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不要这样的人!”

2009年,重庆高考状元何川洋以659的高分报考北大。然而,就当他一只脚已经踏入北大校园时,却在录取前遭到校方拒绝。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究竟是遭人陷害?还是咎由自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命运戏弄一场空

锦绣前程尽在掌控,谁料上天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何川洋自信满满,659分的高分已足以让他的北大梦想成真。

他的眉宇间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毫不犹豫在志愿表上书写下“北京大学”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打下人生新的航向。

半个月后,北大传来拒录何川洋的噩耗,理由竟是“品行不端”。

当这个判决砸向何家人的时候,簌簌坠落的铿锵声犹如一记凌厉的耳光,将原本兴高采烈的一家人打懵到呆立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期盼已久的梦校钥匙当头落下,痛彻心扉。

噩耗无情炸开,与此同时,网上质疑和责骂之声如狂风骤雨般铺天盖地袭来,将何家彻底淹没其中。

“伪状元”、“骗子”、“胆大包天”的帽子被生生扣在何川洋头上,这个曾被万众期待的“家中凤凰”一夕身败名裂,前程蒙上了无边阴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川洋这种人,将来做什么都不值得人家信任。人品操守,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他把我们这些考生抹黑了就这种人还想上北大?简直在做梦!”

网上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将何家人彻底淹没其中。

舆论的汹涌浪潮如滚滚巨浪般狂涌而来,无情撕咬何家人的名声和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大论坛、微博、贴吧对何家人的人身攻击、谩骂和痛斥层出不穷,对他们的品性人品一阵猛烈抨击,将这个原本普普通通的家庭狠狠推上了耻辱的风口浪尖。

曾几何时,何家人还在被邻里们艳羡的目光环绕,被赞誉为“家有神童”。

而现在,轩然富贵尽被唾弃,门前往日三三两两围观的人潮仿佛已悄然散去。

偶有几人从何家门前经过,也是冷嘲热讽、愤愤不平地啐上一口唾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盼和梦想在眨眼间化为乌有,让何川洋陷入前所未有的人生低谷。

黑暗如潭水般将他彻底吞没,而盼望的阳光却又遥不可及。

他曾在校园论坛上骄傲地留言:“春风得意时,我正逐梦北大!”

如今,梦想的彼岸已变成一片迷雾重重,谁也看不清前路将通往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一时糊涂

面对北大拒绝录取的冲击,何家人哭都无处诉说。曾几何时,所有人都对这位“神童”付予厚望。然而造成这一切的,竟是亲生父母的“一时糊涂”。

原来,何川洋的父亲何业大曾在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

儿子升入初中那年,他翻阅何川洋的户籍档案时,突发奇想:

只要在档案上将何川洋的民族一栏,从“汉族”轻手改作“土家族”,等到高考时,儿子就可以多获加分,从而提高上重点大学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业大虽然心知肚明这是违法行为,但为了儿子的前程着想,他还是忍不住铤而走险。

于是,趁着同事午休时分,他偷偷将何川洋的民族改作“土家族”,并在旁边加盖上红色的骑缝章,生怕暴露这个“小秘密”。

就这样,一切就绪后,何川洋的身份在官方记录上无声无息地改变了。

谁也没有发现,一名平凡的汉族少年,被父亲偷梁换柱,变成了少数民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高考结束,何川洋凭借659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当地佼佼者,在北大梦校指日可待时,事情才被发现了端倪。

北大工作人员在审核录取材料时,发现何川洋的身份资料与实际情况有出入,顿时拎着这个“大问题”就是一顿盘问。

最终,何家人在压力之下只得招认实情,承认是何业大临时一时糊涂,做了这种投机取巧的把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大无情判决何川洋“品行不端”,遭到军训拒绝录取。

噩耗如重磅炸弹,狠狠砸中了这个本已振翼欲飞的家庭。

曾经的神童一夕身败名裂,前途陷入了谷底的阴霾之中。

一家人陷入了空前的亲情危机,冰冷的沉默无声蔓延,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写满了失望、内疚和自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力加身再战高考

