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响应省委“创业奋斗‘就’在吉林”的号召,团省委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人社厅开展2024年吉林省“百名优秀硕博人才进县区助力振兴计划”(以下简称“百名硕博助振兴计划”)。共青团绿园区委积极响应号召,扎实推动项目落实,全面提升服务青年水平,创新校地合作机制,助力绿园共青团事业不断发展。

一、聚焦前期准备,助力振兴计划落地落实

团区委对“百名硕博助振兴计划”的实施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划和安排。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多次前往吉林外国语大学沟通交流,确保每一位硕博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党团建设、基层治理、理论宣讲、社会实践、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4月16日,共青团绿园区委召开绿园区“百名硕博助振兴计划”对接会。会上,共青团绿园区委员会书记于秋颖传达了《关于开展吉林省高校“百名优秀硕博人才进县区助力振兴计划”的通知》有关要求,宣读了吉林外国语大学“百名硕博助振兴计划”人选名单,确保了用人单位与硕博人才准确对接。

吉林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苗晶出席会议并表示,学校对本次“校、政”青年实践基地共建活动高度重视,将持续发力为留住用好硕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区委副书记曲官东出席会议并表示此次开展“百名硕博助振兴计划”恰逢其势、正当其时,区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全力给同学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希望各位同学珍惜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在绿园振兴发展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展现作为。

随后,双方共同为青年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截至目前,10名硕博人才均已与用人单位完成对接,担任各镇(街)团建指导员,负责基层团组织各项工作,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聚焦平台搭建,确保硕博人才干有所成

为创新青年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吉林外国语大学科教资源,推进双方在思想政治引领、公益志愿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交流互动、提升队伍能力等方面深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团区委与吉林外国语大学校团委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一)思想政治引领方面。建立绿园区、吉林外国语大学青少年交流互访机制,用好各方资源,通过“沉浸式”研学、“互动式”交流、“体验式”实践,协力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

(二)公益志愿服务方面。结合吉林外国语大学的专业特点和绿园区各街道、社区实际需求,以“学院-街道”手拉手的方式进行对接合作,组织大学生走进街道、走进社区,与各属地青年志愿者们共同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品牌。

(三)青年创业就业方面。充分发挥各方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依托“青春社区行动”“返家乡”“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等工作载体,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依托绿园区青年创业就业基地,汇集绿园区域内优质岗位,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组织开展各类交流参访和研学实践,围绕项目挖掘、投资交流、跨界合作等打造创新平台和品牌项目,引导各级各类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法律、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服务。

(四)参与社会实践方面。组织大学生深入机关、镇街、村、社区、企业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绿园经济、社会、人文、自然环境的了解,引导青年人才就业在绿园、生活在绿园、扎根在绿园。

(五)加强交流互动方面。搭建双方专家、学者、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者、大学生互动平台,聚焦产业对接协作、公共服务提升、文化体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主题,组织开展科学家进校园、大学生社会实践、青年人才交流沙龙等活动,引导更多青年关注并投身绿园发展。

(六)提升队伍能力方面。建立校地联络机制,加强互联互通、互学互鉴,提高工作资源供给和整合能力。选拔优秀硕士研究生担任绿园区团建指导员、基层团组织兼职副书记,提升团干部队伍服务青年能力,助力基层团组织建设。联合开展团青课题研究,共同推进青年人才培养、方法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

同时,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了不断培养和提高在校青年的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将绿园区确定为吉林外国语大学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三、聚焦服务温度,强化人才助力服务保障

团区委将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党委政府以及上级团组织关于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部署要求。积极做好政策咨询和就业创业对接服务。积极联合吉林外国语大学在区内开展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

下一步,团区委将以“百名硕博助振兴计划”为契机,持续巩固青年人才工作基础,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为推进校地合作搭好桥梁纽带,为区域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为留住用好硕博人才打基础、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