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来,披沙沥“金”。

十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

把创意“种子”播撒中华大地,

让“紫金”之花绚丽绽放。

十年同心向“新”、共赴美好,

把作品融到生活里,

把产业兴于社会中,

让“金点子”转化为惠民“金果子”。

6月11日,第十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优秀作品展开幕式在江苏大剧院举行。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徐缨宣布展览开幕并启动第十一届大赛。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大赛组委会主任徐宁出席并致辞。

徐缨为展览揭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缨为展览揭幕

本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荟萃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奇思妙想”,旨在展示江苏不断增强的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的蓝图,诠释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赓续十年初心

与时代同频共向

“文创赛事以创新成就美好生活,建筑赛事以恒心改善人居环境,公益赛事以初心献礼美丽中国……紫金奖正在文化创意的道路上呈现出蓬勃生机。”活动伊始,一则短片《紫金奖十年路》带领观众回顾其精彩历程。

徐宁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宁致辞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等18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自2014年创办以来,充分发挥引领文化创意发展、引导产业集群创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目前已演变为江苏乃至全国文化创意设计领域的品牌赛事,成为省内外文化领域的风向标、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金奖大赛的十年是青春洋溢、活力满满的十年,是创新迸发、硕果累累的十年,是与时俱进、意气昂扬的十年。”徐宁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紫金奖参赛者累计超7万人,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城市。参赛作品数量逐年攀升,截至2024年已累计征集218564件,推选出金奖118项、银奖298项、铜奖590项,涵盖生活用品、产品设备、服装服饰、公益广告、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张明在宣传片中回忆紫金精彩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明在宣传片中回忆紫金精彩十年

从一株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紫金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江苏的高度重视。“当初省里提出举办文化创意类大赛,我们学界和业界都非常兴奋。”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第二至十届紫金奖大赛评委张明回忆,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在全国创立了第一个文化创意的重要奖项,是江苏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创新作出的创造性贡献。

文创赛事贵在可持续,十年来紫金奖的赛事水平、影响力和引领性日益提升。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第五届紫金奖大赛评委鲁晓波认为,紫金奖文创大赛以政府为背景,为文化创意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对中国整个文创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应鹏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应鹏发言

十年来,紫金奖始终强调与时代同频同向。以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为例,第十届赛事主题为“更新的家园 更美的生活”,聚焦城乡建设模式发展、城乡空间品质和活力提升;第九届赛事主题“千年运河 活力家园”聚焦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塑造当代文化活力空间;第八届赛事主题“多维的绿 共享的城”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建造,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回顾历届大赛主题,“紫金奖”始终注重紧扣时代要求、回应社会关切、洞察行业趋势,围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城市更新等时代热点“做文章”。

在九城都市设计院总建筑师,首届大赛金奖获得者、建筑赛事评委张应鹏看来,赛事主题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传统经典与时代命题双向并重;创意性、实践性与实践性并重,参赛者们以创意不断拓展思维;始终强调公众性、专业性,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灵感火花激荡

搭建创意作品“孵化器”

省级非遗项目无锡纸马结合卡通IP,以“更年轻”方式演绎传统文化神韵;姑苏老字号“采芝斋”的形象被设计成动漫小女孩,身着汉服、头戴荷叶,显得憨态可掬;使用回收宝特瓶制作的运动科技跑衣,有着满满科技感、先锋感……优秀作品展现场人声鼎沸,观众沉浸于充满创新性的奇思妙想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芝斋文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芝斋文创

以“五赛一展”格局诠释新时代,第十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策划理念为“创意无限 创新不止”,面向海内外共征集到35921件设计作品,经过专家评审组严格把关、优中选优,最终601项作品脱颖而出,其中金、银、铜奖及部分优秀奖作品亮相江苏大剧院的展览现场,通过这场艺术盛宴向公众精彩呈现。

谢馥春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馥春作品

由“中华老字号”企业谢馥春携手南京艺术学院师生打造的“谢馥春·非遗国妆产品创新设计”,斩获本届老字号企业定制设计赛金奖。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文创设计专业方向主任、副教授,项目设计团队主持人吴映月告诉记者,他们选用古代女子梳妆奁盒造型,提取品牌标识“鸭蛋形”为单元符号,采用中国传统漆器剔红工艺,以中国古代园林等经典元素还原女性妆作之美。“我们学校师生每年都会积极报名参与紫金奖赛事,不仅锻炼了学生,也培养了许多设计人才。每一件作品都经历了团队反复打磨修改,凝聚着大家的汗水和心血。”