在被梦校北大无情拒绝录取后,何川洋满怀期望地前往香港大学参加面试,希望能够在这所著名学府谋得一个入学机会。

可当面试结果传来时,失望的滔天巨浪再次将他狠狠击垮——港大坚决回绝了他的申请,理由是面试成绩不够理想,与此前的身份造假问题无关。

就这样,何川洋接连遭到国内国外顶尖大学的拒绝,心如刀割,犹如被生生掏空了全部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见儿子受尽打击,父母何业大、何玉仙亦是歉疚无比,悔不当初。

很快,一个噩耗又接着一个噩耗袭来:

因涉嫌伪造身份信息的违纪行为,何业大被学校开革职,连年教书三十载的光荣事业就这样戛然而止。

何玉仙也遭到停职反省的处分,教师资格面临被吊销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夕之间,本是人人羡慕的教书世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家庭矛盾和亲情危机也在所难免。

面对妻子的痛斥和孩子的愤怨失望,何业大自责万分,头上的汗珠子涔涔而下。

而何川洋则郁郁寡欢,日日夜夜闷闷不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暑假,他都把自己关在阴暗潮湿的小屋子里。

家人见他日渐消瘦,食不甘味,担心他会一蹶不振,彻底迷失方向。

但就在大家都以为何川洋已经堕入了绝境的时候,他却出乎意料地拿起了行李,扛起沉重的书包,朝着熟悉的南开中学大门远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与他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窗们见到他的那一刻,无不惊讶地张大了嘴,面露狐疑之色。

“何川洋,你这是要干什么?难道是重新回来复读?”

何川洋板着一张冰寒的面孔,红肿的眼睛露出一股子狠劲:“是啊,接下来我要复读一年,重新参加高考!”

言罢,何川洋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在阳光射进的一角,孤独而又坚定地坐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一刻起,他拼命似地读书攻苦,对着那一本本厚厚的参考书发了疯般死读硬钻。

无论是父母的劝阻,还是导师的开解,都无法动摇他心中的凌云壮志——用超乎寻常的傲人成绩,狠狠粉碎一切怀疑和质疑!

寒窗苦读一年,终不负勤奋所付出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何川洋以674高分的优异成绩再一次扬眉吐气,重新站在了领奖台之巅。

这个分数不仅远高于北大录取线,更是狠狠掐断了质疑他实力的流言。

674分是何川洋用双手努力争取来的,它让他重新撑起了人生的阳伞,挥去心中阴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大这一次再度向他伸出橄榄枝,为他预留了宝贵学位。

填报志愿时,何川洋毫不犹豫将“北京大学”四个大字一笔一划勾勒下来。

这个他朝思暮想的梦校终于与他再无间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阴影重拥阳光

2010年秋,何川洋如愿以偿进入北大,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为了避免再惹非议,他刻意隐忍,低调行事。

在北大四年,他过着规规矩矩的日子,将大部分时光都耗费在图书馆和自习室里,除了上课,就是专心钻研专业知识。

虽然校园里偶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但何川洋充耳不闻,任凭风言风语在耳边飘过。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北大重新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川洋如饥似渴般吸收知识,勤恳用功。

他放弃了课余活动,甚至连寒暑假也宅在宿舍埋头苦读。

就这样,他用汗水竭尽全力向梦想奋勇前行,直到2014年终于风光绽放。

2014年,何川洋如释重负地接过毕业证书,内心也重新拥抱了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望来路,从高中时分打开北大大门的希望,到梦圆而复又遭厄运,再到勤奋复读终获重生,这条青春之路跌宕起伏、困难重重。

毕业时,何川洋被母校录用为助教,成为了家中顶梁柱。

为人正直善良、勤勉上进,他已彻底走出了阴影,摆脱了过往的质疑和非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时常反思前过,感恩父母的教育之恩,也为当年父亲的“一时糊涂”感到无比遗憾。

“归根结底,父母对我是出于好意,只是用错了方式,我应该珍惜他们的一番苦心。”

经历了沉浮和历练,何川洋已然长成令人赞许的翩翩雄鹰,在蓝天下肆意翱翔。

每当见到他时,身边的同事们无不啧啧称奇,对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神童”刮目相看、赞许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生活处处是修行,何川洋的沉浮经历无疑让他在历练中获得了宝贵的智慧。

希望莘莘学子能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好好学习,用勤恳的实际行动书写出精彩的人生华章。

同时,也祈愿天下父母能给予子女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在互相理解和体谅中共同成长,滋养出堪称佳作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