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颠覆式变革正在袭来。

美国时间6月10日,苹果公司备受瞩目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正式拉开帷幕。大会上,苹果公司推出了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跨平台和程序应用于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再次为终端发展增添了更多“AI”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由ChatGPT引发的AI浪潮,人类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离AI世界如此之近,智能手机,作为连接多个生活场景、硬件消费市场、信息消费市场、基础通信和互联网应用的枢纽,在AI的全新浪潮下也迎来新的增长发展潜力。

此前,在手机设计大赛主题活动—思享汇:AI时代的手机创新活动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终端负责人和产业链主导企业领袖,国家智库专家等,围绕AI时代的手机创新分享了各自的观点与探索,头脑风暴之中,AI终端与终端AI的创新之道正更为清晰。

生成式AI:推开智能手机“变革”大门

时间拨回2022年11月,ChatGPT的正式上线,迅速获得全民的追捧。这场最初由ChatGPT引发的生成式AI浪潮,让全球消费者惊讶于大语言模型(LLM)所带来的全新人机交互体验的同时,也让产业界充分认识到生成式AI技术在消费者市场的巨大应用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产业在进入5G时代后,也需要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颠覆性革新,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个性化,同时也更加安全的使用体验。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快速化,人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且零碎,用户渴望新技术能够帮助他们过滤无用信息,节省时间和精力。

生成式AI技术与智能手机的融合刚好契合这一需求,AI手机通过智能算法和个性化推荐,可以帮助用户更高效地管理信息,减少无意义的浏览和搜索时间,同时,AI技术使得手机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喜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如管理日程、回复邮件、整理文件等,从而提升工作和生活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关键的是,手机作为当下最重要的个人智能终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40亿用户规模,无疑是生成式AI技术在C端应用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从手机到真正的AI手机,其将革新包括硬件、软件,以及相关的移动互联网内容生态的方方面面,生成式AI正在为用户体验带来关键变革,也将创造手机行业的全新周期。

机遇与挑战:新赛道下“百家争鸣”

IDC预计,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中国市场AI手机份额也将迅速增长,到2027年将占比超过50%。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技术部总经理,集团级首席专家崔芳认为,当前AI技术的引入为手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超越了单纯依靠硬件升级和参数竞争的阶段,各大手机厂都在积极押注AI技术,将其作为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此外AI的融入带来操作系统、应用生态的变革,新的AI专用操作系统搭配典型AI应用将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事实上,AI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有望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颠覆性变革。在手机行业,因其内置大模型场景离用户更近,且能在用户授权下完成各种事项,正成为厂商加速产品迭代、开辟蓝海赛道的关键机遇。

赛迪智库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温晓君表示,AI手机应该具备用户定义开放的服务生态、随心和专属的智慧操作系统、多模态融合的全新交互方式,以及支持生成式AI发展的智能终端硬件平台等特征。

目前,主流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布局大模型技术并融入操作系统之中,旨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华为在HarmonyOS4操作系统中推出了融入大模型能力的小艺助手;vivo发布了自研的AI“蓝心”大模型及自研蓝河操作系统BlueOS;OPPO推出自研“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并在开年之际发布了ColorOS AI操作系统;荣耀在2023开发者大会上发布全新操作系统MagicOS8.0,并推出70亿参数的端侧平台级AI大模型“魔法大模型”;中兴也宣布AI FOR ALL战略,先后推出了三款不同特色、支持AI功能的手机,践行AI科技普惠大众;小米大语言模型MiLM也正式通过大模型备案;三星则推出主打AI概念的手机Galaxy S24,通过本地和云端AI相结合的方式,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正式发布了苹果智能系统,与iOS 18、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操作系统深度集成。作为“苹果智能”的一部分,新应用“写作工具”可以让用户在苹果各平台自带的邮件、笔记等以及第三方写作类应用程序改写、校对、总结文本。

