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布局CDP(客户数据平台)时,提升客户数据质量至关重要,因为高质量的数据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准确、更深入的客户洞察,从而优化营销策略和提升业务效果。

在前两篇,我们给到了一些建议,今天我们接着聊聊,还有哪些点可以帮助企业在布局CDP时提升客户数据质量

一、客户属性合并

客户身份关联之后,将客户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触点行为连接在一起,比如客户在什么时间注册了小程序、什么时候购买,那必然会涉及到用户信息的合并,不同渠道都有客户基本信息档案,那合并的过程中怎么解决冲突和保证数据可信。

  • 业务规则:以可信度更高的来源数据为基准,比如同样是性别,CRM系统和线上商城的不一样,那优先取CRM系统的,小程序和APP的不同,取小程序的。
  • 时序规则:以最早接入的属性数据为基准,如客户来源:以那个注册日期最早;有的将最新接入的属性数据为准,比如家庭结构。
  • 默认规则:按照ID的优先级来合并数据,比如设定某个来源的数据作为标准;
  • 特殊规则:特殊类型的属性设置固定的规则来处理,可以预置规则。

二、构建标签体系

在建CDP之前和建设过程中,运营人员都非常关心如何构建一套有价值的标签体系,沉淀数据资产。

因为一套合理准确的标签体系能够让业务知道在哪种场景下,哪些人是重点服务对象,将精力花在刀刃上,基于CDP构建标签体系时至少要遵循这些规则。

  • 符合商业目标:各个行业/企业的商业目标不同,对客户标签的需求不同;
  • 还原业务流程:构建标签体系之前,先梳理运营流程、业务场景和业务部⻔需求,尽量从业务场景倒推标签需求。
  • 定义的标签可以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
  • 包括对标签的分类和标签名称的定义,需要与实际业务架构和需求相贴合。
  • 明确标签定义:从标签角度,要细致地描述标签,把标签相关的规则和元信息要尽可能的暴露给使用者,让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能清楚知道标签的规则是什么、标签的更新频率、数据类型等。
  • 持续维护与管理:与传统标签开发流程不同,CDP提供了很多丰富的低代码标签加工工具,可以让运营人员可以快速创建所需要的个性化标签。持续运营一段时间后,可能会产生非常多的标签,我们需要根据业务变动和时间推移,需要做到及时维护,对标签进行优化、筛选剔除无效标签,保障标签的可用性。

三、数据隔离

在 CDP内,除了数据的拉通,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数据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考虑租户之间的隔离,各租户完全独立,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和服务群,无论多庞大复杂的数据都可以做到完全隔离。

其次是单一租户内的业务单元隔离,在数据被有效隔离以后,企业做多业态/多组织管理就会变得更简单。

特别是我们服务过的大部分是集团型企业,具备多业态(商业、置业、物业、文旅),集团统一来建设CDP,希望实现相互赋能。

首先是实现集团统一管控,集团层面拉通各业务单元(各业态/子企业/项目)回传的客户数据,进行全量数据资产管理和运营,可以向下共享数据资产。

其次又能与各业务单元保持独立,业务单元之间数据隔离、独立运营,构建各自的标签体系和分析体系,在获得集团统一数据赋能的同时,又可以反哺数据资产。

还有单一业态的集团型企业,希望可以实现多级组织运营,比如集团-区域-城市-项目这样的多级组织架构,希望支持集团统一管理,下面的各组织之间按数据权限隔离,作为独立业务单元来运营。

要适配不同的企业架构和数据隔离需求,也对CDP的数据权限管理提出了要求,也是CDP落地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事项,涉及到数据处理和适配企业架构的扩展性。

四、能力接口化

在数据接入、处理和加工分析之后,把这些数据输出到其他业务系统和应用,才能真正激活数据价值,为企业数据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 比如画像的查询,将全景的客户画像给到CRM,帮助客户经理做更好的推荐和跟进;
  • 标签体系给到推荐系统,做千人千面的商品和内容推荐
  • 人群包给到营销工具,针对不同人群实施营销策略和活动
  • 实时行为事件给到营销工具或业务系统,在关键节点进行刺激转化或者权益发放,比如用户触发某个特定行为之后,营销工具给用户发送通知

  • 分析模型,像事件分析、留存分析、转化分析等分析结果给到可视化工具

在这些过程中,需要打通分析、营销、运营等工具,因此需要一些标准数据查询接口,稳定可预期的查询速度,以及快速的标签/分群计算能力。

作为 CDP ,需要完善的能力封装和接口化设计,对于第三方业务系统能快速对接,同时需要提供较为完善的权限系统,避免核心数据泄露。

关于CDP的其它相关信息内容,欢迎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小编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