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国民党兵败溃逃台湾省前,蒋介石下令对杨虎城除之而后快。

而与他联手发动兵谏的张学良,却独独被蒋介石动用人力财力转移到台湾省继续实施软禁。

长达54年,蒋介石都始终不愿释放对方,且在临终之际才将原因告诉儿子蒋经国,并反复叮嘱即使在自己死后,也绝不可放张学良自由!

蒋经国,又是否遵循了父亲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家门,迎日寇

1936年12月7日,西安临潼华清池,随着“啪”地一声震响。

一本厚重的线装书狠狠摔落案桌,蒋介石的斥骂声震耳欲聋:

“当今中国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而是共产党!”

面前站着的,是痛心疾首到双目发红的张学良。

他的耳边,回荡着委员长经久不息的怒骂。

在蒋介石看来,张学良提出的“一致对外,才能安内,一旦抗日,就能统一”都是一派胡言,都是受到我党迷惑,他声色俱厉地叫嚷着“剿共”是既定国策。

蒋介石如此顽固的态度,张学良感到无奈、气愤、也很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年前,父亲被日寇所害,张学良带着30万东北军跟飞机在数月后投诚国民党,本意便是为了救家国、报父仇、完成统一。

可是父亲去后没几年,在1931年9月18日晚10点,日军进犯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时,他却亲自下达了“不抵抗”指令,最终使东北三省数千万同胞家散人亡,东北军也不得不向关内地区屈辱撤去。

可实际上,早在两个月前,张学良就已事先收到情报,得知日军即将对东北发难。

当时他急电蒋介石,但后者才荣登主席之位,一边对付我党,一边应付汪精卫、石友三等人挑起的叛乱,蒋介石认为要集中力量平内乱,至于日军,由其挥师入家门,不论日军如何寻衅,我军都要忍辱负重,避免与对方爆发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8月16日,张学良更是收到了委员长发来的不抵抗铣电。

而在此危急关头,蒋介石还一再下达让他抽调东北军入关抵御石友三的军令。

东北驻军的减少,更是助日本人长驱直入。

再加上张学良自己判断失误。那时的他认为东北军不足以与日军抗衡,也觉得日军大概率是来寻衅闹事一下,我方稍加忍耐,后续交涉还可趁机多索要些赔偿。

因此,仅仅一个日夜,日军便先后占领东北30多座城镇。

紧接着半年后,即1932年3月,伪满洲国建立。

然而,东北三省的沦陷,只是日寇侵华的敲门砖。

而这砖头,竟还是他张学良亲手所递。

事后,悔之已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军的不抵抗,让民愤四起,让各方力量争相指责,让蒋介石与张学良都同时被推上风口浪尖。

但最后承担责任的,却是张学良这个命令执行者。

他不得不引咎辞职,而蒋介石为保全自己,更是毫不犹豫丢弃自己这颗棋子。

最终,他只能移交兵权,并登上飞往欧洲的飞机出国“考察”。

1936年,距离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五年,日军从东北三省蚕食华北地区、逼入中国腹地,再这样下去,我中国必亡!

思及此,张学良当着蒋介石的面忍不住痛声啼哭。

但即使他这般据理力谏,蒋介石“剿共”的心依旧没有半分动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着满腔的忧愤与失望,张学良回到了西安。

之后,又由杨虎城前去劝谏。

作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的张学良,及作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第十七路军总指挥的杨虎城,实在不愿再奉蒋介石之命令去“剿共”。

后来的结果显而易见,不论二人作何努力,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都绝不容许任何人动摇。

两个救国心切的统帅,最终联手上演一场轰动中国的西安事变!

于是,1936年12月12日凌晨,处于临潼华清池的蒋介石被活抓。

置之死地无后生

蒋介石被捕的同时,蒋鼎文、邵力子等军政要员也被囚禁了起来——后来,换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甚至长达54年。

1936年12月12日在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办公室,张学良与杨虎城的人马还搜查出了蒋介石于12月9日发给对方的一封密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对于张学良与杨虎城的“反骨”,蒋介石早有准备,在12月9日这天便密嘱邵力子令驻陕西的《大公报》发表由蒋鼎文担任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担任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等重磅消息。

他要在舆论上占取先机,将罢黜张学良与杨虎城一事变成既定事实。

这份密嘱,于西安事变爆发的当日被刊登出街,但张学良与杨虎城在《大公报》记者的提醒下已提早知晓。

也正因为得知蒋介石要废除自己的决定,加上蒋介石自12月6日便开始陆续召见各路军政要员,甚至其中还有十七路军及东北军的军师长及张学良的心腹谋士。

种种行为,让二人惊疑不定。

他们从未想过叛变,力劝停止内战,不过是想联手我党驱逐日寇。

可照现在看来,即使没有兵谏,他们二人,恐怕也难再被蒋介石所容。

走投无路下,二人最终决定,12日发起兵谏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共商和平大计,张学良在抓到了蒋介石后,诚邀周总理、罗瑞卿等人前来西安。

而另一边,何应钦受命,集结各地数十万兵力挥师西安,对陕西渭南地区进行轰炸。

为让蒋介石停止干戈,周总理在谈判期间,提出可助蒋经国从苏联归来。

1925年10月,蒋经国与90名青少年飞往苏联留学深造。

由于蒋介石高涨不歇的反共行为,蒋经国后来一直被苏联当局禁止回国。

周总理提出的这个条件,蒋介石是动心的,儿子不得归,是他多年来的心病。

最终,经过国共两党与宋美龄、宋子文等多方力量的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没有爆发更大的武装冲突。