同时,用户还可使用新推出的图片工具,在数秒内创建动画、插图或素描风格的图像。借助“苹果智能”,用户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搜索特定照片及视频中特定片段。新的“清理”工具还能识别和移除照片背景中分散注意力的内容。在“苹果智能”的支持下,语音助手Siri将拥有更丰富的语言理解能力,回答更自然、更具语境相关性和更个性化。并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把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集成到iOS 18、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系统平台,用户无需创建账户即可免费访问。

在记者看来,目前产业链在大模型与生成式AI布局与落地体验,大致分为四大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高效利用计算资源,满足生成式AI算力的需求。具体则表现为实时语言翻译、图像处理与增强等。

二是AI手机能够感知真实世界,了解用户与环境的复杂信息。如AI通话摘要、会议记录、智能场景识别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AI手机需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如个性化推荐、智能助手等。

四是AI手机还要拥有创造力,可以持续为用户提供知识和灵感。如智能创作辅助、知识问答与辅助学习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语言翻译到图像处理,从通话摘要到个性化推荐,再到智能创作和学习辅助,AI手机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但与此同时,手机厂商在积极布局大模型融入操作系统时,在技术整合难度、资源需求、用户体验与安全隐患上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机遇和挑战,温晓君对产业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鼓励手机企业加快部署AI手机赛道抢抓布局,带动产业链实现高端突破。二是加快关键技术攻关,面向未来需求,筑牢底层软硬件技术支撑。三是完善AI手机整机生态建设,打造应用开发平台。四是加强AI安全和监管工作,从技术、数据、产品应用、法律伦理等多个维度,构建终端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评价体系。

新周期:无AI不终端,无连接不AI

未来几年内,AI的进一步渗透,将为手机产业的演进方向带来诸多影响。鉴于AI手机的创新性,AI手机将打破智能手机市场长期处于需求饱和、相对低迷的发展态势,为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丰伟表示,未来终端将围绕着“无AI不终端 无连接不AI”开展,AI将智能终端重新做一遍,预示着智能终端产业已从硬件定义应用的时代,进化到应用定义硬件时代,智能终端全面拥抱AI变革将从两个方向演进。

其中,无AI不终端是指通用型智能终端加载AI能力与新型AI定制多模态终端的出现。可以看到,头部手机厂商已经推出了AI手机,在解决了有无问题之后,要回答AI如何能让手机变得不同,同时,随着AI Pin和Rabbit等AI专用的定制终端出现,未来将出现更多基于AI能力所需的、专属开发的多形态AI定制终端,终端的AI和AI的终端,共同构筑了“无AI不终端”时代。

“无连接不AI”则是指终端的AI化发展,对连接的需求极大增强。云侧的大模型需要终端与云保持全时连接,端侧的大模型要实现交互功能,也需要保持全时连接。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失网就是失联,在AI时代,智能终端失网就是失智。

陈丰伟认为,连接是多样性的,包括Wi-Fi、光通信和蜂窝,要保持全时连接,而5G-Advanced网络引进带来的RedCap连接,将是低成本普及5G数据连接的利器。成为终端创新的重要要素,未来AI终端将具备蜂窝网络连接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大模型的不断深入发展,AI模型轻量化应用成为必然,云端协同有望在AI手机实现落地。

在温晓君看来,考虑到通用训练参数数量还有模型规模的问题,AI大模型训练之前基本上都是汇聚在云侧进行,但是也基于应用实时响应考虑,以及一些数据安全性问题,“云侧+端侧”的协同设计思路逐渐成为了手机行业的共识,云侧AI模型可以发挥多参数大规模高算力的优势,有效地完成通用大模型的训练,端侧AI模型可以实现低延迟高私密性的特质化模型推理,实现主动性AI服务。

无疑,在这个“无AI不终端,无连接不AI”的新周期里,我们见证了智能终端的华丽转身。它们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变成了富有智慧、能够与我们紧密互动的智能体。通过强大的AI算法和无处不在的连接技术,智能终端正在不断拓展其边界,为我们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芳表示,AI手机的发展将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变革,包括AI芯片制造、大数据处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何将AI与手机产品进行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已经成为整个行业探索创新的焦点,未来,业界将共同努力建立AI手机的行业标准,推动AI手机生态的健康发展。

采写:党博文

编辑:博文

指导: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