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台媒5号发布的报道,在得知印度总理莫迪赢得选举,开启自己的第三个任期之后,“台独”头子赖清德通过社交媒体向莫迪表示祝贺,期待所谓的“印台伙伴关系”快速发展。不久之后,莫迪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回复感谢赖清德,称“期待双方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二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越界互动,立即在印度舆论界引发关注,因为这是首次有印度总理在社交媒体发布涉台言论。

由于此事牵涉到两岸关系,有记者将问题带到了我国外交部的记者会上。据观察者网援引外交部网站6号发布的消息,发言人毛宁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被问及如何看待莫迪在回复赖清德祝贺时,称“期待与台建立更紧密联系”。发言人明确表示,印度作为中国的建交国,曾在一个中国原则上对中国作出过严肃的政治承诺,理应认清、警惕并且抵制台当局的政治图谋,中方已就此事向印度政府提出交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难看出,发言人的回应虽然相对简短,但态度却是十分强硬。让中国如此警惕的并非满脑子“台独”幻想的赖清德,而是刚刚获得选举胜利的莫迪。表面上,莫迪率领的印人党获得胜利,莫迪将毫无悬念的开启第三任期,比肩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实际上,由于印人党只拿下了议会的240席,没能达到半数的272席,使得印度只能与政治盟友联合组阁。换言之,莫迪这一次必须和其他党派分享实权。

而由此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莫迪在印度国内的绝对权威性被大幅度削弱。虽然从个人支持度去看,莫迪可以通过煽动印度教民族主义来巩固自己的个人声望,但是在政治层面却要面临无数挑战。倘若莫迪在接下来的日子遭遇到不顺,会有很大概率继续通过制造外部危机来转移内部矛盾。鉴于印度已经将中国视为自己最直接的竞争者,不排除莫迪会在当选继续之后打“中国牌”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台湾问题又是最容易引起争议,同时也最容易获得美国支持的涉华议题,这对于莫迪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毕竟,莫迪已经从中美竞争尝到了“捡漏”的甜头,倘若用插手台湾问题,来换取西方甚至是民进党当局的投资或者产业转移,对于一只脚已经踩进党争泥坑的莫迪而言,不失为一个选择。但想法终究只是想法,能否成真还是取决于印度有没有实力去干涉台海。

印度虽然整天喊着要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甚至向美国以及台湾富士康表达出愿意承接从中国转移出来的分工的愿望,但是直到今天仍然离不开中国供应链,而且印度国内不少生产链离开中国技术支持就无法正常运转。如果莫迪胆敢在台湾问题上挑战红线,中国还是有足够多的工具,去加大印度制造业的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在最极端的条件下,也就是印度出兵跟随美国炒作台海局势,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给予印度当头棒喝。因此,莫迪最好认真对待中国提出的交涉,尽快回到互相尊重、和平共处的轨道上,否则未来等待莫迪的,将是真正的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