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锁”失败?挪威发现巨量稀土矿,美国乐开了花,中国“锁喉”大招要失效了?

据外媒称,挪威的一家稀土公司已经发现了欧洲大陆上最大的一座稀土矿,外国专家表示这一举措将成为欧洲未来几代人重要里程碑。

目前官方公布初步调查的结果显示,这座稀土矿的储存量达到了88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稀土不是真的“土”,而是一类珍贵元素。

稀土这类元素里面包含着17种珍贵的元素,根据不同属性,人们将它们分为“轻稀土”“中稀土”“重稀土”三组。

稀土元素常被用于材料方面、石油化工等方面,能够提高导弹飞机等战斗武器的性能,同时还是高科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因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由于稀土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稀土元素又被称为是“工业黄金”,这彰显了它在工业中宝贵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曾经拥有着世界上百分之七十多的稀土储量,在稀土市场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然而由于人们过度开采和出口,中国的稀土资源在二十世纪末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呈现急速下跌的趋势。

到了2010年,中国的稀土储存量占比已经不足百分之二十五,这对我国工业生产和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个乐观的情况。

甚至有专家估计,如果中国按照现今生产速度消耗稀土,2040年开始中国或许就要从国外进口稀土资源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因为中国一半以上的稀土资源外流造成的结果。

中国因为稀土储量巨大,因此基本上承担了全球各国稀土的供应量,尤其是美、俄、韩、日等国家都依赖于中国的稀土资源。

由于需求巨大,稀土长期便容易受到外国买家的控制,导致出口的价格一再被压低,最终让外国买家达到目的,低价购入大量稀土资源。

不过,这样的情况在近些年已经有了好转的迹象,我国现在已经开始限制稀土产品的出口,以此来减缓稀土储量的下降速度。

不仅如此,政府还发布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中就有提到对稀土提取技术的禁止出口限制。

此项政策一出,部分外媒报道称这是中国对美芯片制裁的“反制”表现。

因为稀土资源储存量只是中国的优势之一,却不是最关键的优势,中国最为厉害的王牌其实是稀土提取技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下,中国靠着自己的努力将稀土分离的纯度提到了99.99%。

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中国提取稀土纯度的困难,还提高了生产效率,让中国在国际上拥有了掌握提取稀土技术的绝对主导权。

正是凭借这份技术自信,中国才能够在西方发现巨大稀土矿的时候稳如泰山。

因为即便他们拥有了巨大的稀土储存量,无法得到中国的核心提取技术,也是白费力气。

当今我国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守好核心技术,不让提取技术外流,避免失去战略制高点,这样才能牢牢站稳在稀土产业的顶峰位置。

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完善对稀土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找到稀土产业长期发展的突破口,不让受制于人的历史困境再次发生。

资料来源:

外媒:挪威发现大量稀土矿藏——参考消息

挪威称发现欧洲最大稀土矿 储量高达880万吨——财联社

两部门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涉及稀土技术等内容引发美媒关注——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