《熻煜》设计者袁艺玮向记者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熻煜》设计者袁艺玮向记者介绍

流光溢彩的灯具,融合传统水车、竹蜻蜓、滚灯等元素,呈现别样之美。另一件金奖作品“光昇·熻煜——基于传统滚灯结构的动态光影多角度互动灯具”,出自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的师生之手。“我们的设计主题为‘向阳而生,形影相随’,希望赋予光影以生命力,产生独特的光栅效果,从而使文化与器物结合,动态光影也使灯具设计更有诗意,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熻煜》设计者袁艺玮表示,十年前的紫金奖现场,由南艺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张明创作的《道物工房之诗意的栖居系列》获得金奖,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前人栽树,我们希望毕业设计能更加精致,前前后后设计修改了很多次,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在这件作品的熏陶下,几位“00后”传承前辈风格,拓宽品类创意,覆盖更多家具产品的应用场景。袁艺玮表示,本次紫金奖展览上的各类优秀设计作品同样令她受益颇多,学习到很多知识,自己很荣幸能参与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获得公益传播设计大赛视频组金奖的作品《目光系列片》中,演员李雪健通过无声的表演,用目光塑造出慈爱的长辈、稳健的航天总工程师、投身教育事业的老校长和坚毅果敢的老兵四个不同身份人物形象,演绎出四段爱国奋斗的故事。作者王珂表示,当下很多大学生对于择业充满焦虑与不确定性,“我们想通过短片为大家阐明一个方向:心中有祖国,哪里都是奋斗的舞台。只要好好干,每行每业都会出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参赛人次突破9000,共产生17项金银铜奖,其中有4件作品斩获金奖:《时光储蓄池——基于养老新模式的常州清潭污水厂更新改造计划》,创造出一个趣味盎然、生机勃勃的老年康养空间;《邻里·林里——无锡园博园S6农贸市场改造更新》,将原有老旧的农贸市场,更新为人人可参与的绿色花艺生活空间……这些优秀作品都在回应现实难题,响应社会需求,处处彰显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树“间”接送——以老旧校园接送空间更新与拓展为主导的城市驿站》作品

由苏州科技大学设计的《树“间”接送——以老旧校园接送空间更新与拓展为主导的城市驿站》选址于当地一所小学出入口。指导教师徐忠告诉记者,设计灵感就源自他每天接送女儿上放学时所面对的拥堵问题。希望通过城市驿站的创新设计,创造分时分区分层的新型上放学接送方式,缓解交通压力。

停留于纸面的创意永远是空中楼阁,只有真题实做,设计作品才能“落地生花”。紫金奖坚持创意引领,注重作品孵化转化,推动了一大批优秀创意设计实现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变。第十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还特别推出“紫金奖”孵化系列行动、为紫金文创小店授牌,未来还将以紫金奖数字化平台为载体,积极联动各方资源,进一步构建由创意作品向产品、消费品和文创转化的完整生态链。

创新引领未来

构筑文产发展新优势

江苏被赋予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任务。未来,紫金奖该如何继续茁壮成长?徐宁强调:

守导向之正、展创意之美,坚持守正创新,不断运用新技术和新创意探寻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文化遗产的焕新方式,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审美精神;

乘科技之势、壮产业之基,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在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探索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新应用和新业态,努力构筑江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聚四方之才、探发展之路,努力用好创意设计这一国际通用语言。不断吸引省内外、海内外的创意设计人才积极参与,不断提升大赛的渗透率和大赛获奖作品的转化率,帮助大赛作者,将他们的创意落地、梦想成真。在大赛参与者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和相互成就中,激荡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蓬勃浪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紫金奖这一孵化创意、实现梦想的优质平台未来发展,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紫金奖”突出贡献人物陈国欢满怀期待。他告诉记者,自己见证了紫金奖这十年“很不容易”,从最初的活动组织、宣讲宣传到作品征集、展陈布置等方面,紫金奖都在不断升级。“希望紫金奖这样一个文化品牌能够坚持下去!”他认为,聚焦创意,仍然是紫金未来之路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创意设计,才能让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性和国际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次参赛便获得本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文创产品设计综合赛铜奖,上海菌小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孙婧内心满怀激动。她告诉记者,这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鼓舞。“能加入紫金奖这一优质平台,我们收获满满,对今后发展提升也很大。就像紫金奖强调的以赛促产、落地转化,未来我们希望借助大赛平台,进一步服务国人健康,真正将益生菌产业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参赛设计师,我深刻感受到了服装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力量。”苏豪控股集团舜天股份公司设计总监沙婷婷表示,结合数字化技术,公司为服装行业上百个品牌客户同时提供设计研发服务,充分契合了紫金奖推动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美好生活体验的主旨。“通过紫金奖大赛,我们看到了东方韵味的无限衍生,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无限潜能。我们将认真总结紫金奖大赛中的所思所学,继续探索服装设计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深度融合,激发出更蓬勃的生产力,助力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设计为纺织服装强省再续优势。”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毛艳 钱月明 张雅倩

图片来源于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