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98年,中美两国打破隔阂,互派使臣进行访问,而访问美国的,则是我们的解放军上将,张万年。

在对方的领地,张万年碰见了当年共同出现在同一个战场、站在对立面的昔日仇敌。

而这位美国陆军司令,时隔30年碰见了曾经在战场上浴血厮杀的敌人后,竟激动得一把抱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脸无情的美国

1998年9月,在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实现互访后,张万年代表团也在美方的邀请于9月15日乘坐美国副总统专机抵达美国。

此次访问,中美两国主要是在一些重大战略问题上作一个深入的意见交换和对话。

如决定不将各自控制下的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

双方决定共同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目标加速迈进等。

再一个,对两军今后的交往作出6项具体安排,其中包括1999年两国实现互派学员到对方军事院校进行学习、中国军舰访美并与美方举行海上搜救室内研讨会等。

这一年,两国将多年恩怨暂时搁置,签署了《中美两国国防部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中美关于建立直通保密电话通信线路的协定》。

但在此之前,中国与美国的梁子可谓结得十分之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两国于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后,美国宣布与台湾省断绝“外交关系”,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并于同年将驻台美军撤走。

到了1982年8月17日,两国又签署了《八一七公报》,公报中有一条为,美方会逐步减少对台湾省的武器出售,直至最后解决。

然而,美方不仅没有做到该项条款,甚至还在1989年宣布对中国进行“制裁”,两国关系也因此趋向紧张。

紧接着,美方又在1992年宣布对台出售150架F-16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举,美国不仅是完全无视《八一七公报》,还等同于公然挑衅中国主权。

这让原本就陷入低谷的两国关系愈发恶化。

此后几年,也是势同水火。

直到1997年年底,两个国家为了实现共同发展,才终于选择和解,进入一段短暂的蜜月期。

美国基于此前违反了《八一七公报》,为表诚意,在张万年访问美国前,先是声明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省独立,履行《八一七公报》条款,又再半年后,宣布对中国延长最惠国待遇。

这一次张万年访美,美方不论是日程、安保、谈话内容等方方面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连张万年所乘坐的座机,都是美国副总统的专机。

此番作为,除了代表美方对中方的重视外,跟访问代表——张万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万年于20年代末生于山东。

这位叱咤一方的将军出身十分微寒,甚至在自尊心最强的少年时期,要依靠乞讨方能存活。

直到1944年,他成为了一名八路军,再不用乞讨。

一年后,张万年又加入了共产党。

成为军人那一天,他不过才16岁。

这位少年郎貌似不怕死,又或者从成为军人的那一刻,就将军人的使命刻入了骨髓,从参加八路到加入共产党,短短一年期间,他在战场上厮杀,冲锋在前,参加大小战斗数十场,多次负伤,多次直面死亡。

可是,每一场战斗,不仅没有使他胆寒退缩,反而是将他为国奋战的心打磨得愈发坚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军之谋略

战场之上,他睿智,“狡猾”,敌人总也抓不住。

唯独被“抓住”的还是在访美期间,美国陆军司令趁其不备一把将他抓住。

1995年,已先后担任过各军区司令等多项要职的张万年又被擢升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分管全军军事工作。

在其位,谋其职,担任副主席期间,张万年不仅参与指导“九五”期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停止军队、武警部队一切经商活动,还积极推动一系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事训练改革。

香港与澳门回归之时,张万年在参与组建驻港、驻澳部队工作之上一样是殚精竭虑废寝忘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平年代,他改革、强兵,壮大我军事力量。

战火纷飞时,他为革命肝脑涂地、浴火厮杀。

1979年,这一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在进行中,3月13日晚上7点,任陆军第43军副军长兼127师师长的张万年突然接到军首长之指示,当即停止进攻行动。

是因原定时间抵达指定位置、从正面进攻越南某市的部队无法按时到达,进攻时间只能改为第二日早上7点。

时间发生变化,枕戈待旦预备渡河的2营跟火箭炮营不得不停止渡河,可在此之前,我军已有两个营过了河对面。

这代表着,当下的他们已成为了一支孤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万年忧心忡忡,一旦让已经过河的两个营再密退,那么河对岸难保不会在此间隙被敌军重新占领并加强守备,这样我军再要渡河,不仅难上加难,付出的代价也可想而知。

可若是两营不退回,这时候敌人发现他们呈孤军之势趁势发起猛攻,那么迎接这两个营的,或将是有来无回。

在紧急思虑之后,张万年有了应对之策。

他试图使用障眼法来迷惑敌人的视线,也就是“指南打西”,让敌军主力与我渡河之军错开。

决定了之后,张万年立马上报军首长,军首长也认为此招可行,于是计划开始实施。

果然,敌人在“发现”我军要从“南边”进攻之后,立马调整部署往“南”赶去,如此一来,不仅我军已过河的两个营失去威胁,后面的部队也成功渡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一次渡河危机,在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里,张万年还时刻展现出高位者的谋略。

