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周总理紧急召见手下特工:监视我们的国军团长是你儿子?在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革命年代,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抉择。有的人选择了拥护新事物,有的人继续坚守旧制度。革命虽然是阶级的事业,但并不意味着彼此之间就没有亲情可言。一个跻身革命核心的父亲和一个坚守国民政府的儿子,就像两条在历史长河中平行交错的线,始终未曾相交。然而,血浓于水的亲情,终究超越了政治与理念的鸿沟。当革命时代来临,你会如何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瑾玎是一位深受党中央信任的老革命。早在1921年,他就为党筹集了两万大洋的活动经费。1927年,他毅然赶往武汉申请加入共产党。此后,他一直在周恩来等革命先驱的领导下,进行秘密工作。1928年中秋节那天,熊瑾玎和朱端绶举行了婚礼,从此成为了革命事业的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民党长期统治下的上海,熊瑾玎伪装成商人,开设"福兴商号"作为秘密接头地点。周恩来、邓小平等人都曾在这里开会。1933年,熊瑾玎被捕入狱,遭受酷刑仍然对组织保持忠诚。朱端绶则独力支撑家计,开办小酒店,并为狱中同志送去生活用品。

抗战期间,熊瑾玎担任《新华日报》总经理,尽管国民党加以限制,他还是设法解决了纸张和资金的问题。可谓是尽锐出战,为党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过,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位"最可信任"的老革命,竟然有一个儿子在国军当团长,负责监视熊瑾玎所在的《新华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团长就是熊笑三,他和朱端绶曾是好朋友。在"五卅惨案"发生后,两人都曾参加过反帝宣传队。然而,历史的分流使他们后来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熊笑三考入黄埔军校,加入国民革命军;朱端绶则一直坚持革命事业。

就这样,父子二人近在咫尺,却不得不伪装成陌生人。朱端绶不得不绕过层层眼线,才能与熊笑三见面。而熊笑三也时常给父亲送去一些食物,表达自己的孝心。即使身在敌对阵营,亲情的纽带仍在牵绊着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解放战争的打响,熊瑾玎转入晋绥解放区任职。与此同时,熊笑三则在淮海战役中一路高升,成为国军著名的"虎啸部队"第五军军长。在这场战役中,他奉命率部突袭,与解放军遭遇白刃格斗。消息传来,他竟然在枪林弹雨中全身而退,安然无恙。难以置信的是,熊笑三后来向人诉说,当时他被一名解放军战士活捉,却被那人怜悯放生。

这位出乎意料的解放军战士,会是谁?正如他自己所说:"当时我只看到他眼中满是恐惧和祈求的神情,一时心软就放了他。"熊笑三逃过一劫,继续追随国民政府一路西迁。而熊瑾玎,则携家人渡过了漫漫抗争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的分流常常将最亲密的人迫于两难的境地。有的选择了新生事物,有的依然坚守旧日传统。但作为父子,亲情的羁绊仍在牵系着他们。一个为新中国而贡献力量,一个仍然追随着旧制度,这种矛盾在革命年代屡见不鲜。熊瑾玎和熊笑三就是这样一对特殊的父子,他们的命运交错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却依旧保持着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这份亲情跨越了阵营的鸿沟,照亮了那个动荡年代的一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