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记者 李忻遥 刘澜 孟丽 白冰 耿静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芒种时节,太行山区的农事生产一派繁忙,河北农业大学师生组成一支支科技服务团队奔赴一线,为稳产增收护航。
在邢台市前南峪村,市场“新宠”软枣猕猴桃进入果实膨大期。为此提供技术服务的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日前又添新力量——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的王迎,选择回到河北农大工作,入职手续还没办好,就紧随团队赶来种植基地:“我是李保国老师的学生,应当追随他的足迹,将所学所知献给这片热土。”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他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以李保国为代表,自承担太行山区开发课题至今,河北农大组织数百名专家投身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45年如一日,他们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把科技送进农户,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传承,走出一条以教育、科技、人才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之路,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太行山道路”薪火传
李保国是怎样成为“李保国”的?
走进河北农大校史馆,一张张老照片,一本本泛黄教材,承载着激情燃烧的记忆,也记录着李保国成长的精神沃土。
河北农大组团式的科技助农,始于1979年。
那时候,曾以博大胸怀哺育过中国革命的太行山,仍处在深度贫困之中,有32%的山村人均年收入在50元以下。
面对河北省科委设立的改变太行山区面貌的研究课题,河北农大主动请缨:“农业的难题,农民的难事,农大干!”
当年初春,副校长、小麦专家王健顶着满头白发挂帅出征,带领学校6个系11个专业的100多名师生,进驻保定市易县阳谷庄乡,以此为试点,拉开了太行山综合开发的序幕。
没有绝望的土地!短短两年时间,阳谷庄的开发实验项目就以98.1万元的投资,换取了33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国家科委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山区科技攻关项目——“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将区域扩展到全省24个县。
由此,河北农大的科技之火燃遍太行。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园艺专家”杨文衡、“枣先生”周吉柱、“果树专家”马宝焜、“扶贫状元”皇甫中泗、“西瓜财神”王如英、“蘑菇教授”香永田……这些亲切又生动的称呼,也是共产党员在山区百姓心中的形象。
2015年7月19日上午,一位河北农大水土保持专家的骨灰,被安葬在了前南峪村麻峪沟苹果树下。
老人生前留下遗嘱:活着治山,死了守山,骨灰要撒在前南峪村麻峪沟。
他就是李保国的老师、“太行山道路”早期重要建设者于宗周。30多年山区蹲点搞科研,他研究总结出一套林果生态经济工程建设技术,俗称“生态经济沟”。前南峪村因此荣获联合国环境建设“全球五百佳”提名奖。
1983年,于宗周带领小流域综合治理课题组进驻前南峪村。课题组一对年轻的“夫妻档”就此扎下根来,这便是李保国和爱人郭素萍。
同一时期,河北农大在太行山区建立起上百个科研试验点:胡庆恩、冯巾帼夫妇舍家上山育林,安建昌身患癌症仍坚持生态课题,谷子林的养兔技术遍地开花,皇甫中泗的普剪让果树管理升级,孙建设在顺平成为首个“博士村长”,徐海光、周厚均在唐县深山种起水稻……
像于宗周一样,从风华正茂到年过花甲,一批河北农大教授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太行山区综合治理和扶贫开发事业中。
如李保国一般,一批青年教师紧跟前辈步伐,扛起责任,承继使命。
“六五”期间,他们以710万元的投入,获得了3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山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3倍。
不羁的河川变成水源,片麻岩变成沃土良田,经历水土治理的太行山区,花果飘香的基础就此打下。
河北农大送科技进山、振兴贫困山区的做法,受到国务院充分肯定,被国家科委誉为“太行山道路”。
中宣部把学校师生的优秀品格肯定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
老区人民把对河北农大师生的深情厚意镌刻在石碑上,并联名投书报社,称他们是“最受农民欢迎的人”。
是“新愚公”亦是改革先锋
李保国是怎样的“李保国”?