他秉持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孙子兵法,在抵达中越边境的第五日开始,便安排副师长马友,带领127师里的全员侦察兵秘密潜入越南国境。

通过多次踩点勘查,侦察兵成功搜集到越南境内地形与大量一手敌情。

而此举,也让我军在这场战斗中获取了先机。

惟愿世界和平

对于张万年在军事上面的谋略,美军如雷贯耳,这也是为何美陆军司令在看见他后,会激动得冲上来一把将其抱住。

张万年在访美的行程里,除了会谈之外,还受邀参观了美军各式的坦克跟反坦克导弹、F-16C等战机、还有“斯坦尼斯号”这款美国海军当时最新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的访问,张万年得到了美国多位高级将领的殷切接待,对于见到张万年,他们是心怀期待的。

这些人都是曾经在各大战场上拼杀过,对于中国将军张万年,如前文所提,有些是如雷贯耳,有些是曾经在同一个战场里作为对立方兵戎相见。

在去到本宁堡陆军基地参观时,声名在外的张万年竟被一个男人冲上来一把拥住。

张万年并不认识对方,但后者却激动万分,高声说着——我今天可把你抓到了!

紧接着,此人自报家门。

原来,1961年至1975年,在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里,此人是一名侦查兵。

中国作为援助越南那一方,除了提供物资援助外,也派遣出了部队支援,张万年便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是1968年,作为127师师长的张万年正在越南南方考察溪山战役,这位名叫沙利的侦察兵则在参加9号公路战役,二人当时最近的距离,不过才几公里。

现如今,这名侦察兵已成为了陆军司令。

作为对手,顶峰相见,却没有彼此仇视。

但是当年,沙利并没有跟张万年打过照面,可是他跟美国的很多将军一样,对其很是好奇钦佩。

他们对张万年的钦佩,除了在战场上的谋略与不惧生死外,还有一个是他们所没有的——爱军如爱子。

在美国西点军校参观检阅仪式时,张万年便被该校校长丹尼尔将军亲口夸赞——将军,我们知道你,你爱兵如爱子!

而这,确实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从严治军之外,张万年也是真正的从内心里疼爱自己的兵。

一切,都能在一次次的行军打仗中体现出来。

诸如在开饭之时,张万年会让底下的战士们先吃,就连站岗、戒备的战士的饭菜,他也要预先留出来,多出来的,他再吃。

日夜行军,困苦不堪,战士们的手脚几乎没个完好,冻疮、水泡已是常态,为了减轻战士的重量,张万年会尽自己所能帮他们背包、扛枪,一到宿营,便先叮嘱战士们用热水泡脚、水泡挑破。

深夜时分,战士们睡了,他要出来看看炉子烧得是否够热,战士们是否会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不打战了,位至军区首长,张万年依然时不时亲下部队慰问战士,了解他们内心所思所想。

推进部队改革建设之时,张万年也要征求战士们的意见。

他站在每一个士兵父母的角度,去疼爱,去关怀他们,故而在教育干部之时,也要求干部要“以父母心、兄长情对待每一位战士,让战士成才,让其父母不失望。”

就是知道张万年是这样的人,故而不仅是沙利,美方的多位将领也是很想一窥真容,认识认识这位军事才能过人,又能做到爱兵如爱子的中国将军。

1968年时,沙利与张万年错身而过,这次一见,算是圆了他的一个梦,故而十分开怀激动。

英雄相见,分外怜惜,临告别之时,他甚至还忍不住落泪,坦言希望两国军人永远不要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人喜欢战争,包括沙利在内的很多美国军人。

经历过残酷的炮火,才知道世界和平,不单单只是轻描淡写的4个字。

中国跟美国虽有过蜜月期,但美国更多的是选择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尤其是看见中国复兴,日渐壮大。

如果美国能放下称霸天下的野心,不要干涉他国内政,不要总是挑起纷争,那这个世界,真的会更加安宁!

这些惺惺相惜的战士们,也能坐在一起高歌畅谈,而不是举起枪,对准彼此!

参考文献:
《1998,张万年访美的历史细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逝世 曾参加对越反击战》——中新网
《张万年同志生平》——人民网
《张万年在1979》——作者:宋炳军,领导文萃,期刊2015-07-23
《上不愧党 下不愧兵 鞠躬尽瘁 精武强军——编辑《张万年军事文选》感怀》——作者:郭相杰 吴其辉 金立薪,军队党的生活,特色期刊200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