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战场上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退伍后还被噩梦缠绕,放不下战友。大家都知道战争的残酷,在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有一群最容易被忽视的英雄——担架兵。他们是战场上的守护者,用自己的双肩和勇气,挑起了救死扶伤的重担。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位退伍担架兵的真实故事。他在战场上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退伍后还被噩梦缠绕,心里始终放不下那些战场上的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担架兵”这个名词,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他们并非前线的硬汉,也不是指挥官的智囊,但在弥漫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却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他们,许多伤员将无法及时救治,许多英勇的生命将无法得到最后的尊重。

担架兵的工作是何其艰难——他们需要在枪林弹雨中冲锋,背起伤员,穿梭于战场的每一个角落。这份工作,不仅对体力是极大的考验,对心理的折磨更是难以想象。战友的生命时刻在他们手中过秤,每一次任务,都可能是与死神的赛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艾群就是这样一位担架兵。他在服役期间,参与了无数次的救援行动,见证了太多的生与死。特别是在某次激战中,他和战友们奋不顾身地救出了27名重伤战友,而其他超过一百名战友却英勇牺牲。那一夜,他们几乎没有休息,耳边是不断的叫喊声和爆炸声,每一次出击都是对生命的挑战,但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罗艾群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担架兵的责任重大。

战争结束后,罗艾群退伍回到了平静的生活,但战场上的经历如影随形。他经常梦回战场,梦见战友们在他的怀里逐渐变冷,梦见自己在硝烟中奔跑,背起一个又一个伤重的战友。这些噩梦反复折磨着他,让他夜不能寐。他知道,尽管战争已经远去,但那些经历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生命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退伍后的某个深夜,罗艾群翻看着一张张老照片,那些照片记录了他和战友们在战场上的点点滴滴。有一张照片特别让他难以忘怀,照片中是一位年轻的战友,在战场上不幸被子弹击中,伤重不治。那次救援行动中,罗艾群和其他担架兵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从前线救出,最终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为他做了最后的处理。

那位战友生前紧握着一个小荷包,这让罗艾群感到非常好奇和心疼。按照军规,战场上不得随意触碰烈士的遗物,但那一刻,罗艾群决定打开那个荷包,看看这位战友生前最后的牵挂是什么。荷包里面,是一张略显发黄且沾满血迹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对慈祥的老人和一位穿着军装的年轻人,显然是这位战友的父母和他自己。这一幕,深深触动了罗艾群的心,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每一个在战场上奋不顾身的战士背后,都有一个不能忘怀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艾群退伍后,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去纪念那些未能归来的战友和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他开始写作,记录那些战场上的故事,通过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担架兵的辛苦与不易,了解那些普通而又伟大的战士们的故事。他的文章温暖而真实,让读者能够从这些简单的文字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艾群的故事并不是孤立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像他一样的担架兵在不同的战场上,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关于勇气与牺牲的故事。他们或许没有战场上的光环,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这份担当,不仅仅是对战友的承诺,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罗艾群虽然战争已经远去,但那些年轻的生命,那些战场上的兄弟,他们的笑容和声音,将永远留在他的心中。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远未结束,他要用余生去讲述和守护那些值得纪念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罗艾群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战争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创伤和悲痛,更有深沉的人性光辉和不灭的责任感。担架兵这个群体,他们在战场上无声地奉献,用生命守护着生命,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倾听和传扬。在今后的岁月里,让我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记住那些普通而又伟大的英雄们。