这是一个会跟随时代发展产生丰富答案的问题。
2024年4月9日,邢台内丘。
沿着321省道西进,王迎终于再次来到了岗底村。他记得,上次来还是跟李保国老师读研究生的时候。
此时,村民杨双奎正在自家果园忙碌。有时隔着苹果树,他会遥望不远处的凤凰岭——李保国老师的墓地就在那里。
“现在回看,李老师真是把致富路子琢磨透了,他的很多理念都走在了前面。”杨双奎说。
这一点,读博深造后的王迎有了更深体会:“农产品标准化,难就难在源头上。李老师将作业流程标准化,就推动了品质上的最大统一,为商品化打下基础。”
彼时,省内农业经营者在农产品商业化和产业化上也存在一定盲区,缺乏主动性和突破性。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给了李保国更多思考。
“单靠技术不行,产业是关键。”长期在农村,李保国摸透了山地的脾性,有了更接地气的独到见解:技术体系与群众基础兼备时,更深层次的环节,便要向产业发力。
“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不能干拍脑袋、随大流的事。”郭素萍回忆,“那时他没日没夜地琢磨,学习、消化、吸收、再摸索,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破。”
紧盯产品品质,他研究出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
聚焦生态闭环,他完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形成农业特有的闭环式产业链。
把握产业溢价,他探索三产融合路径,开创了“托一接二连三”产业化模式,打造出“富岗”“绿岭”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
“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回首望,今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在李保国身上有着生动实践。
精神,一脉相承。
这些年,郭素萍带领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走遍了太行山的沟沟坎坎,在全国370余个市县开展技术指导,并创新“老果园重茬大苗建园技术”,打造唐山市鸡冠山立体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同时,26支李保国志愿服务队、122支服务小队,也在农业农村一线发挥光热。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
面向市场经济、农民需求办学这一理念,在河北农大师生心中历久弥坚。
“保国、素萍是跟随‘太行山道路’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更懂得实践对科研、教学的重要性。”李保国的同事卢振启说。
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负责人齐国辉,至今对一件小事记忆犹新。
那时在李保国指导下,1000多口人的岗底村就有191名果农成为初、中级果树工艺师,成为全国“持证下田”第一村。乡亲们都说,是李保国成就了他们。
李保国却摇摇头:“没有你们我哪来的科研成果,不是我成就了你们,而是你们成就了我。”
这段关于“谁成就了谁”的对话,将扎根的双向赋能,生动诠释开来。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时代呼唤更多的“李保国”。
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来到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3个月后,河北农大教授孙建设带领团队,创新性提出创建“驿站”的构思。紧接着,河北农大与顺平县共同推动驿站在北大悲村率先落地,形成从科技研发到生产销售全方位服务的模式。
2017年,保定市政府与河北农大签订协议后,双方聚焦全市35个特色农业产业,建成50家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带动30多万群众走出贫困。该模式成功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这一阶段,河北农大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2308项,审定新品种145个、专利234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65项。
“涉农高校是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创新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多年来,河北农大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成长,‘太行山精神’一脉相承,‘太行山道路’越走越宽广。”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立杰说,学校师生牢记总书记嘱托,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持续不断将科技、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农业、农村,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如今,以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等平台为载体,河北农大师生全面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
在河北省,学校已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等394个,近千名师生组成157支跨学科、跨行业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一线。
蠡县大曲堤镇,农田里竖着排排竹竿,织网将竹竿串牢,麻山药幼苗出土,藤蔓顺着织网长成“绿色的墙”。
“这是块重茬地,已经连续第三年种植麻山药,没有河北农大的刘廷辉老师,我们自己不敢这么种。”康兴安麻山药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金亚说,通过靶向治疗影响麻山药连作的病虫害问题,现在重茬地商品率达到80%以上。
校企兴村、都市农业、乡村振兴综合体、未来食品、人才兴村……面对新的时代要求,保定市政府与河北农大共建保定乡村振兴学院,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保定乡村振兴场景工程。博士农场、河北省食品实验室、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示范园区等创新实践项目,聚焦产业、人才等多点发力。
作为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之一,河北农大在建校之初就提出:“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
如今,在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和高素质农民同时,河北农大每年组织8000余名师生到乡村和企业一线科研攻关。学校明文规定,新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先到“三结合”基地实习一年。
行走在几代农大人奋斗的热土,王迎谨记学生时期李保国老师的叮嘱:“搞科研就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春播秋收,脚踏实地。扎不进泥土地,就长不成栋梁材。”
太行山高,可以呼远。
迈步新征程,丰收的力量藏在大地深处,科技的冲劲带着种子破土发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