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未来如何,人生适意当尽兴。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迎来了句号。无论成绩如何,无论是庆功还是励志,无论叫升学宴还是答谢宴,一次丰盛的筵席是许多高考家庭在发榜前后的必然安排。

无酒不成席。无论是在前科举时代、科举时代还是如今的高考时代,考试结束后的宴席上都有一番畅饮。推杯换盏之际、觥筹交错之中,考生准备迎接新的征程,家长也以此告慰十余年来风尘满面的、陪考的自己。

泪与笑、喜与悲、乐与苦,都在这杯酒里。

考完当然要庆祝,庆祝当然要饮酒。周代开始,就有了本意为尊老敬老的“乡饮酒礼”,汉代时增加了“尊贤”的涵义,表示对人才的重视。隋唐时代科举制开始,各地学子在赴京应试前,各地官员会为其举行盛大的宴饮,既为庆贺通过进京前的初试,也为其即将到来的更重要的考试壮行。

京城的考试结束放榜后,榜上有名的士子将迎来像如今毕业季一般的“畅饮季”。为新科举子而设的宴会,叫做“鹿鸣宴”,起源于唐代;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叫做“琼林宴”,开始于宋朝。这两场宴会上的酒,从唐宋一直喝到了明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种宴会都由朝廷提供,士子本身不用花钱。然而除此之外,古代跟现代一样流行AA制凑钱喝酒的聚会。但份子钱并不一定完全平摊,比如状元榜眼这样的学霸,份子钱就要比一般人出得更多些。

唐代的曲江宴,已是天下闻名。吃过一连串的酒席之后,新科进士在京城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聚会就在曲江池举行,称为“关宴”。关宴的费用完全是士子们自己支付,相当于同学之间的告别宴。关宴上这一杯酒喝完,大家从此各奔东西各赴前程。不管将来是青云直上的得意、还是艰难困苦的坎坷,如果有缘再见,多少都还会为这一杯酒彼此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结束,最高兴的莫过于考生。尤其是他们普遍在这一年先后度过了自己的十八岁生日,在年龄上已经法定成年。在宴席上与长辈师友一同举杯相庆的同时,也在悄悄撕掉自己“未成年人”的标签。而从稚气未脱的少年人,向理性、稳重、大气、智慧的成年人转变的过程,一如从饮料到酒的过渡。

青少年往往喜欢甘甜的糖水,比如可乐、奶茶或者果汁,它们都是能即时提供生理快感的东西。而成年人的爱物比如白酒,第一次喝未必可口,可能还有辛辣的烧灼感。然而这样的不适感,正如踏入社会的写照。

从高考结束开始,考生们就将离开父母,独自踏上人生的旅程。他们要面对的除了理想中的鲜花和掌声之外,更多的或许还是现实中的荆棘和风雨。在阅历一点一点增长的过程中,他们一步一步走出以往的舒适区,在这种历练和体验造就的不适感过程中慢慢适应,从而比少年时更深刻、更理性、更清醒地认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风雨才见彩虹的过程,一如从糖水到白酒的过渡。“少年不知愁滋味”,只有等少年经过逆境、经历人生百味之后,才能明白跟糖水相比,白酒更意味着沧桑造就的成熟。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杯白酒是一场成人礼的开始。

今天宴席上兴奋不已的高考考生,终将成为成熟的社会人。一杯酒,助高考考生们完成的既是真正的成人礼,也将长辈的期待和希望寄托其中——虽然他们在目前的年龄,未必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敬完师长、敬毕亲朋,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才有闲暇坐下来,真正为自己斟上一杯酒。考生是兴奋与期待,自己则是如释重负后的解脱。

中国的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走在独木桥上的,看似只是考生,支撑他或她一路走来的却是父母的努力和付出。每个考生所取得成绩的背后,都是整个家庭拼命的结果。

高考考生的家长,其中的悲欣甘苦,只有真正一路走过的人最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在上幼儿园甚至更早,就要为幼升小开始忙,看有没有可能蹭一波学区房的红利;自己好好的房子不住,跑到学校边上租老破小栖身,只为能让孩子把路上奔波的时间换成睡眠;至于为了让孩子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不惜换工作、换单位、换城市花大功夫下大力气的,艰辛更是一言难尽。

学霸似乎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不是学渣已经谢天谢地。小学的早送晚接只是家常便饭,辅导作业才是困难重重又不得不过的难关。这边还在费尽心思掰碎了嘴皮子反复讲,那边客户又不停催交方案,其中的酸爽,局中人才了解。

成绩不够好,名校又挤破头,各种补习班走马灯似轮转。上大课效果不好?那就一对一。从周末到寒暑假,熬夜的加班工资都变成了一次次的补习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众所周知的压力下,早就像伺候上级一样地伺候孩子。考好了,不能表现得太高兴,孩子骄傲怎么办?考不好除了自己焦虑,还要想尽办法疏导孩子的情绪,孩子情绪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虽然明知道大多只是心理作用于事无补,但高考那天考生母亲还是会穿旗袍、拿向日葵、顶着烈日或大雨在考场外守着,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柄和显眼包。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经历过高考陪跑的家长,或者不足以谈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一切总算都告一段落了。升学宴或庆功宴的餐桌上,为自己倒一杯酒,敬过往也敬前方。孩子如同风筝,终于要放飞远去。无论去向如何,十余年的艰辛总是有了着落,人世的不易与奔波都还给了人世。不经历过这一场考试,或者也难说就值得。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对于高考考生的家长尤其如此。但人生不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冲关?不论未来如何,结果未必比过程更重要。此时升学宴上一杯酒,或许就是明日庆功宴上的前奏。因此小酌一杯也可、大醉方休也罢,既然活,就活个真实、明白、痛快和高兴!

无酒不成席,白酒更是国人升学宴上不可或缺的一种酒。全兴大曲祝所有考生前程繁花似锦,更为考生背后的家庭加持鸿运。

人生适意当尽兴,尽兴时当饮全兴。

——漫成都·生活——

文字|马可

编辑 |Penny

图片|Anyu

主编/出品丨王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