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播种后遇到干旱,先别急着浇水,能够起到“蹲苗”的作用,后期不易倒伏”。

在大家都忙着给夏玉米灌溉浇水的时候,小帮手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观点“有理有据”,不禁让人陷入了怀疑,真的不用去浇水吗?具体咋回事?到底浇不浇?本篇内容,小帮手就详细和大家说说。

“小麦收完了,玉米也种上了,本来想着能歇歇了,谁知道天气一直不下雨,田间墒情差,土壤干旱,玉米无法正常出苗,还需要顶着35度以上的高温去浇水。”

上述是不少农户遇到的问题,当前,河南、安徽、陕西等地的小麦收割工作已基本结束,河北、山东等地的小麦收割工作,也已进入尾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持续的干旱天气,给夏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以玉米来说,如果等雨播种,查看天气预报,后续10天左右基本上无降雨,会误了农时。

如果在土壤干旱下播种,又担心不出苗。没办法,夏玉米讲究“抢时播种”,先播种下去再说,有条件浇水的话,及时进行灌溉浇水,没有浇水条件的话,看自身的出苗情况了。

小帮手所在的豫东地区,近一周的时间,田间都有很多农户在浇水,玉米播种了之后,不能看着它不出苗,自己辛苦一些无所谓,玉米出苗良好就行。

不仅是河南,山东、河北等部分区域的农户,也正在忙着给玉米浇水,持续晴朗的天气,有利于小麦的收获和晾晒工作,但却为夏播出了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从6月11日起,北方高温继续增强,并且将进入这轮高温过程的鼎盛时段,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42℃。

后续10天的天气,6月11日-20日,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等大部分地区,降雨依然比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等雨播种的农户,可以放弃这个想法了,十天半月之后,别人家的玉米都已出苗,甚至播种比较早的地块,都该打除草剂了,你家的玉米还未种上,显然是耽误了农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旱下播种玉米,到底能去浇水吗?

玉米播种以后,种子需要吸收到充足的水分,才能够正常的发芽、出苗。如果播种时,土壤墒情就非常差,5cm左右处土壤水份含量非常低,势必会影响小麦的出苗,缺苗断垄现象严重。

而夏玉米播种又讲究抢时,因此,大多数的农户的做法,都是先把玉米播上,再及时去灌溉浇水。在玉米播种后的1-3天内,把土壤浇透(别有积水),玉米出苗基本上不会受影响。

6月7日,农业农村部专家也给出了黄淮海抗旱保夏播技术意见,意见中提到,对干旱缺墒明显的田块,有条件的地方浇水造墒,确保适期播种。

对表墒不足、底墒较好的田块,通过坐水播种、浇“蒙头水”等措施,确保种足种满

而有人说玉米播种后,不能去浇水,有利于更好的“蹲苗”,从实际种植过程中来看,这种观点不可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要了解一点,什么是“蹲苗”?

指的是通过控制浇水和施肥,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目的很简单,锻炼幼苗自身的生长能力,让其更加健壮,到了中后期,能够提高自身抗倒伏(抗逆)能力,从而形成高产。

这里要注意一个重点,“蹲苗”的前提是要有“苗”才行,如果田间农作物的苗还没看见,那就没有后续“蹲”的必要了。

按照当前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部分地区的情况来看,已经长时间无有效降雨,田间非常干旱,夏玉米播种以后,如果不及时灌溉浇水,玉米都无法正常出苗。苗都没有,还如何“蹲苗”呢?

因此,小帮手建议,夏玉米播种后,有灌溉条件的农户,还是要及时去浇水,不建议听信不能去浇水(可以蹲苗)的观点。如果当地没有灌溉浇水条件,那就等玉米出苗后,根据出苗率,再决定下一步是补苗还是重新播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个角度说,有“蹲苗”的想法是不错的,毕竟玉米属于高秆作物,到了生长后期,遇到大风天气,很容易发生倒伏,而适宜的“蹲苗”,增强了根系生长的能力,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提高自身抗倒伏的能力。

只是“蹲苗”的时间点选的不对,可以在玉米苗期时采取“蹲苗”措施(一般在玉米出苗后至拔节期进行为佳)。而玉米刚播种,还未出苗的情况下,还是要以提高出苗率为主,赶紧浇水吧。

综合上述内容,北方多地持续干旱,夏玉米播种后,要及时进行灌溉浇水,等到出苗后,再考虑“蹲苗”的问题,所以,顺序不要搞错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