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配
穷人的孩子配得上素质教育吗?
简言之,不配。
这个问题背后的焦虑,其实并不在教育本身,而是把教育理解为社会分层的大过滤器后,对自己阶层前景的焦虑。
我们重新划分一下焦虑背后的真实分类:
1. 以突破阶层固化为目标的所有教育,学校的以及社会的,都非常“不快乐”、挑战原生家庭观念、否定原生家庭的阶层,也就是“苦”、目标具体(刷题过考或者具体的技能培养)、反人性。大家一般把这类教育归类到“应试”,应试的目标是进阶,本质是筛选。
2. 以维系阶层地位、彰显既有阶层身份为目标的所有教育,都带着松弛感、人际关系导向、去实用主义的特征,譬如那些艺术学习和熏陶(实用价值不大)、身份意义高的社交活动(马术、高尔夫)、较早的人情世故教育(人际关系导向,无法考核),大多被认为是“应试”的反面,也就是通俗意义的“素质”。
因此,按照目标导向,才能真实探究这种焦虑,而不是形式上学什么叫“素质”或者“应试”,同样是学钢琴舞蹈,以升学为目的的学习就叫“应试教育”,以体验和身份识别为目标的学习一般就叫“素质教育“;同样是阅读,为增加阅读理解得分率的教育就是”应试“,为拓展视野的教育就是“素质”。
这种概念对立只会带来阶层对立,偏离焦虑的实质,我们应该重新定义,两种教育分别为“冲破过滤器的教育”和“稳固、彰显过滤效果的教育”。
学钢琴有利于升学的年代,钢琴好卖;艺术特长生摒弃钢琴方向以及艺术特长生名额大幅转向科学特长的时候,钢琴销量下滑,但科技专项辅导课时费反而猛增。钢琴,对大多数平民阶层来说,无非是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过滤教育”。
同样是学数学物理,通过强基计划挤进名校的就是“应试教育”;名校无虞,只为寻找研究方向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韦东奕和李永乐,如果是为了“进阶”完全不会如此状态,他们乐在现有的身份中,不再寻求所谓阶层跃迁。
青少年学习时间有限、原生家庭资源和精力有限,将技能包增加在哪个方向上,往往是一个矛盾,绝大多数人无法兼顾。这就会把“能不能”的问题上升为“配不配”,带着人格的敏感和阶层固化的愤懑,问出这个看似情绪化实则功利至极的问题。
02 应试对素质的降维打击
既然前提就是“穷人”,那首要的任务自然是变成“非穷人”,接受不快乐的任务、迎接客观的外部考核、投身于有利于身份改变的教育,就是必然的使命。穷人的孩子必须明确,自己不配“稳固和彰显身份的教育”,因为没什么可稳固,没什么可彰显,就算学一脑袋钢琴马术,在身份不突破的前提下,整个人仍然是错配的。其荒谬之处,就像顾佳买包混进阔太太圈一样,就像王漫妮自费去顶层餐厅用餐、看似运气爆棚最终被羞辱一样。
讲一个师妹的故事吧。
大约在二十年前,我们几个就读于外交学院的老乡开了个小型老乡会,小师妹X从县城农村刚刚考进外交学院本科,名满县城的小学霸还没得及享受首都高校的新鲜感,还没来得及换掉县城裁缝铺的衣着,就屡屡受到来自师哥师姐的冲击,师哥师姐已经不把名校身份当回事了,反而在焦虑找工作、创业甚至是向上婚配之事,大家说的每一个具体问题,小师妹都插不上嘴,只好不断表示惊讶:啊?原来是这样?!有一位学法语的师姐,已经公派法国回来,养成了喝红酒的习惯,自嘲在法国呆了一年,餐后不来个甜点都睡不着觉。
小学妹X头脑聪明、性格朴实、学习刻苦,完全没有很多地方学生的玻璃心;又在经济上行期、外贸红利期、房价相对低谷期走入职场,再加幸运地撞上几个贵人,两三年没见,几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演化为名副其实的都市金领。
不就是红酒的文化和喝法吗?按照学霸的逻辑,这信息量少得可怜,理论学习+两三次实践练习,一切熟悉得透透,关键是你有实力跟谁喝,而不是那点死板的礼仪;去天意批发市场买了身廉价正装,靠着强大的学习能力,按照“预习、学习、复习”的轮回,按照“定理-应用题-推演”的解析方法,学妹在模拟联合国和外交外事礼仪大赛上也像模像样;花艺无非是一个局部符合整体的审美,比写议论文容易多了;国际关系评述,无非是范式稍微复杂了点,素材稍微多了点的阅读理解;拉丁舞比太极拳简单了无数倍,简直不堪一击;而很多丽人羡慕的“洋气”,靠她一口流利的英文,得到了极为快捷的加持。
师妹X有一次也感慨,自己小时候只专注于学习,有些略有所成的县城亲戚也大模大样训诫她: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别学傻了。后来,这些亲戚的孩子,成为了夜市服装批发摊位最“有品味”的女摊主,成为“副股级”干部里嘴巴最甜的大头兵,成为早餐路边摊情商最高的“老板”,无非如此。
03 不配,因为配得上更好
至少在小师妹的人生轨迹里,是“应试教育”决定了她的圈层,是“素质教育”决定了她在圈层里混得咋样,前者是决定性的,后者是辅助性的。前者是用来“改命”的,后者是用来“认命”的。
坚定地认识到“穷人的孩子不配拥有素质教育”,就会将有限的资源、精力和青春用于“改命”,一旦进入更高的圈层,用很多的时间熟悉这个圈层,那点所谓“素质”,完全是可以速成的;反而是用二十年苦读打造的护城河,靠虚无缥缈的“素质”,根本无法跨越。
穷人的孩子,只有摒弃“素质教育”那些温柔的虚像,早日炼成在现实世界穿行阶层的铠甲,手握更具体的竞争力,才能让自己配得上更抽象的“素质”,而抽象的素质,经常被硬核的阶层碾得粉碎。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行”观点,脚下的路就是修炼场,若一个少年无需担心衣食,若除了好好学习之外TA未担负更紧要的使命,“应试”就是锻炼素质最直接的途径。在“应试”中,TA锤炼了分解任务、知行合一、专注刻苦、不怕挫折、孕育“心流”等“素质”,这些硬核的素质,远比想象出来的优越感更珍贵,比虚无的人生目标更清晰,比哗众取众的能力更有效,比无法求证的才艺更客观。
退一步讲,即便有些孔乙己不得不脱去长衫,即便市场并不垂青一些“屠龙之术” ,即便你常常敌不过“三代人”的加持,那应试中走过的每一步,其实都算数,一纸学历更有利于守住人生的下限,守住曾经在最客观的考核中被证明过的自信,怀才不遇,远好于无才可怀。
穷人的孩子,面对“素质”教育,勇敢地说出“自己不配”吧,因为你完全配得上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