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征时期,整整追了红军20000里的国民党司令吴奇伟,让人没想到的是,1949年10月1日当天,毛主席却热烈欢迎这个本来是死敌的人来参加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当天,许多抗战元勋、杰出人物以及党中央重要领导人都在现场观礼,然而人群中还有一个存在着争议的身影,这个人就是原国民党部下吴奇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曾经多次和我军交手,在长征的时候更是率军追赶红军两万里的路途。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吴奇伟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呢?

吴奇伟出生在广东一个小村子里,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只能在外做伙计谋生。

年少时的吴奇伟表现出了不同他人的聪敏和勤奋,很快受到了老板的赏识和重用。

店里的老板是吴奇伟的伯父,他看到这个孩子是个可造之才,于是便掏钱把他送到了学堂里去读书。

伯父的这个举动,让吴奇伟感激不已,同时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学堂中的吴奇伟学习很用功,功课也做的很好,在他人的资助下,吴奇伟一路念到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毕业来到军队后,他的谋略和才智有了发挥的机会,长官们都对这个年轻人赞赏不已,受到赏识的吴奇伟一路得以升至要职,多次担任司令官带兵上战场。

吴奇伟确实是一个拥有实力的干将,他的前半生常有贵人相助,这离不开他为人处事之道,更源于他过硬的军事才能。

在抗日战争时期,吴奇伟全力支持抗日,率军在万家岭一带重创日军大部队,使得对方伤亡惨重。

万家岭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第一次几乎全部歼灭敌军整个师团,作为前战总司令的吴奇伟身先士卒,果断布兵,获得了党内外的称赞。

就连叶挺将军也对这场战役作出高度评价“……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屡建奇功,受到蒋介石器重和夸赞的大将却在红军身上吃了不少教训。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吴奇伟曾经奉命参加“围剿”红军的战役,然而最终却不敌红军部队,获得了指挥生涯中最大的打击和挫折。

1935年,这位国军主力中央军的指挥官在老鸦山和红军队伍展开了激战。

在兵力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吴奇伟所率领的国军部队却没有发挥出应该有的优势,最终只能够在红军的追击下一路逃至乌江。

这几次战役让一向充满自信的吴奇伟对红军部队有了崇敬的感情,就连他也不得不佩服红军队伍的强大,只能成为手下败将。

于是日本投降之后,吴奇伟不愿意再和共产党的队伍兵戎相见,自请回到了家乡养老。

后来受到旧部下和战友们的劝说,吴奇伟彻底转变了思想,宣布和蒋政权彻底决裂,起义投奔中共。

毛主席早就听说过他的战绩,对于吴奇伟等人的决定十分支持,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因此,尽管吴奇伟曾经有过错误,但是最终他的思想完成了转变,深刻理解了党的主旨,真心愿意加入共产党的队伍中来。

对于一位在抗日战争中立下战功的爱国将领来说,他确实有资格站在开国大典的现场观礼。

资料来源:

新中国开国会议上有人高呼“国民党万岁”——新华网

在贵州追堵中央红军后投向人民阵营的四位国民党将领——党史博采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