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主要城市相继规划米字形高铁网络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各个方向的高铁线路相互间对接,实现畅通跨线运行,就是各大枢纽城市枢纽功能是否完善的体现,中部的几个大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郑州相对铁路网建设是比较发达的,但在城市铁路枢纽的衔接、畅通上相互之间还是有点差距的。

郑州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米字形高铁网络示意图

郑州以京广高铁、徐兰高铁十字枢纽主框架、郑渝高铁、郑合高铁、郑济高铁、郑太客专的超强米字形主体网络。铁路标准高、且不共线,伸向不同的方向、皆为承担路网功能的干线铁路,郑州称为全国铁路的心脏,确实不为过。

郑州铁路枢纽的规划格局是

“一城四站”、“四主多辅”,而四主的铁路站为: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航空港站和郑州南站(小李庄站)。

郑州站

:主要作业普铁的陇海铁路、京广铁路、郑荥联络线,郑太客专

郑州东站

:主要作业徐兰高铁、京广高铁、郑济高铁、以及郑开、郑机城际线等

郑州航空港站

:郑渝高铁、郑合高铁、以及郑机城际等

郑州南站

:现小李庄站,规划改造新建后的郑州南站,主要作业京广、陇海普铁线,预留动车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铁路枢纽示意图

图中可以看出,郑州站通过郑荥联络线将郑西高铁引入郑州站,通过郑州站到达郑州航空港站,从而实现郑西高铁与京广高铁双向互通,郑州、郑州东、郑州航空港三大高铁站基本能覆盖郑州铁路90%的动车作业,在枢纽布置上能实现闭环衔接。

要说枢纽功能上唯一的瑕疵就是京广高铁南下在枢纽东进,也就是安阳-新乡-郑州-开封-商丘方向、需要在郑州东换向。这也是郑州枢纽目前唯一的换向线路。

如此多的干线汇入,郑州枢纽的畅通功能还是很强的,待将来改扩建郑州站、新建郑州南站的完工后,郑州枢纽功能将进一步提升。

武汉枢纽:

曾经和郑州并驾齐驱、作为国内中端枢纽的最强交通枢纽中心,武汉在高铁时代的建设和规划相对有点滞后,时速350公里高标准铁路只有京广高铁、另外沪汉蓉铁路加一批城际铁路。现在的武汉枢纽可谓是中梗阻的感觉,畅通不循环,在建的西武高铁建成估计成“断头路”要些时间,想南下、需在汉口站经停掉头换向,不能高效南下。另外列车进了武汉,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绕行才能进站等等,造成这种局面的,除了武汉复杂的历史城建,大大小小的火车站,在高铁时代没有完整的进行统筹改造,也和早些年武汉的发展策略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枢纽直通线

现在的武汉铁路枢纽功能上是不强的,甚至于经常被吐槽,但随着西武高铁、沿江高铁的规划建设、武汉开始着手大手笔彻底整治、规划武汉直通枢纽线,串联三大主通道线路、沿江高铁、京广高铁、福银高铁,形成畅通闭环,能快速对接。规划新建新汉阳站、天河机场站,加现有的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形成武汉枢纽“五主三辅”格局中的五大主铁路站。待这些项目全部完工后,将来的武汉枢纽功能将会匹配“九省通衢”的昵称。

南昌枢纽:

南昌铁路枢纽规划格局为“三主三辅”,南昌东站、南昌站、南昌西站为三主中的三大铁路站。沪昆高铁、京港高铁、福银高铁为南昌规划的米字形高铁网中三大主通道。

南昌东站

:主要作业京港高铁、杭昌二通道(昌景黄高铁)

南昌站

:京九铁路、昌九城际

南昌西站

:沪昆高铁、昌九城际、昌赣高铁、向莆铁路、

昌厦(福)高铁(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昌枢纽示意图

南昌枢纽目前主要的问题是,

沪昆高铁与昌九城际西北向不互通

沪昆高铁与昌景黄高铁无法对接

东南向沪昆高铁与京港高铁不互通

,导致于长沙方向与九江、安庆、芜湖沿江城市、景德镇、黄山、长三角方向无法开通高铁车次或开通很少的换向车次运行、长三角方向在南昌枢纽南下,只能经停南昌西站掉头换向,枢纽的畅通弊端显现。

总体看,现有的南昌枢纽功能并不是太畅通,待在建的昌九高铁建成后对接引入南昌西站、南昌站,以及乐化联络线的建成,南昌西站、南昌站、南昌东站将形成畅通闭环。南昌枢纽的畅通将极大的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昌九高铁接入南昌西站、乐化联络线示意图

但东南向的沪昆高铁与京港高铁互通问题,解决不了,目前也没有看到解决方案的规划消息,这是南昌枢纽最大的一块“硬伤”。

合肥枢纽:

相比于郑州、武汉、南昌等城市,合肥的铁路底子最差,可谓一穷二白,普铁时代只建了合九铁路、淮南线等,但到了高铁时代,合肥的高铁建设相当迅猛,正朝着时钟型网络构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肥高铁网络示意图

随着2021年合肥枢纽货运外绕线的建成,合肥铁路格局形成

“客走内、货外绕”的运输格局,通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在沿江通道、京港台通道为两大干线通道的基础上形成合肥-郑州、北京、合肥-南京、合肥-杭州、福州、合肥-南昌、合肥-武汉、合肥-青岛的六大主方向铁路网。规划形成“四站格局”、即

合肥站、合肥南站、合肥西站

三大主客站,扩建

肥东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肥枢纽示意图

“高铁进了合肥,就很慢”,一直也时常被吐槽,合肥三大枢纽通过联络线形成环绕形闭环,在线路的互通对接上,合肥枢纽总体还算畅通的,但由于合肥三大站之间距离短,本身合肥就不大,没有足够空间,弯曲半径小,加之枢纽内只有一条正线合福高铁、以及通过蚌福联络线连接合蚌客专。而南环线和东环线的沪汉蓉本身线路等级就低,且还有淮南铁路,所以总体通行效率不高,在建的沪渝蓉高铁,以及规划中的合肥南环三四线建成后,通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但合肥枢纽整体来看,在线路对接上还算可以的,主干线路间基本能实现方向互通,京港高铁、沪汉蓉、合福高铁、在建的沪渝蓉、合青高铁等相互能实现互联。

要说唯一的不足,那就是合肥站与合肥南站的不互通

,比如蚌埠、徐州去六安、武汉,需进合肥站调头换向,但这个问题,在合肥西站建成运营后、或者合肥枢纽南环三四线建成后将不复存在。

长沙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枢纽示意图

长沙以京广、沪昆、规划中的渝厦三大干线高铁为主,以长沙南站、长沙站、长沙西站为主客运站的枢纽格局,总体枢纽规划的也不尽如人意,京广和沪昆对向进长沙南站,东南方向长三角与珠三角实现互通、西北方向京津冀与云贵实现互通,但在东北、西南无法互通,缺少一个第二站通过联络线串联,这点没有郑州枢纽在京广高铁和徐兰高铁的互通上做得好。

另外长株谭城际、常益长高铁如今还是断头路,作为渝厦高铁的常益长现在只能指望长赣高铁的建成,通过联络线将长沙西与长沙南连接,到时候实现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互通、接入全国高铁网络。

作为国内中部枢纽比较强的几个省会城市,每家或多或少都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解决,那么将来哪个城市的路网、枢纽功能最强?现在看,还得是郑州、武汉似于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