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个多月的隔离检疫和过渡适应后,备受关注的大熊猫“福宝”于今天(12日)在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正式与公众见面。果不其然,它一露面,便成了各大社交平台的“顶流”。

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介绍,隔离检疫期满后,“福宝”搬入卧龙神树坪基地繁育园区域,通过圈舍间的交流窗,与左邻右舍的大熊猫进行声音和气味的交流,逐渐融入大熊猫种群生活。经过饲养团队的观察和评估,“福宝”适应情况整体较好,于近日搬入新居,在6月12日与公众正式见面。

福宝与大家见面(报道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宝与大家见面(报道截图)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今日上午9时许,“福宝”开始露面,包括新华社、央视网在内的媒体纷纷进行了直播,许多媒体也都进行了转播。上午10时许,短短一个小时,“福宝”便登上了新浪、头条、腾讯、百度等各大平台的热搜热榜第一,成为熊猫界当之无愧的“顶流”。

此前,网上曾传出“福宝”回国后“受虐”的谣言,传言的主要依据为福宝脱毛、福宝脖颈处凹陷以及社交平台流传图片等。

然而,相关指控经不起推敲。澎湃新闻整理了部分在韩国论坛等平台传播度较高的说法,发现这些谣言主要源自网友的“推论”,没有实证,且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经对其中多个说法进行了辟谣。

5月28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布视频表明,福宝颈部局部出现了断毛,“进行了检测未发现致病菌,且皮肤区域无过敏、结痂、皮层增厚等异常现象”。旅韩大熊猫也常有脱毛现象,福宝并非个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福宝多角度照片,其脖颈处起伏属自然现象,网传“福宝被拴住”属无端推测。

据央视新闻6月12日报道,针对“福宝”断毛现象,饲养员介绍,在“福宝”隔离期间,经检查,“福宝”断毛区域并无明显皮屑增多、红肿、皮癣等异常表现,没有发现引起断毛的病原。在将其转移至繁育园一段时间后,其断毛现象也逐步改善。断毛现象在大熊猫中属于比较常见的现象,多与季节变化、环境因素和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系。每年从繁殖季(冬春交接)开始到夏季较明显。总体来说,“福宝”健康状况良好。

据介绍,福宝4月回国后适应期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经多次对网传说法进行了辟谣,今天福宝如期与公众见面,上述谣言更是不攻自破!

极目新闻综合新华社、央视网、看看新闻、澎湃新闻、各大社交平台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