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一个博主@这个月分享了一个故事,尤其是看到她视频的评论,悲由心起。
近些日子,上海淮海路发生了一起事件,一位看着四五岁大的女孩,在淮海路撕心裂肺的痛哭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被哭声吸引,一时间无数双眼睛落在她身上。
而那时的她,正被自己的父母强行控制住,两双手不断的控制她的身体,同时想把她的裤子扒下来打。
女孩的哭声愈发的惨烈,她用自己年幼的双手使劲的抓住已经被脱下半个屁股的裤子,但最终还是无力抵抗,被她的父母强行脱到膝盖以下,不知道当众“泄愤”还是以教育的制高点去“教育”。
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女孩的下半身基本上全部暴露,无数人行注目礼,但她的父母置若罔闻,自顾自的打孩子。
这样的行为仿佛在对所有人说:“小孩子哪里懂得那些,不乖就得打,打了才长记性。”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哪个年代的思想了,很熟悉又很让人厌弃。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孩子在老一代人来看普遍比较早熟,而还有人在用老一代的思想去教育新时代的孩子。
更让人难受的是,围观的人不少,却无一人去斥责或纠正那父母的行为,让孩子硬生生遭受了这一场本不该有的苦难。
我清楚那些围观人的顾虑,但只感觉可笑和悲哀。
当代的无数父母都小瞧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不认为孩子有什么自尊心;
以“我认为”去居高临下的看管孩子,在被孩子厌弃,不亲近的时候,又发现不了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有多少父母既强势且又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
又有多少父母,用孩子的叛逆,去掩饰自己一些不当的行为?
在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说:“现在的孩子心理就是脆弱,不像我们以前。”
是啊,就拿女孩被扒裤子当众打屁股的事情来说,我相信有不少人小时后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但我想问,现在有多少人还记得当时的感受?现在回想是不是觉得也没什么?
可笑!只是因为时间冲淡了我们当时的痛苦,再加上我们经历过更多的苦难,导致自己麻木了而已。
但这并不代表自己以前不痛苦,而现在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再一次体验一下自己以前的痛苦吗?
那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出这种痛苦的呢?
四五岁的孩子,真的没有性别意识?没有荣辱观念?
若有人真的还抱有这样的观念,我只能说:
愚不可及!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做的好,做的更好,但却忽略了一个道理:
“我们自己,有没有做的更好?我们是否也成为了更好的父母?”
微博上有一个话题:#真的不要用羞耻感去惩罚孩子#
有时间的父母,可以去搜一搜看看,相信里面的故事会让你们有所感触。
一个女孩兴致勃勃的在家里化妆,却被自己的妈妈骂:“像个妖精”。
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
有人女生在化完妆后,被自己的母亲羞辱说像失足女;
有的女生过生日买了一件自己喜欢的礼服裙,母亲说她像夜总会上班的“坏人”。
生活中这种羞辱式的否定真的太常见了,我想没有多少父母敢说自己完全没做过这样的事。
可这样做真的对吗?
我们小时候没对母亲的高跟鞋、化妆品,父亲的剃须刀等产生过好奇吗?
我们小时候就没对父母的衣服产生浓厚的兴趣,幻想自己穿上的模样吗?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表达自己对女孩化妆和穿花哨衣服的不理解,但沟通的方式有无数种,为什么非要选择最差的一种呢?
以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理解去肯定和否定孩子的一些事情,真的对吗?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孩子其实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跟不上他们的思想,无法与他们产生正常和良好的沟通呢?
有没有一种可能,孩子加强学习的同时,我们需要加强学习呢?
是否有人听过,父母是什么样的,那么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父母的影子。
有人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耳濡目染!因为言传身教!因为孩子最崇拜的是父母,最开始的老师也是父母!
孩子长歪了,真的只是他的问题吗?
有多少父母还用其他理由搪塞,不去承认自己的问题?不去改进,固执的坚持己见?固执的用自己的“经验”让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甚至去控制他们。
醒醒吧,不要再毁了自己的孩子。
孩子需要正确的教育,需要正确的矫正,让他们适当受一些皮肉之苦长记性也可,但这一切都应该正确的去处理,而并非随着大人的性子来。
我其实很喜欢一种说法,就是孩子在降生前都在挑选自己的父母;
既然他选中了我们,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善待他?
或许有人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不知道哪些办法是正确的。
对此我只能说,互联网时代,想要学习东西真的不难,难的只是自己能不能意识到错误,能不能放下自己的那张老脸。
如果你把这件事提升到跟维持生计一样重要,那么会没有办法吗?
只是不愿意承认,不够重要罢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