成都地铁也将承担更新更重的使命,向更广更远处延伸。

2021年1月17日,成都市域铁路S3线(资阳线)宝台大道站打围施工,标志着资阳线进入实质性施工,更标志着成都轨道建设运营领域由城市地铁迈向市域铁路,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同年9月,四川成眉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成眉S5线主线项目公司) 、四川成德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成德S11线项目公司) 相继在蓉完成工商注册,畅想中的“轨道上的都市圈”,自此迈出了坚实而又关键的一步

 ▍ S3线建设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S3线建设现场

这一年4月2日,清明小长假前一天,成都地铁客流首次突破700万,达703.6万乘次,到月底,这一数据已达722.43万乘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流不断创新高,成都地铁建设更没有时刻停歇。2021年,成都地铁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8条线路176公里同步推进,由成都轨道联合研发的全国首列基于5G车车通信全自动驾驶的时速160公里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成功下线。

“成都造”地铁迈入了市域-城轨“互联互通”、智慧城轨技术引领发展的新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全国首列基于5G车车通信全自动驾驶的时速160公里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图据@成都地铁

一个“拼”字道尽所有。2022年,成都GDP首次突破2万亿,成为中国第7个GDP总量超2万亿元的城市。首破背后,是多轮疫情冲击、高温限电等多重考验。城市和地铁,同样都很拼!

2023年7月,延期两年的“大运会”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成功举办,成都以最大的热情拥抱全世界来客,尽情展示大美公园城市的无限魅力,赛会期间,以地铁为代表的公共交通,成为市民出行、城市运转的重要保障。

 ▍ 成都地铁“大运”志愿者。图据@成都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都地铁“大运”志愿者。图据@成都地铁

地上,各国运动员尽情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地下,8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等线路建设同样如火如荼。

成都TOD也是好戏连连:陆肖TOD率先亮相、TOD主题地下商业街开街、山姆会员店、中体“全民运动”综合体项目成功落地、TOD项目内10000套保租住房建设启动……地铁+TOD,关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将在这里一一实现

 ▍ 陆肖TOD实景。图据@成都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陆肖TOD实景。图据@成都地铁

2023年11月28日,成都地铁19号线二期正式开通,最高运行速度达160km/h,30分钟“双机场”一线直达。成都地铁线网运营里程也由此突破600公里

 ▍ 19号线列车浑身上下都充满“黑科技”。图据@成都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19号线列车浑身上下都充满“黑科技”。图据@成都地铁

按照规划,成都今年内将开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S3(资阳线)三条线路,线网运营里程突破“650+”

成德S11线、成眉S5线也正在持续刷新建设“进度条”, 龙泉至天府机场S13线可研获批, “轨道上的都市圈”正同步加速呈现

 ▍ 27号线将是成都第二条全自动运行“无人驾驶”线路。图据@成都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7号线将是成都第二条全自动运行“无人驾驶”线路。图据@成都地铁

尽管“五线齐发”这样的名场面,在未来多年或许都不可复现,但是大干快上之后逐步步入成熟期的成都地铁,那份绵密长情和细致入微,同样也很动人。

就像此刻,或许你正在地铁上浏览这篇推文,或是正在上班/回家路上,或者正要去购物、休闲、参加聚会、去三岔湖边的世园会逛一逛……做这么多事情时你都会选择地铁,你觉得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它一直在你身边,永远陪伴着你,化身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 19号线“世园会”主题列车。图据@成都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19号线“世园会”主题列车。图据@成都地铁

你不妨放下手机,看一看所处的车厢和窗外隧洞,假设它们突然消失了,生活会怎么样?

再回想一下,20年来,这座城市有这么一帮人,为了你现在眼前的这一切,坚韧不拔、竭尽全力、默默守护,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直到这些奇迹变为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一直在你身边,永远陪伴着你,化身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奇还在不断继续,成都地铁线网还在不断向四面八方延伸,承载着这座城市和千万个你的壮志雄心;而未来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同样还将由它来标识和书写!

- END -

防止失联〖请设星标☆〗

编辑:Hugo Ⅰ 美编:Bobeen Ⅰ 主编:Comet

图文来源:成都向上/网络

为全面获取成都向上新闻资讯,欢迎关注UPchengdu成都向上(新闻原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