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五条街,十八条巷,纵横交错,犹如棋盘。

这里,是女娲后人赵灵儿的故乡。

这里,是南诏古国的发祥地。

这里,是一个武侠世界里的城市。

这里,是墨香铜臭《天宫赐福》的灵感源地。

这里,是大理巍山古城。

这里,远去的传说和虚构的故事,离我们太遥远。

但在这里,让人感受到的是,慢节奏的生活和古城的烟火气,还有直白的生死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城内,总能看见粉底黑字的讣告,上面记录着离世人的简短生平。来来往往的过路人,有驻足停留的,有瞥一眼的,也有一眼都看的。

尤其是年长的本地人停步不语,看着昔日的老友化作一纸讣告,和自己作着最后的告别,内心真是五味杂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巍山古城,地处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交界处一块山间平坝上。

因为古城东南方向,有巍宝山峰峦高耸,冠于群山,巍山因此而得名。

巍山,也是滇西以南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明清风貌随处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上,途经巍山的茶马古道,向东可达昆明,向西可到腾冲,向南是普洱、景洪,向北是大理、丽江,并由此抵达藏区。多条古道汇集,使这座小城,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每天,马帮的驼铃声和马蹄声,打破了古城的寂静,所到之处,都能嗅到昔日茶马古道的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巍山古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古城东西南北四方砌成墙,各设一道城门,东西门间、南北门间各有一条干道相连,两干道交汇处建一幢四通门洞的高耸钟楼,整个城四四方方,恰如一枚大印,印柄则是高耸的钟楼。

走进古城,仿佛回到了遥远的明清时代,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刻画着远去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的变迁,北门拱辰楼已成为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但凡来古城的人,一定不能错过。

拱辰楼建于巍山古城的北面,仰望楼檐,分别高悬“魁雄六诏”“万里瞻天”的巨匾。

下层四面设栏,南北两面有城牙,登上二楼,南可见巍宝山,北可望苍山积雪,西可见红河水,东可望鸟道雄关。观城南民居,灯影璀璨,人影窜动,光亮的街道直达城中星拱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朝代的更迭中,巍山古城从无战事,百姓在茶马重镇的交通要道上,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

明清两代,巍山古城儒学大兴、人才辈出,共出了23个进士、250个举人,并在清乾隆年间被特别御封为“文献名邦”。

古城内的民居庭院,依旧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老房子、古殿堂,是古城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如今,很多的外地人,在古城内经营着自己的小店,做着属于自己的小本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巍山古城,无论大户人家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还是平民百姓的小宅小院,家家植树,户户养花,尤以兰花为多,素有“满城朱兰风亦香”的赞誉。

的确如此,古城内,客栈里,街巷旁,各色各样的花,让这座活着的古城充满了生活的惬意和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步古城,少了其它古城的喧嚣。这里瞬间就如同一座被时光遗忘的后花园,舒适又安逸。

老街深巷,黛瓦粉墙,城楼院落多了几分安宁,而散落在古城中的历史文化遗迹,则静静的讲述着巍山昔日过往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货勿藏,大家分享。文中信息如有不符,请在下方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