但在被囚期间,蒋介石曾三写遗嘱,断定了自己躲不过此劫——他笃定中共会趁这个绝佳机会除掉他。

他惯以自己平日的作为来揣测我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间,除了拒绝与张学良商谈一切国事外,他还不吃不喝。

骄傲至极的他被自己的部下所虏,这让蒋介石自觉颜面尽失。

事变解决后,睚眦必报的蒋介石并没有放过张学良与杨虎城,二人被送上军事法庭。

1937年1月1日,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于南京孔祥熙宅中,杨虎城被撤职流放海外,七七事变后杨虎城回国抗日也被软禁。

对于软禁张学良,蒋介石整整设立出三道防线。

第一道,是由30到40人组成的特务队,队伍细分为4组,不论队员、组长或队长,每一个人皆出身军统,且经过筛选。

特务队采用日夜轮转制,杜绝任何可供张学良逃跑或他人营救的机会。

第二道,比之第一道人数远超,整整动用一个宪兵连,且全副武装。

这些人防守在第一道防线的外围,驻守期间,皆进入“临战”状态。

第三道,是将特务派遣到软禁张学良所在城县担任县长、乡长之类,主打一个军政两手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被派遣来的这些特务还需深入当地的通讯工作,以便获取机密情报。

张学良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第二道防线之内。

昔日统帅,意气风发永不再

蒋介石临终之际,他告诉蒋经国软禁张学良这么多年不放的原因时,蒋经国是不以为意的。

但是,这依然改变不了张学良失去自由半世纪,并且过得悲苦凄凉万分的事实。

在内地,张学良被软禁了将近十年,期间多次被更换地区,但几乎都是被安排在荒僻无人烟的深山老林。

诸如贵州黔灵山的麒麟洞。

这里,也是杨虎城被软禁过的地方。

1946年11月,解放战争正在进行,张学良又从重庆被转移到台湾省新竹县的深山里。

跟随他一同转移的,还有他的第三任妻子赵一荻,在被软禁的半个世纪,都是这位爱妻陪伴在侧,聊以慰籍。

张学良一开始被软禁的那几年,他的原配夫人于凤至曾主动陪同在侧,后来患了病,经张学良求情,才带着孩子赴美治疗。

因为要营生、抚育孩子,她没能回到丈夫身旁。

后来长年累月的软禁生活,张学良的身体每况愈下,听力视力都急剧下降,来到新竹的深山后,因为采购困难,他和赵一荻的生活过得更是艰巨。

是因这里没有补给,甚至连电灯都没有。

张学良需要自己栽种菜蔬、饲养家畜,赵一荻需要自缝衣物,夫妻二人方可勉强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看书、看报、逗逗家畜,他们再无其他娱乐。

在这里,他们一住就是11年。

后来,他们从新竹的深山换到过繁华的高雄西子湾。

那时候,张学良的心底难得地有过一个时期的放松。

1960年7月,他又被转移到北投,并在那里被软禁了34年。

直到1990年,张学良夫妇终于重获自由。

1991年3月10日,二人飞往美国投奔子女。

这时,距离蒋介石逝世,已经过了16年。

1975年,蒋介石弥留之际,他也不曾忘叮嘱蒋经国万不可放虎归山。

对于他来说,张学良是个定时炸弹,不论他有没有投靠共产党,以他的军事才能和号召力,对国民党来说,一定是个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忧,蒋介石才会囚禁张学良近半生的时间。

而他之所以选择囚禁却没有杀之以绝后患,其中一个原因,与妻子宋美龄有关。

张家父子与宋家以及孙中山先生的渊源,可谓十分深厚。

1922年,张作霖就曾资助过孙中山,1927年,孙中山灵柩险被张宗昌焚烧,得知消息的张学良也急派骑兵快马赶到。

至于与宋家,于凤至是宋美龄母亲的干女儿,与宋美龄情同姐妹。

因此,张学良与蒋介石情感也颇为深厚。

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在蒋经国的同意下得以前来吊唁。

不过当年,蒋介石是起过枪毙张学良的念头的。

由于宋美龄放出话,对丈夫坦言若对张学良有不利之地,她不仅要立即离开台湾省,同时会将其所有事情公之于众。

她的威胁,保全了张学良的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蒋经国,对于父亲的慎之又慎,他是认为没这番必要。

毕竟张学良年事已高,且时代也已不同。

故而在他接任后不久,张学良的软禁便被解除。

1988年,蒋经国离世,在其离开的数年后,张学良终于得以离台与子女团聚。

如果西安事变后的他与杨虎城没有被软禁,而是回到战场指挥四方,那对中国的战局,想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揭秘西安事变前张学良等“捉蒋”方案形成始末(2)》——中国新闻网
《“九一八”日军进攻东北示意图》——新华网
《为蒋介石背黑锅“九一八”张学良“不抵抗”真相》——搜狐新闻网
《张学良幽闭期间与赵一荻居家早餐:黄油面包(图)》——中国新闻网
《西安事变前的蒋介石密嘱:欲罢免张学良军权》——中国新闻网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时立下三份遗嘱》——燕赵晚报
《张学良的幽禁生活》——中国新闻网
《张学良在台湾的幽禁岁月》——文摘报
《张学良在台湾幽禁半生 50年3迁居所》——中国经济网
《西安事变蒋介石不杀张学良 有宋美龄“保护”?》——中国新闻网
《蒋介石林临终还说“不可放虎”》——手机秦风网
《秘闻:张学良曾说宋美龄是他的“保护神”》——海外网-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